辛凉复辛温法治疗发热一例 ...
相关推荐
-
温经散寒方类比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炙甘草通草大枣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乌附麻辛...
温经散寒方类比 当归四逆汤:当归 桂枝 芍药 细辛 炙甘草 通草 大枣 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 芍药 桂枝 生姜 大枣 乌附麻辛桂姜汤:制乌头 制附子 麻黄 细辛 桂枝 干姜 蜂蜜 阳和汤:大熟地 鹿角 ...
-
【辛温解来法各方比较】 气温降低,门诊上...
[辛温解来法各方比较] 气温降低,门诊上越来越多风寒感冒的患者,选用辛温发表的药物为基础,根据临床症状选择不同的处方才能手到擒来.今天对比一下各个辛温解表药的差别. 一.麻黄汤 以无汗而喘为主证,是寒 ...
-
养阴发汗法治疗皮肤病经验举隅 : 无汗症
导读:皮肤乃身体卫外之藩篱,失营则易受邪变病.那么在这营卫之间出现的问题所引发的种种皮肤疾病,你是否曾经束手无策过?希望通过本文,能为你在临床上带来新的启发,同时,对于养阴发汗的大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
-
曾定伦治慢性咽喉疾病宜辛凉复辛温
咽喉炎为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疾病,患者往往表现为咽部不适(异物)感,急性发作时因咽喉刺激,频繁咳嗽,此病常迁延月余,甚至数月难愈而成慢性,若遇外感或起居不慎或烟酒刺激则病情加重,咽痛咽痒,如鲠在喉, ...
-
辛开苦降法治疗胃病一例
祝各位朋友中秋快乐,阖家团圆 某青年男性,素体壮实,性情直爽敦厚,典型山东大汉特点. 初诊:2019.4.26 患者主诉进食油腻之后胃里(剑突下,触之较柔软)烧灼感1年余,加重数日.平素食欲可,无恶心 ...
-
温热病的治疗,首重祛邪外出,上焦则辛凉宣...
温热病的治疗,首重祛邪外出,上焦则辛凉宣透,中焦则辛苦调脾胃升降,下焦则通利二便.吴鞠通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基本成为共识,热邪尚轻浅时,过用寒凉清热药有凉遏.冰伏之弊,此时一 ...
-
可以治疗“荨麻疹皮肤病”的辛凉解表类的常用中药
可以治疗“荨麻疹皮肤病”的辛凉解表类的常用中药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发热医案
六经皆有发热,杂病亦多常见.本证乃寒邪外侵,肾阳不足,寒客脉络,阴阳相争所引起的发热. 此方证之发热临床中常兼见:低热无汗,恶寒倦卧,面色白,精神萎糜,口淡不渴,苔白多津,四肢欠温,脉沉细或浮而无力等 ...
-
银翘散‖温病初起,邪在卫分(风热袭表,侵犯肺卫)/治法:辛凉透表、清热解毒/辨点:发热、咽痛、口渴/应用于:风热感冒及咽痛、扁桃体炎、腮腺炎、上呼吸道感染
银翘散‖温病初起,邪在卫分(风热袭表,侵犯肺卫)/治法:辛凉透表、清热解毒/辨点:发热、咽痛、口渴/应用于:风热感冒及咽痛、扁桃体炎、腮腺炎、上呼吸道感染
-
为何表证的治疗既有辛温解表还有辛凉解表?
前文已经探讨为何太阳病的治疗大法为辛温解表,具体见文:太阳病为阳证,却为何不用辛凉而用辛温解表法呢?,且提出后面这些问题:既然表证的正治大法为辛温解表,为何还有辛凉解表呢?辛凉解表不是解表的吗?即使是 ...
-
刘大夫浅解温病辛凉轻剂桑菊饮,是如何治疗温病初起?
刘大夫浅解温病辛凉轻剂桑菊饮,是如何治疗温病初起? 2021-10-29 08:00·中医刘家福 桑菊饮属于解表剂,具有辛凉解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效.由桑叶.菊花.桔梗.连翘.杏仁.甘草.薄荷. ...
-
【丁光迪:辛润理肺汤-治疗凉燥咳嗽验方】
辛润理肺汤(丁光迪) [组成]带节麻黄4克 带皮杏仁(去尖)10克 炙甘草6克 桔梗5克 佛耳草(包)10克 橘红5克 当归10克 炮姜4克 生姜一片 [功效]辛温润肠,宣肺止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