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近乎被灭的燕国,到底是靠什么稳定住局势的?
相关推荐
-
叶史丨战国七雄之燕国历代君王(二)
燕桓公 燕桓公,燕襄公之子.公元前617年-公元前602年在位.其余不详. 燕国有两位燕桓公,此又称为燕前桓公,以便区分两位君王. 燕宣公 燕宣公,燕前桓公之子.公元前601年-公元前587年在位.其 ...
-
战国风云38 战国名将乐毅两受离间,为何能大难不死?
在中国历史上,但凡君臣不和,往往是因为受到别有用心者挑拨离间而起,如齐威王与田忌,秦昭襄王与魏冉.白起,赵孝成王与廉颇,赵王迁与李牧等等.而那些受到挑拨离间的臣子,又往往是在劫难逃,下场凄惨. 名将乐 ...
-
他是战国时期最让人怀念的君王,诸葛亮、李白都疯狂歌颂他
战国时期是中国的一个乱世,乱世出英雄,诞生了不少英明的君主.在他们之中,燕昭王的名字并不响亮,然而,他却是被后世文人们深深怀念的国君,甚至连诸葛亮.李白.李贺.汤显祖也疯狂歌颂他的功绩和美德. 若论功 ...
-
第八战:乐毅破齐(3)花样作死在东方轮番上演
整个燕国在经历了子之乱政,公子平内战,齐人劫掠三场大浩劫后,整个国家残破凋敝. 背负着国仇家恨的人往往都会有大志向,燕昭王立志要让燕国强大起来,下决心物色治国的人才,可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这时有人提 ...
-
战国时除秦国外的其余六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战国后期,秦国在商鞅新法的变革下已然逐步强大起来,实力不容小觑.经过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六代君王140年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到秦王嬴政的时候终于用十年的时间先后灭掉了韩 ...
-
《史记》:苏秦举一人之力,六国合纵!见赵王,会魏王访楚王
"六国兴亡事系君",是唐人贾岛咏叹苏秦的诗句,虽说诗家之言,难免夸张,但还是能从中觉出,苏秦举一人之力,兴亡六国之事,实在不可小觑. 苏秦是东周洛阳人,年轻时,游学齐国,曾追随鬼谷 ...
-
战国时期,若是有五个国出兵且长期封锁函谷关的话,秦国会怎么样
这个情况对于秦国来说,也不是没有遇到过的.一种是春秋战国的强大邻居,一种是五国攻秦.一.秦国的两大强敌-晋国.魏国比如春秋时期,韩赵魏的母国晋国就拦去秦国东进的道路,长达百年的时间里呆在西戎之地,因为 ...
-
UC头条战国时期的楚灭鲁之战是怎么回事?最后是什么结果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周威烈王册封三晋为诸侯,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十六年),田和列为诸侯,七雄格局正式形成.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周王室名义上还是天 ...
-
慕容复要复的燕国到底是个什么国家?燕国是怎么被灭亡的?
在天龙八部中,慕容复算是一位悲情人物,因为从他出身的那一刻起,就被决定了今后一生的命运.慕容家族原本是燕国鲜卑族的皇室后裔,世世代代都是为了复国这一个目标而生,但一直 ...
-
战国时期,韩国是如何灭掉郑国的?
郑国是春秋初年小霸的那个郑国,韩国是三家分晋的这个韩国(不是今天的韩国),在战国时期,韩国是如何兼并郑国的呢? 图-三家分晋的形势 三家分晋后,赵国都城在晋阳,魏国都城在安邑,韩国的都城在平阳. 韩国 ...
-
燕国本来是春秋时期的边远小国,为何却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待晓儿 发布时间: 20-03-3110:36优质创作者 所谓"战国七雄",是秦.楚.燕.赵.韩.魏.齐的并称,代表着战国阶段最为强盛的七个国家. 如果仔细对比就会发现,其中有件蹊 ...
-
李信 战国末期秦国名将 :历史人物李信(生卒年不详),字有成,槐里(今陕西咸阳兴平东)人,战国末期秦国名将。李信在灭燕国之战中立有大功。后领兵二十万攻打楚国,先是一路凯歌,后被楚
李信年轻时强壮勇敢 ,是秦国少壮派中较有为的显赫人物,同时也是秦王政十分信任的年轻将领之一.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国俘虏韩王安.灭亡韩国后,秦王政派王翦率领数十万大军逼近漳水.邺城,李信则出 ...
-
战国名将领剧辛简介,剧辛是怎么死的?(?―公元前243年), 赵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燕国将领。
剧辛(?―公元前243年), 赵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燕国将领.在战国历史上,剧辛不是一般人物,当年在赵国也出仕过赵武灵王,受到赵武灵王的重用,是赵武灵王时期的一个有着重要地位的大臣.沙丘之变发生以后,剧 ...
-
战国时期燕国铸币:钱文明化二字
战国时期燕国铸币:钱文明化二字.明化又称"燕化".旧释颇多,有"召刀"."明刀"."莒刀"及"日月钱" ...
-
泪痕春雨漫评战国历史 (三十九)燕国灭齐 攻败垂成
齐湣公在位期间,齐国成为天下第二强国. 而且一度率领多国部队,打得秦国割地求和:齐湣公事业进入辉煌期. 在此基础上,齐湣公又把宋国灭了. 宋国可不是普通国家,因为当时是天下第八强国.五千乘的大国. 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