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若是有五个国出兵且长期封锁函谷关的话,秦国会怎么样
相关推荐
-
合纵终究玩不过连横,所以说“灭六国者, 六国也”!
春秋时期,自秦穆公称霸西戎时开始,秦国就跃跃欲试,频频东出,想要称霸于中原诸侯列国,无奈被东面强大的晋国压制了数百年之久!"三家分晋"进入战国时期以后,秦国好似又看到了一线希望,结 ...
-
孙子(44)用孙子的眼光看齐秦争霸
孙子(44)秦齐争霸的主线 孙子: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秦齐争霸曾有一次大决战,函谷关将帮军围困了三年,却在打下秦军后,齐国撤退了. 函谷关 ...
-
齐秦争霸
公元前342年,是整个战国时代的一个风水岭,这一年,齐国的孙膑通过围魏救赵的战术,以减灶计诱使庞涓追击,最终在马陵之战中全歼魏武卒,庞娟也被齐军射杀,孙膑终于报了当年的血海深仇. 这一战过后,标志着中 ...
-
有谁知道战国时代的秦国被群殴了几次?有三次被打到认怂,统一路上可谓筚路蓝缕啊!
2021-02-18 17:31 华人号:心宜善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句话放在秦国身上也成立,从西边的蛮荒之地,慢慢成长为大国,傲视其他六国,这个过程同样漫长而艰辛.在今天,当我们看到秦国时,会想到 ...
-
战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21场大战(中)
马陵之战后,魏国跌落神坛,天下局势也随之大变.战国进入了中期,中期有两大主旋律,那就是齐国称霸天下,秦国不断崛起,其余诸侯国沦落为陪衬.战国中期,天下局势稳定,大战不多,特别是倾国之力一战的战役,以及 ...
-
伊阙之战(一):打通秦国东进中原的必经之路
秦昭王初年,宣太后的弟弟魏冉任秦相,魏冉依据当前形势,认为秦国的国力已经在六国任何一国之上,便提出了"蚕食韩魏.削弱齐楚"的策略,其策略的本质还是"合纵连横,远交近攻&q ...
-
函谷关是秦国天险门户易守难攻,战国时期能攻破它的有且仅有一人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西汉)贾谊<过秦论> 秦国的崛起,和其占据的地理位置有着很大的关系. 凭 ...
-
战国时期,为何五国伐齐,齐国到底惹恼了谁?
2020-11-04 10:15 华人号:历史 为何五国会伐齐,齐国到底惹恼了谁?我认为最关键的一个国家是燕国,为什么这么说呢? 齐国从齐威王时期打垮霸权国魏国后,就成为了超级大国.在齐宣王时,当时的 ...
-
战国时期,楚国攻打郑国,这一年郑国都城兵...
战国时期,楚国攻打郑国,这一年郑国都城兵力空虚,君臣上下慌作一团,此时,上卿叔詹献上一计,结果导致楚国大军在城外琢磨半天,始终不敢动弹,最后居然被打败了. 当时,楚国宰相公子元亲自率领兵车六百乘, ...
-
战国时期的关东六国联合伐秦,为何非要硬攻函谷关?道理很简单
函谷关之战是前318年赵.楚.魏.韩.燕五国联合进攻秦国的战争.函谷关位于灵宝市区北15公里的王垛村.古代处于洛阳至咸阳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春秋时秦穆公从晋国手中夺 ...
-
函谷关之战,五国合纵攻秦,崛起的秦国面临亡国危机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继位,他的父亲留给他的是一个强大而富强的国家.秦国经过商鞅的多年变法,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已经具备了兼并六国的实力. 六国不甘心亡国,六国中的有识之士 ...
-
战国时东方诸侯为什么一定要打函谷关,不从北边上郡进攻秦国呢?
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天下,很大程度上在于地形因素,有极高的容错率.东方各国即使打胜了秦国,只要函谷关还在秦国手中,秦国就有养精蓄锐转土重来的机会.而东方诸侯齐国.魏国.韩国都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楚国多湖泊沼 ...
-
他知名度很低但战绩很厉害,他是战国唯一攻破函谷关的人,他是谁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变得强大,自从夺了魏国的西河之地后,秦国就打开了东出函谷.挺进中原的大路,尤其是函谷雄关,秦国利用险要的地势,形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局面,整个战国几百年时间内,东方六国一共有过四次 ...
-
战国系列93:无名门客解危局 孟尝逃离函谷关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在上一期咱们讲到,秦昭王把秦国的相印交给了孟尝君,可是没过多久,秦昭王后悔了.毕竟像孟尝君这样的人物,那不是谁都能驾驭得了的.这考虑到孟尝君在齐国的影响力,秦昭王开始动了杀心. 当孟 ...
-
图说战国第一雄关函谷关的辉煌传奇,位置虽好却最终败给了潼关
函谷关模型 函谷关是先秦时代最著名的要塞.可以说,关中地区的安宁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函谷关是否失守.从宏观地形图上看,关中很像一个大盆,四周被山脉紧紧地包裹着,唯有东方一处狭窄的通道可以直通河南洛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