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权臣王敦为什么要还屯武昌(鄂州)
相关推荐
-
晋明帝即位——扭转危局无奈天不假年
第十二章:晋明帝即位--扭转危局无奈天不假年 (每天十分钟极简两晋史,跟随星衍一起快速看懂这个被称为华夏之殇的时代!) 公元322年,年仅二十三岁的司马绍即位,是为晋明帝. 司马绍当上皇帝可谓是一路顺 ...
-
王导与王敦:一个向左 一个向右
东晋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它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股份制"王朝,后世对这样的结构有着精确的概括:"X与马共天下".最先出场的是琅邪王氏,王家诸兄弟中王导与王敦通力合作 ...
-
郗鉴[东晋重臣、书法家]
人物生平 初入仕途 郗鉴是东汉御史大夫郗虑的玄孙,从小孤贫,但仍然博览经籍,即使耕作时仍不断吟咏文章,以儒雅著名.及后任赵王司马伦的掾属,但察觉到赵王有夺权篡位之心后就称病辞官. 永康二年(301年) ...
-
从战功赫赫的名将,到宁愿遗臭万年的权臣,东晋桓温经历了什么?|王衍|权臣|王敦|谢安|司马昭|桓温
"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如果不能流芳百世.那就应该遗臭万年,古代的枭雄.野心家不少,但敢公然挑战人们基本道德体系.说出这种惊世骇俗之语的,也许只有东晋的桓温.因此,他 ...
-
姜维死后82年,他写给刘禅的密信出土,东晋权臣:诸葛亮可瞑目了
公元347年,东晋权臣桓温西征巴蜀,歼灭了割据当地的成汉政权.随后,桓温属下孙盛进入成都,在当地的档案室中发现了一封密信,他打开一看,竟是蜀汉大将姜维写给刘禅的亲笔信.桓温看完后,不禁感叹道:&quo ...
-
「四维中国通史」第四十三讲:东晋权臣桓温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大家好,这里是"四维历史学",我是詹乃德,今天要讲述桓温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东晋建立前后,北方的士族纷纷南迁,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移民潮,给南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促进了南 ...
-
陈敏起兵攻打武昌(鄂州),欲图霸江南!
公元305年,陈敏见北方大乱,朝廷无力控制江东,于是起兵占据扬州,又派其弟陈恢起兵攻打武昌,欲图霸江南. 刘弘让陶侃担任了江夏太守,另加封鹰扬将军官号.陶侃带着随从仪仗,将母亲接到官署的住宅,乡里人对 ...
-
李白与武昌(鄂州)的千年情缘
李白与武昌(鄂州)的千年情缘 鄂州市自西周时期开始称鄂以来,有近三千年的沿革历史.三国分立时,孙权于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自公安迁都于鄂,改鄂县为武昌,设置武昌郡,这是今鄂州历史称武昌之始. 近日 ...
-
与武昌(鄂州)王敦死磕的东晋皇帝司马睿
面对咄咄逼人的王敦,司马睿又会如何应对呢?司马睿想要抛弃依傍多年的王氏家族,找回自己的权威,就必须要找到足以与之对抗的另外的力量才行,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他通过注籍制度,规定所有流民都要登记:通过给客 ...
-
王敦从鄂州(武昌)射向东晋王权都城建康之箭
东晋建立:公元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廷,为晋元帝,史称东晋. 琅玡王氏掌权:司马睿称帝后,倚重琅琊王氏,任王导为丞相.王敦管军事,时称"王与马,共天下". 公元322年 ...
-
东晋四大门阀豪族之一的王敦为何敢在武昌(鄂州)发动叛乱 ...
晋帝司马睿偏爱刘隗(wei),刘隗与王敦是政敌.正月14日,王敦在武昌以"清君侧"名义爆发事变对抗中央.梁州(湖北襄阳)刺史甘卓前期摇摆不定,虽然最终选择帮助中央但是延误战机.中央 ...
-
金朝最无能皇帝,成吉思汗骂他是奴才,死于权臣之手还被剥夺帝号
文/格瓦拉同志 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上京会宁府称帝,到金末帝完颜承麟战死在蔡州城内,金朝享国119年(1115-1234年).经历10帝,其中最无能者,当属第7任皇帝完颜永济.那么,完颜永济在任期间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