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纪念馆,认识先生的最佳途径——绍兴五日(6)

★旅游地点:浙江绍兴鲁迅故里之鲁迅纪念馆

鲁迅纪念馆始建于1973年,多年前我初游绍兴的时候,规模还不是很大。2003年初,拆除了与周边环境不相协调的陈列厅,恢复为周家新台门。如今的纪念馆东接鲁迅祖居,西邻鲁迅故居,可以说是鲁迅故里的必游景点。

太阳很热情,游客也同样热情,所以排了一点小队才刷了身份证进入景点。外部是绍兴台门的建筑风格,进入主入口后有一个颇大的广场,新落居的纪念馆比以前那是气派得多了。“绍兴鲁迅纪念馆”几个大字,是由郭沫若题写的。

门口有一尊藤野先生的半身像,进入序厅,则是鲁迅先生的坐像,穿着那个年代,也是鲁迅先生标志性的长袍,更替瞻,神态微带冷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先生品格的自画像。

两侧设有“水乡绍兴”、“越中名贤”的大型浮雕,还有导游触摸屏等现代化设施,厅堂高大敞亮,配以盆栽乔木,有种很庄肃的感觉。

大约是外面的气温太高,所以有很多游客坐在大厅边上的长椅上纳凉。展厅内的空调开得很足,与室外仿佛是冰火两重天。

展厅遵循着鲁迅的足迹铺排,1881-1897在绍兴,鲁迅七岁启蒙,十二岁进三味书屋师从寿镜吾先生。他读的书籍并不仅限于四书五经,还有很多课外读物。这里展现了绍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正是这方土地上的深厚底蕴,成为鲁迅创作的养分。

所以,在这片展区,我们不仅仅认识了鲁迅的童年,同时也粗略地认识了绍兴的历史,从秦始皇南巡,便曾抵达过绍兴,有秦会稽刻石为证。

这里陈列着越王勾践剑,当然是复制品。玻璃展柜里还陈列着一些碑刻,以及鲁迅当年手书的扇面诗、龙师父赠给鲁迅的避邪物品、周作人兄弟的手稿等等。

当然更多的是鲁迅先生的手稿,他在绍兴接触到的人和事,在很多作品中都有所描绘。或许正是由于祖父的科场案,周家从小康跌入困顿,少年鲁迅饱受世态炎凉,才有了大量的作品问世。

课余影描的绣像线条很精致,看得出来少年时代的鲁迅对此倾注过大量的热情。这些情景,都曾经出现在先生的散文中。

还有一些塑像模型,还原少年鲁迅与农村少年的交往,一个衣着华丽,一个葛衣短褂,但并没有什么违和感。

展柜里的一张张当票,售卖祖屋的文书,都显示了周家由盛转衰的困顿。

1898-1912在南京、日本、绍兴,这是鲁迅求学的时期。他先赴南京求学,社会发展观逐步形成。

东渡日本,积极参加反清革命活动。正是在日本期,他弃医从文,以笔作为武品,投入了战争,成为一名革命的斗士,直到逝世。

辛亥革命前夕,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绍兴府中学堂和山会初级师范学堂任教,教书育人之余,不忘投身革命。

1912-1927在北京、厦门、广州,这段时期他感受到了蓬勃兴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写下了许多战斗檄文,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大革命高潮中,他离开北京,先后到厦门、广州任教,在广东见识了血雨腥风,一边授课一边进行文学创作。

1925年,许广平首次就女师大之事致信鲁迅,此后书信往来不断。幸好当时通讯手段比较贫乏,否则我们如何能看到《两地书》?也许最绚烂热烈的爱情,正是表现在两地的书信往来中吧?

而可以热烈地爱上自己的老师鲁迅。但是她同时对于女性能做的该做的都很心甘情愿地做,比如做饭、绣花……

1927-1936在上海,鲁迅最光辉的十年应该就是这段时间。他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团结进步文化人士,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这段时间,他与共产党人交往密切,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为青年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称其为“民族魂”。建国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相继建立鲁迅纪念馆,作为先生故乡的绍兴,自然也不例外。

从墙面的图片资料介绍中可以看出来,绍兴以鲁迅命名的学校有好几所。我乘坐公交车的时候,就听到过鲁迅小学的站名。

展厅还陈列着先生出版的书籍,满满的两面墙,可见先生著述之丰。其中有他的译著,规模更大的当然还是一版再版的《鲁迅全集》。先生一生写下了近千万字的著作,共计杂文集十六本、小说集三本、散文集二本、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著作二本、辑录校勘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九本、翻译介绍外国作品和文艺理论大约三百多万字,有记载的书信约5600多封、日记约七十万字。要知道,以前的文字可都是用笔写下来的,不是现在敲敲键盘就可以办到的。

下楼,一侧有封闭式的绿化庭院,不大的水池,却营造出了休闲幽静的氛围。

一路读着墙壁上镌刻的先生诗作,辅助展厅适逢《红色记忆——鲁迅与共产党人》专题陈列展。大量的图片,展示了先生与共产党人的密切交往。尽管没有相应的文物,但是如果时间够的话,不妨挨个看下去。

不过很显然,大多数游客是没有这个时间的,所以在这个陈列馆里的游客与主厅完全不能相比。

随着人流出来,还是正午时分,不过看出入口处依然络绎不绝的人流,可见不怕热的大有人在。

吾道不孤矣。

梅雨无情休恋栈,霞辉几度映长空。

若非春日多沉寂,岂有今朝满目红。

——七绝

培训顺游:浙江绍兴鲁迅故里之鲁迅纪念馆

7月盛夏

(0)

相关推荐

  • 【第十七期】故事 | 拾遗——寻找鲁迅,绍兴之旅

    旅行 日记 探访鲁迅故里,寻觅名家足迹 绍兴之行 2019.07.2907:30-15:30 浙江绍兴是一代文豪鲁迅的故乡,1881年,他出生在绍兴城东昌坊新台门一户周姓人家,取名周樟寿.在这里,鲁迅 ...

  • 绍兴鲁迅故里(2)

    绍兴鲁迅故里(2)

  • 绍兴百景:鲁迅故里百草园

    绍兴鲁迅故里百草园 百草园在鲁迅故居屋后,虽是个普通的菜园,面积也不很大,但在天真的小孩子眼里,这里是一片神奇的乐土,摸摸光滑的石井栏.仰望高大的皂荚树.想象春夏紫红的桑椹.看看泥地里有没有吃了能成仙 ...

  • 绍兴百景:鲁迅纪念馆

    绍兴鲁迅纪念馆 鲁迅纪念馆建筑面积五千平米,由序厅.主展厅及报告厅和互动区等组成,镶嵌在外墙上"绍兴鲁迅纪念馆"七个字由郭沫若题写,序厅设置一座鲁迅青铜坐像和两组大型浮雕,反映鲁迅 ...

  • 绍兴鲁迅故里(1)

    绍兴鲁迅故里(1)

  • 文/图、骑行客 :寻访鲁迅故里

    诗韵依依 文学微刊 素笔为你写邂逅   素笔为己爱停留 寻访鲁迅故里  作者.图|骑行客   主编|幽梦静美    金秋八月,风从身边走过,带来你心中无尽迷人的故事.秋雨从霄空中洒落,浇灌了多少尘世间 ...

  • 绍兴——鲁迅故里

    从沈园漫步出来,不远处就是鲁迅故里.一条不长的街道上分布着鲁迅祖屋.三味书屋.鲁迅故居(百草园在其中)和鲁迅纪念馆.先放几张街景吧. 多乎哉,不多也.我才知道茴香豆居然就是胡豆.

  • 喜迎国庆,“hi”游绍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       喜迎国庆 "hi"游绍兴    一个精彩的国庆, 总会遇见许多小美好. 这个假期,名城景区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现在就带着大家先睹为快 ...

  • 绍兴•鲁迅故里(四)

    银杏叶 关注 绍兴·鲁迅故里(四) 01-09 阅读990 绍兴鲁迅纪念馆,始建于1973年,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鲁迅中路235号,总占地面积达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 绍兴鲁迅 ...

  • 张广祥 | 绍兴游(中)

    [往期回读] 麻姑爸 棋人棋事 扬州的"喊魂" 阴阳损 无法替换的经典记忆 绍兴游(中) 江苏省丁沟中学  张广祥 接<绍兴游(上)> 次日(8月16日)早晨,吃罢饭, ...

  • 绍兴——鲁迅纪念馆

    在鲁迅故里这个街区内,有个新建的鲁迅纪念馆.十年前,小栗曾带我去上海鲁迅公园,那里也有个鲁迅纪念馆.十年后,参观绍兴的.    为了和街区保持风格统一,大门还是古色古香的 里面就是新派建筑了 院子里的 ...

  • 【原创摄影】古越绍兴(鲁迅故里)

                     鲁迅故里.绝大多数游客来绍兴的第一个景点就是鲁迅故里,虽然只是一条小街道,但这却是鲁迅先生儿时生活过的地方,书本上学到的百草园.三味书屋在这里也都能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