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诗病举隅(17):离题
相关推荐
-
214 唐诗解读——李白之《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 荆门: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长江南岸. 大荒:广阔的原野. 解读: 公元725年,李白出川 ...
-
【诗词学堂】格律诗写作章法(下)
诗词学堂 格律诗写作章法(下) 参间虚实法 咏物之诗,须要虚实相间.不有虚笔,既无灵气:不有实笔,既无真意.但虚则不可空泛,实又不可呆滞.此法在唐诗中,当推杜牧<早雁>一首为最佳.今录如下 ...
-
解读钱起《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窗前挺立的修竹,岂是残春败花所能比的
唐代有一位诗人叫钱起,生于公元722年,卒于公元780年,享年58岁.他自己名气不太大,但他有个侄子名气特别大,那就是著名的书法家怀素和尚. 钱起多次参加科考落第,29岁时中进士,从校书郎干起,官至翰 ...
-
【当代诗人】晚春轩主||微群写真集
. 微群写真集 题李宝靓照 一腹文章谁可伦,冀东闹市暂栖身. 独行旷野抬头望,满目江山与美人. 重庆城管 踏遍山城任作威,爷娘姑舅脸生辉. 胖丫身手谁堪比,偌大菜摊能踢飞. 为渔夫题照 打鱼未碍擅风 ...
-
唐诗诗病举隅(18):犯题
什么是犯题?就是诗中的文字犯了题目中的文字.诗中犯题非常常见,譬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首句"闺"字便是" ...
-
唐诗诗病举隅(33):偷懒
在诗词创作中,诗人有时不免仓促,在遣词造句上,就会有"偷懒"的行为.只要诗人一"偷懒",读者是可以觉察的.譬如宋曾几<程吉老抚干以英石见遗层叠可爱报之以此 ...
-
唐诗诗病举隅(31):失替
"失替"是指近体诗句中,在韵脚句中位于246位置上的字,应该是"平仄平"或者是"仄平仄"这样交替的形式出现的,否则就是"失替&qu ...
-
唐诗诗病举隅(30):联边
何为"联边"?简而言之,联边就是一句诗中所有字都有相同的偏旁部首.例如汉武帝刘彻的<柏梁诗>:"柱枅(jī)欂栌(bó lú)相枝持.枇杷橘栗桃李梅.&quo ...
-
唐诗诗病举隅(29):逐奇
诗词创作到了一定的层次,因为不屑重复前人词字.往往另辟蹊径,遣词造句,常用难字和僻字,希望探索出一条新路来,结果"逐奇而失正",陷入了另一个泥潭而不能自拔.刘勰很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
-
唐诗诗病举隅(28):乱叠
近体诗讲究避开重字,但对于叠字而言,却是个例外.据网络大数据分析统计,<诗经>三百零五篇中使用叠字者的有二百篇,比如雎鸠"关关"之声:桃花"灼灼"之 ...
-
唐诗诗病举隅(27):添足
"添足"出自成语"画蛇添足",指画蛇时给蛇添上脚,非但无益,反而不适.后喻多余其事,多此一举等.当代大家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补遗>中说道," ...
-
唐诗诗病举隅(26):吃字
"吃字"是指人在情绪激动或急切时把某个音节的字漏了过去,或与其他字词混淆发生新的合并现象.诗词创作中,束缚于字数,拘限于声律,有时不得不在词语上作一些省减,这就出现了"吃 ...
-
唐诗诗病举隅(25):颠倒
颠倒,亦称"倒装".即上下.前后.左右次序倒置.在诗句之中,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明代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说,"诗用倒字倒句法,乃觉颈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