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琐忆】杨凤鸣||在部队大熔炉里锻炼成长

(0)

相关推荐

  • 中篇小说:费尽心机(1)

    费尽心机 (发表于<中国作家>杂志2014年第八期) 1 我们那一茬新兵和那一届上军校毕业的学员中,大家聚会,或在电话里谈起来时,都提到一个多半不喜欢的人--黄山. 不喜欢一个人的原因很多 ...

  • 怀念也是一种感恩

        四年前,随着军区调整为战区的改革,我曾服役的部队建(编)制将不再保留,在役官兵充实到了多个战区,营房也移交给了其它部队.     每当路过马栏山或车行至万家丽高架桥鸭子铺路段时,总要朝营房方向 ...

  • 赵兰奇:一把军号吹了76年,退伍老兵郭连生的故事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一把军号吹了76年,退伍老兵郭连生的故事 作者 | ...

  • 小说《缘为兵》【四二一】尊前留下如此意

    小说<缘为兵>[四二一]尊前留下如此意 小说连载<缘为兵>(初稿)未完待续 图/文:梁佛心 陆军璞的弟弟拿过卷成一卷儿的棉袄棉裤,怎么也解不开那根捆着棉袄棉裤的裤腰带.陆军璞的 ...

  • 韩梦泽:维修管风琴的战士 | 新关注

    愤怒的钢铁(选读) 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用绝对的信仰和忠诚,以前所未有的组织动员能力,发挥强悍作战之勇气,以极高的战斗素养,敢于慷慨赴死,以生物极限的韧性血战到底,使其最终成为一支令人畏惧的部队,从 ...

  • 走近我的老连长

    原创: 范海兴 十月中旬,与夫人一同起程去看望分别47年的老连长,从徐州坐动车到宜昌,又从宜昌坐船,一路逆流上行,两天后到达山城重庆. 久仰的重庆,比我想象中的要更加壮美,特别是当夜幕降临,华灯初放, ...

  • 那群憨憨的兵

    昨晚写了台风"安比"肆虐的事. 大概思想苗头有些不对劲,一老兵哥看不过去了,给我留言: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八号台风,万吨轮船都吹到现在的开发区蔡家滩外的沙滩上,至于渔船掀 ...

  • 【军旅琐忆】王爱国||部队大锅里那滚动的饺子

    部队大锅里那滚动的饺子 文/王爱国 前几天我偶然看到知名相声演员岳云鹏短短的一句话,"想吃饺子了,韭菜鸡蛋的或者尖椒牛肉".十几个字就引来了数千条评论,好几万的点赞.这些天,我也想 ...

  • 【军旅琐忆】胡少杰‖在部队过第一个春节

    在部队过第一个春节 胡少杰 我是1976年3月应征入伍,所在部队是泰安军分区独立1营2连.连队驻地位于泰山脚下,常年担负着重要目标的看守任务. 泰安军分区篮球队组建初期的全家福.小伙子们个个都帅气十足 ...

  • 【军旅琐忆】李旭升||青春在部队绽放

    青春在部队绽放 李旭升 新战士下连队第一课讲述军队发展史.支部建在连上.连队荣誉史,对提高有思想觉悟的先锋战士.增强军事训练水平.提升部队战斗力,完成使命任务意义重大. 原陆军第39师炮兵团修理所共有 ...

  • 【军旅琐忆】杨汉章‖山沟里飞出去的百灵鸟

    山沟里飞出去的百灵鸟 文/杨汉章(北京) 题记: 当我在用这个标题写这篇文字的时候,还是挺有顾虑的,酝酿了一番后才敲定的.仔细琢磨琢磨,这个标题用在这篇文章里,还真是恰如其分. 图为二十多岁时的郭月琴 ...

  • 【军旅琐忆】岩泉||骑马照相

    骑马照相 岩  泉 五十年前,在大西北当兵,有机会亲身领教骑马的滋味.那时,我们部队建有一个生产队,为了短途运输疏菜需要,特意从当地牧民那里买了一匹杂色马,我们这些从南方去的新兵争着骑马照相,为了定格 ...

  • ​【军旅琐忆】张德喜||游锤,那扯不断的情结

    游锤,那扯不断的情结 张德喜   只有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工程建筑部队呆过的人,才知道游锤是个什么物件,我有幸经历了.游锤,顾名思义就是游动的大铁锤.人工抡大锤,一般锤重都是八至十二镑,再重就费劲了. ...

  • 【军旅琐忆】徐洪杰||我一句气话,就把战功给整没了

    我一句气话, 就把战功给整没了 徐洪杰 1985年9月,我413团1营2连驻守在老山地区八里河东山3号无名高地.3号无名高地海拔1000多米,紧临老山,正北面是敌人的1307高地. 1985年3月,徐 ...

  • ​【军旅琐忆】刘书升||心良

    心 良 刘书升 那一年,我与心良,一同军校毕业,一起坐着绿皮火车,颠簸一夜到了烟台.又一块换乘老式解放牌汽车,一路尘土飞扬地进入昆嵛山深处的步兵第七十七师. 心良,心地善良,心直口快,心不藏事.我们相 ...

  • 【军旅琐忆】张建国‖在“攻如猛虎连”的那段峥嵘岁月

    在"攻如猛虎连"的那段峥嵘岁月 张建国 1979年,我们408团3营和团直共8个连队在农场执行生产任务.团里有个指挥组驻在农场指导工作,当时我在政治处宣传股当干事,作为指挥组成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