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芯片”!
转基因育种
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提到2021年要抓好八大重点任务。其中,第五点提到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要提高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阿策认为其中蕴含着转基因育种的巨大投资机会。
种质资源是种业的“芯片”,是种业原始创新的物质基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重点提到推广生物育种技术产业化应用,直面我国种业大而不强的弱点,猜想国内后续转基因玉米与大豆存在放开的可能。

图:全球主要国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
(百万公顷)
数据来源:ISAAA
按照惯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将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相关会议精神将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在每年的1月底或2月初正式公布。
由于农业板块本应在1月份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及,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前出台相关意见后,1月末的一号文件可能会更具体的阐述对转基因技术的政策思路。
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办法是转基因玉米商业化的核心前置条件。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有序推进产业化应用,预计品种审定办法的落地进度可能超预期。
假设转基因放开后,国内玉米种业将由周期转为成长行业。
前后逻辑变化如下:
旧逻辑-同质化存量竞争:种植面积不变,玉米种业天法板已现;玉米种子太容易套牌、冒牌,同质化高,劣币驱逐良币,集中度无法提升。
转基因后新逻辑-增量且市占率集中:转基因可以增产,省人工,省农药,种子价格将提升,天花板明显上移,预计市场容量增加60亿以上;打假成本大幅降低,一定程度上减少套牌、冒牌种子数量, “良币”生存环境改善。
复盘美国转基因发展过程,阿策认为一旦政策大力支持转基因商业化,转基因农作物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可能大大超出市场预期。
美国的转基因商业化起步较早,且目前已经有多种转基因作物的渗透率超过90%,包括用于食品加工的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大豆。
转基因作物品种的种植有助于提高单产、简化田间管理以及降低农药使用量。
在美国,转基因玉米从产业化推广到渗透率达到 90%用了20年,而转基因大豆仅用了10年。
虽然部分消费者会选择有机或非转基因食品,但转基因食品仍然占据美国食品市场的主要地位,美国超市中约 60%的加工食品含有包括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等转基因成分。
而目前我国已经批准进行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
除技术劣势、监管体系、民众认知等因素外,我国目前还没有适用于转基因玉米、大豆、水稻、小麦品种的审定办法,这也阻碍了我国转基因粮食品种的商业化。
2019年我国时隔10年后再次有粮食作物获得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标志着我国粮食作物国产转基因品种商业化有望迎来实质性进展。
2020年1月21日,农业部正式批准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当前两款玉米转基因产品已经获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分别是大北农的 DBN9936 和瑞丰种业(未上市)的双抗 12-5。

图:转基因作物品种产业化程序
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应配套制度,我国转基因种子审批需经历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取得安全证书)以及品种审定。
一般来讲,品种审定环节需要1-3年。
而2020年末生物育种作为8个前瞻性、战略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之一,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可期,品种审定和商业化进程可能大大加快。
此外,当前玉米临储库存见底,叠加下游生猪产能快速恢复,农产品涨价周期有望持续。
2016年,我国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取消之后,玉米临储库存开始快速去化,从2.37亿吨下降至2019年的5759万吨,今年市场看好后续玉米价格表现,临储拍卖积极性高涨,我国玉米库存已经见底。
根据中国汇易统计,2020年我国玉米产量为2.39亿吨,国内消费量2.96亿吨,产需差额为-5700万吨,这部分差额通过进口及库存来弥补。20年我国玉米进口量预计为1800万吨,同比+137%,为历史上最高数量。
随着供需关系的转化,我国玉米价格持续提升。
2018年玉米拍卖成交率均值为47.51%,均价为1476元/吨;
2019年玉米拍卖成交率均值为27.57%,均价为1679元/吨;
2020年1-8月玉米拍卖成交率绝大多数为100%,均价达1891元/吨;
今年以来玉米现货价格从年初的1917元/吨上涨至10月的2500元/吨以上,涨幅超过30%。
且随着下游生猪产能快速恢复,未来2-3年内,饲用玉米需求将持续旺盛,带动玉米供需缺口持续扩大,支撑玉米价格上行。
水稻、小麦作为玉米的替代品,在玉米价格上行的背景下,水稻、小麦的替代需求旺盛,价格有望跟涨。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产品价格的普涨将带动种植产业链景气度回暖。
叠加涨价周期与转基因潜在政策利好,我国种业有望迎来周期与成长共振的黄金发展期。
转基因种子相关标的:隆平高科、大北农、登海种业、荃银高科、丰乐种业等;
与粮食生产、耕地相关标的:苏垦农发、北大荒、亚盛集团等。
参考研报:
《国信证券-农业迎政策驱动催化 种业与种植充分受益》
《天风证券-把握养殖后周期,战略布局种植产业链!》
《东北证券-中美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现状对比》
《华泰证券-转基因浪潮已至,种业崛起在即》
军工
这是阿策的年度心头好方向了,今日大涨,和大家一起回顾下看多逻辑:
1)本轮上涨是有国防科技产业高景气确定性做支撑,需求确定性高;
2)供给侧,十三五期间我国很多重点装备从无到有,按照军工产品生命周期,目前我国重点装备型号已进入产能快速爬坡阶段;
3)需求天花板上移,国产替代趋势确立和小核心大协作产业组织模式变革,导致越来越多的市场开放给优质企业,带来更多的可持续成长。
4)战略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防军工是“大国掰手腕”的重要利器,十四五规划中“2027年建军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掷地有声。
其中,航空(军机和发动机)、导弹仍然是阿策最看好的子赛道(材料、器件等不构成赛道,跟着细分赛道向上挖即可)。
相关历史文章如下:
12月16日,《强硬表态!》,重点梳理导弹产业;
12月8日,《航发核心资产!》,重点梳理航空发动机产业;
12月1日,《再强调!国之重器,景气持续》,按短、中、长期分别阐述产业向上逻辑;
11月26日,《暴涨背后!》,梳理军工产业三季报,整理Q3公募基金军工重仓股;
11月19日,《2021,军工大时代!》,重磅年度策略,文中展开分析的四大标的洪都航空、中航飞机(现 中行西飞)、中航沈飞、航发动力今日全部涨停。
阿策今天再把公募基金重仓军工股图表放出,更多产业相关图谱,可按最后一图的提示获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