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杭州的列车上演真实版《天下无贼》!多人手机被偷,民警在最后时刻找到小偷

4月22日凌晨4点30分,T114列车的餐车车厢里,乘警刘警官手握水笔,在一张白纸上认真记录下九个人的名字。 同事陆陆续续从各个车厢请来了几名年轻乘客,男女都有,在登记好身份信息和前往的目的地后,刘警官一个个把确认没有问题的乘客名字划掉。 名单上,只剩下最后一个人。列车员反映说,  这个人不在座位上,不知道去了哪里。   列车仍在缓缓向南方行驶。车窗上的窗帘,不时快速掠过白色和黄色的灯光,马上就要天亮了。刘警官隐隐感觉,留给自己找到人的时间,不多了。

回杭的列车上,

布下了一张反贼大网

T111/112次列车,从杭州开往兰州,途径浙、沪、苏、皖、豫、陕、甘六省一市,几乎穿行了小半个中国,运行里程长,治安十分复杂。 返程时,列车号会改为T114次,会在路上再经历28个小时返回杭州。 只有列车员和乘警最清楚,旅客长时间乘坐 火车 非常容易疲劳,而  后半夜,正是旅客睡的最沉警惕性最弱的时候,是乘警安全防范的重点。  从西安到郑州这段路程,正是一些犯罪分子最喜欢下手的时候。 这班列车的乘警刘警官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最近正值五一 小长假 前夕,为做好小长假安保前期的治安面管控,T111列车从杭州出发那会开始,刘警官就召集三乘人员开了个“ 反扒 工作会”。 刘警官在会上提到,车班工作人员成立反扒小组,决定在4月22日返程的时候,布一张大网,只要有贼露头,必须给予严厉打击! 餐车,就成了反扒小组碰头和商量的集中点。

乘警找来了8位乘客

整个列车上的疑似目标,

只剩最后一人

时间刚过22日零点,刘警官走到餐车里,和一位 乘务员 姑娘聊了聊当天的情况。

乘务员反映说,几个小时看下来,没发现什么问题。“要找人真的挺麻烦的。这几个都是大站,  进出的人多,大家大包小包又塞满了,真要找出个贼,有点难度。”   刘警官没多说什么。到了后半夜,列车即将到达 洛阳 ,刘警官用车班交互系统对上车的旅客进行梳理,根据经验,排查出可能有嫌疑的人员共有9人。 郑州站到站前20分钟,为防止打草惊蛇,由 列车长 带领反扒小组成员按座位信息,逐一将该9名旅客带至餐车配合乘警检查,而刘警官则坐阵餐车,防止突发情况,随时策应。 接下来,8名乘客陆续来到餐车,都对工作非常配合,只剩下最后一个人董某找不到。 董某去哪儿了呢?

暴露前,

他竟想把手机全部抛到车外

此时,列车即将到达 郑州站 。刘警官也感觉不能再拖,带领小组成员在车厢里开展地毯式排查。 他一节节车厢走过去,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对象。 就在14车与15车的连接处,刘警官发现一名准备等待下车的中年男子,神色慌张,形迹可疑。 是他吗?刘警官想了想,那个董某是00后,看年纪肯定不符。但是直觉告诉自己,这个人看到自己就开始把头别过去,肯定有什么问题!

搜索车厢路上撞见嫌疑人

刘警官折返回去,对男子进行检查。左侧裤子里,有一部手机,右侧呢,他一摸,摸出有好几个手机大小的物品! 男子也意识到情况不对,刚想走,被刘警官直接控制住! 男子口袋里出示的身份证是苏某,但在胸包夹层里,刘警官却发现了另外一张身份证,定睛一看,正是名为董某的身份证! 苏某见事情败露,乘刘警官不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掏出右侧裤带内的三部手机就抛向了车厢内,撒腿就想跑!  此刻,刘警官顺势使出了经常训练的一招徒手控制,嫌疑人霎那间被放倒在地,控制、上铐、带离,一气呵成。

乘客来认领自己被盗的手机

最终,苏某终于承认在车厢里盗窃3名旅客3部手机的事实。经查,发现该苏某是铁路上的一名“老贼”了。苏某冒用他人身份证(董某),购买短途 车票 上车作案,遇到检查时,又企图用自己的身份证蒙混过关。目前苏某正在接受警方的进一步调查,等待他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