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锦源:传统丧葬礼仪与慎终追远
相关推荐
-
《论语》求真 曾子曰慎终追远
传播理性解读,引导科学思维.我是国学新逻辑,欢迎大家关注交流! 1·9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注释](1)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 ...
-
中国古代丧葬文化的形成原因以及丧葬文化的特点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人类必须面对的现实,本极为平常但在我国古代社会,却衍生了一套复杂仪式,并形成了独特的"丧葬文化".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我国古代丧葬文化的形成原因以及丧葬文化的特点 ...
-
北大教授:提议恢复土葬,现在的殡葬制度是把过世的人当垃圾处理
"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始终俱善,人道毕也." 中国传统社会向来"事死如生",尤其是汉族地区,多信奉"入土为安"的理念,也就是说,人死 ...
-
论语:慎终追远(1—9)
孝是教化社会风俗最基本的手段.古时给皇帝的奏议常有"圣朝以孝治天下"一类的表述,普通人家的祖宗牌位上面也总有"慎终追远"的词语.孝道与改善民风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
-
晓锦源:寻找传统的足迹
思想学说本身是柔性的.待选择的,如果其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得到统治阶层.精英阶层的认可和采纳,柔性的思想便可能具备一种刚性,成为一股构建国家政治.文化的强力.假以时日,如果这股强力能够成为一种制度, ...
-
晓锦源:选择发展还是选择完善
四言诗衰落后出现了楚辞,楚辞衰落后出现了五言诗,五言诗衰落后出现了七言诗,古诗衰落后出现了律诗绝句,律诗绝句衰落后出现了词. 这是因为一种文体通行的时间长了,作者就越来越多,自然形成了格式套路. 豪杰 ...
-
晓锦源:中国的世界与世界的中国
2019年8月27日凌晨,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连续梁,来了个"空中转体".两个重4000多吨的梁体,在30米的高空旋转近60度,73分钟后桥面"握手"对接,合 ...
-
晓锦源:海岸线经济--看不懂的未来
中国有5000年文明史,城市多数沿河而建.这主要是考虑到水的因素. 历史上的中心城市,多分布于距海岸较远的大陆内地. 沿海城市都不是大城市. 迄今,中国政府已将111座城市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并 ...
-
晓锦源:刘邦的家族识人,技高一筹
晓锦源:刘邦的家族识人,技高一筹
-
晓锦源:思考工商业与农业
晓锦源:思考工商业与农业
-
晓锦源:粮食依旧是时代的痛点
看到问题: 今年受蝗虫肆虐和疫情影响,全球粮食产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粮农组织几次警告今年全球可能遭遇粮食危机. 中国历史上受粮食影响,而造成的的动荡,数不胜数.鉴于此,我们有储备粮机制,而且没受蝗灾影 ...
-
晓锦源对城市帝国,关于农村发展的商讨
最近看了城市帝国馆友的文章,觉得很有启发,写如下的感想.但对他的提法并不认同. 城市帝国认为,农村渐失生机,究其原因有两个:1.种地不赚钱,:2.小农经济,劳动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无法在全球化农业 ...
-
晓锦源:印度的现代化之路依旧漫长
晓锦源:印度的现代化之路依旧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