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之“性、位、向、量、和”辨证方法
相关推荐
-
《伤寒论》笔记:大阳中风桂枝汤主之(其二)
桂枝汤相关证 桂枝汤的相关证,我们还要再做一次系统的梳理 条目对比 总括 脉 头项 是否恶寒 是否发热 是否汗出 是否恶风 其它 方剂 第1条 太阳之为病 脉浮 头项强痛 而恶寒 第2条 太阳病 脉缓 ...
-
jt叔叔经方本草 笔记1
不得不说,还是文字版的看的快而高效. 伤寒论每条就那几个字,但是那几个字都有一堆话一堆讲究可说的. [6.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脉浮"是中风邪,"头项 ...
-
《伤寒论》学习笔记八之表郁轻证。
最近没顾上更新,今天写一下. 我看了一下上一篇是写到了伤寒兼证.今天继续表郁轻证. 1.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 ...
-
20201207伤寒论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法16,方14
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法16,方14 1 太阳中风,阳浮阴弱,热发汗出,恶寒,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2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3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 ...
-
《伤寒论讲义》按章节重点条文背诵1-13
-------------------- <伤寒论讲义>按章节重点条文背诵1-13 辨治总纲 1.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发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 ...
-
桂枝汤
桂枝汤 桂枝 (去皮) 三两 芍药 三两 甘草 (炙) 二两 生姜 (切) 三两 大枣 (擘) 十二枚 [拆算现代剂量] 桂枝 (去皮) 45g 芍药 45g 甘草 (炙) 30g 生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1,22条
今日学习<伤寒论>21条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恶寒者加附子. 太阳病下之后,这是外内夹杂病,因内证明显,外感不显,用了下法.不可能太阳表证用下法. 第十五条也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5,36条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方五.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 ...
-
浅析《伤寒论》时位辨证
<伤寒论>第7条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此条"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 ...
-
扶正解毒口服液治疗蛋鸡温和性流感的适用机会辨证?
在蛋鸡养殖业,尤其是对于产蛋鸡,在炎热的夏季仍会发生流感病.这个季节产蛋鸡还有温和性流感病,主要是因为流感病毒的变异,其对光.热和环境的耐受性也在增强.以至于这两年在炎热的夏季里,对那些饲养管理不善的 ...
-
伤寒论的三部定位和六病辨证
(2008-09-26 19:51:51) 试论<伤寒论>的"六病"辨证及"三部"定位 马文辉 摘要:从<伤寒论> ...
-
【中医体质研究】溃疡性结肠炎“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思路
导读: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复杂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程久.反复发作是其重要特征.体质是疾病发生的'土壤'和背景因素,特定体质与特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临床通过体质调节可从根本上改变疾病发生的土壤,不 ...
-
《伤寒论》有关针灸的论述及“辨证施治”在针灸临床中的运用-严洁教授
严洁,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省首批名中医. <伤寒论>有关针灸的论述及"辨证施治"在针灸临床中的运用
-
秘而不宣的古脉法“人迎气口脉法”,知此脉法可定伤寒论六经病位
本文转自<拔开迷雾学中医>作者王伟 中医诊脉玄妙而神奇,关于治病用药的医书那是不计其数,但关于如何明确辨明六经病的医书却为数不多,今天小编将把人迎气口脉法详细介绍给大家,一睹中医诊脉的精髓 ...
-
脓性指头炎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方
养生之家导读:脓性指头炎是手指末节掌面的皮下组织化脓性感染.脓性指头炎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概述] 脓性指头炎是手指末节掌面的皮下组织化脓性感染.初 ...
-
反流性食道炎中医辨证方法
反流性食道炎中医辨证方法
-
中医经典伤寒论---这五点临床常用的方证辨证要点
伤寒思维汇集:5篇伤寒总结心得!!! 一.伤寒临床总结 伤寒临床总结之一: 失眠辨证论治, 1,伴眩,用温胆汤, 2,伴胸腹动悸,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3,伴胸满,烦,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4,伴腹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