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1,22条

(0)

相关推荐

  • 茶话《伤寒论》讲义,第12讲:桂枝汤证5(桂枝去芍药汤),“去芍药”的真相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陈胜昔,网名Water,今天带给大家"茶话<伤寒论>"第12讲.有人问我,为什么总是用<说文解字>和<说文解字注>来解释汉字的 ...

  • 刘渡舟讲伤寒11:各 论8-(23、24)条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为治病就医依据! 刘渡舟讲伤寒 王庆国  李宇航  陈萌   整理 田中明  校排 前    言 <伤寒杂病论>的问世,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基本框架与临床理法 ...

  • 《伤寒证治准绳 第3部分》 明·王肯堂

    `少阳与厥阴俱病耳聋囊缩而厥者此两感证 厥阴荣卫不通耳聋囊缩不知人危矣 湿温证治在太阴不可汗汗则不能言耳聋不知病处身青面色变名曰重 (白虎加苍术汤)卷三 少阳病阳毒阳毒之证初受病时所加邪毒深重加以当汗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83—91条

    ​83.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84.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85.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86.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音唤,又胡绢切,下同.一作瞬)不得眠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9,30条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1,32条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方一.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太阳病,背项胀痛,无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7,28条

    ​今日学习 第27条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有表证之像,但脉是微弱的不浮,说明邪不表,回顾第二十三条,脉微,但是面有热色,身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5,26条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方十二.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7,38条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19,20条

    今日学习<伤寒论>19条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服用桂枝汤呕吐 者,为什么用桂枝汤,说明患者是有表证的,用了之后吐了为何,咱们回顾第17条:就明白了. "若酒客病,不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9,40条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大青龙汤发. 这条同上一样用大青龙汤,补充了不同体质产生了不同的症状,同病不同症的个体差异. 太阳伤寒本是脉浮紧,恶寒无汗,身.这里脉却浮缓了,身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41,42条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有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心下有水气,外有伤寒恶寒无汗发热,内有水饮的内外夹杂病,上一条已经讲了. 这里渴不渴的服用小青龙汤后,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