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非非谓之智——《论语》悟读【264】
相关推荐
-
论语:季氏富于周公(11-17)
"仁者,爱人."孔子推崇"仁"的思想,主张"使民以时""时使薄敛",这样百姓才会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安定繁荣. 季氏富于周 ...
-
【第243期】音频学《论语·先进篇第16章》孔子因何让弟子们对冉求“鸣鼓而攻之”?
音频学<论语·先进篇第16章>孔子因何让弟子们对冉求"鸣鼓而攻之"? 11·16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
论语连载(284)《先进篇》第17章,“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原文朗读] [注释] 季氏:指鲁国的总理大臣季康子,鲁 ...
-
【《论语》阅读札记(七)】/ 傅安平
<论语>阅读札记(七) 傅安平 世俗爱情中流行这么一句话,"被爱的有恃无恐,得不到的总是在骚动".这句话用在孔子身上,我觉得也合适,尽管他是一 ...
-
素说《论语》:先进篇(十六)
素说《论语》:先进篇(十六)
-
一个人可以不具有为善的勇气,但应该有不作恶的底线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个叫冉求的弟子非常有才干,精通政务,被鲁国的权臣季孙氏聘为大管家.同时他还是"孔门十哲"政事科中的高材生,能力是得到孔子肯定的. 有一次,也许是孔子要求冉求做什么 ...
-
《道德经》三十三章《知人者智》悟读述杂【33】
《道德经》三十三章《知人者智》悟读述杂【33】
-
诚意胜智千百倍——《论语》悟读【341】
以诚立笔走龙蛇,凭信争气冲霄汉.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五章: [原文] 子曰."臧武仲以防(地名,武仲封邑)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yāo,要挟)君,吾不信也." [译文 ...
-
欲成其仁必有智——《论语》悟读【140】
糊涂莽撞绝非仁,欲成其仁必有智. <论语>第六篇第二十四章: [原文] 宰我问曰:"仁者(有仁德的人)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 ...
-
仁山智水乐而乐——《论语》悟读【137】
仁山智水乐而乐,在乎山水之间也. <论语>第六篇第二十一章: [原文] 子曰:"知者乐(yào,喜好)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 ...
-
安贫乐道智上智——《论语》悟读【125】
淡泊处世知中知,安贫乐道智上智. <论语>第六篇第九章: [原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
大智终身总受益——《论语》悟读【386】
大智闲闲,小智间间. <论语>第十五篇第十七章: [原文]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译文] 孔子说:"整天聚在一起,谈话丝毫不言及 ...
-
小智大智皆为智——《论语》悟读【402】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论语>第十五篇第三十三章: [原文]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小智)而可大受(使命)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译文] 孔子说:" ...
-
谣言止智不途说——《论语》悟读【438】
谨慎分清善和恶, 睿智明辨是与非. <论语>第十七篇第十四章: [原文]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译文] 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不加考证就到处传 ...
-
万千思维输中庸——《论语》悟读【340】
塑脊梁中不偏,立德行庸不易.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四章: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卫国的大夫)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