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创作要注意三个问题

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温暖人生!

诗歌创作要注意三个问题

明照

我喜欢读诗,读好诗总会使人产生联想,就像林中小溪一样,只要流淌就会歌唱。就近一个时段以来我有限的阅读范围,我想印象式地简明扼要地谈一下,当前诗歌创作中需要引起注意的三个问题。

第一, 诗人与时代的关系。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艺术是认识生活,把握世界的最高表达形式。当我们读诗的时候,当我们的心灵被震撼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想到:诗人与时代的关系,就是诗人的心灵与诗篇的关系——这是一种世界上最素朴的、最纯净的、最简单的,也是最具有本质意义特征的关系。诗人写出来的诗,是心灵性的,具有独特的心灵色彩。诗是诗人的心灵形式、生命形式、命运形式。

诗人独特的心灵色彩,是诗的闪光,是诗的生命,也是诗的艺术品格。诗人独特的心灵色彩,是一种民族文化积淀,是一种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一种对于时间的认知,也是一种对于宇宙律动的感悟。

从诗人的心灵中诞生的每一个灵感,都包蕴着整个心灵的全部色彩。诗的创作始于灵感的诞生,终于灵感的完结。对于诗人来说,灵感的源泉在哪儿?变革的生活是诗人灵感的源泉,也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

对于诗人来说,读书,读中外文学名著,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开阔我们的艺术视界。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当今的社会生活,平心静气地读时代这本大书,关注群众的生存状况、希冀与灵魂的向度,虔诚地从人民创造历史的进程中,深切感受时代的脉搏与历史的走向,这是诗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把读书作为创作惟一的灵感来源,时不时地随手拈来别人使用过的一些意象来进行创作,感觉轻松自如,看似天然去雕饰,实则浅显而浮泛,经不起推敲——这说明我们的心灵已经开始苍白。 苍白的心灵,没有色彩,没有灵感,没有艺术之美。如果心灵充满了阳光,充满了幻想,我们写出的诗就不会是灰暗的,文若其人。当我们用发现美的眼睛观察大自然的时候,审美意象就会像蝴蝶一样飘飞到心灵的天空,给我们以诗意以灵感以运动着的美。当我们用爱的心灵拥抱世界的时候,诗就会像成对的蜻蜓一样飞到我们的身边,给我们以甜蜜以恬淡以欣然。

第二,风格即人。

艺术创作的规律告诉我们,一个诗人的风格,是要付出毕生的努力、毕生的实践和毕生的心血,孜孜以求才能实现的;一个诗人风格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成的。

风格是心灵的写真,是艺术的品格,也是命运的风景。记得德国一位作家有这样的一句名言:每一篇作品都要有自己的鹰。我理解他的意思,作家的创作既不要重复自己,也不要重复他人,才能留下形式与内容和谐共生水乳交融的作品。从诗学的意义上来说,我感觉诗歌创作中的重复,是指没有新意地使用同样的意象;是指结构诗篇时审美视点的雷同切入;也是指意象连缀的同样结点,即诗作最后成形时结构形态的雷同。

对于诗人来说,心灵吸纳生活的滋养,对所采撷的美的事物加以积淀,然后才能产生灵感。对于诗人来说,生活为我们提供的不仅是鲜活的素材,也是艺术表达的技巧。

第三,意象结构产生诗意之美。

读诗的时候,我会时常想到一个诗的艺术的问题:诗要诞生艺术之美,需要锲而不舍地开掘意象。

川端康成有数量可观的掌篇小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小小说。他后来的一些作品,就是对自己掌篇小说的有机扩充。从他的这个带有苦涩意味的文学经历之中,我们是否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如果作家在构思过程中,不满足于浅尝辄止,而是如鲁迅先生所说,开掘要深——那么,是否就可以避免这种文学上的自我弥补?

歌德说得好,“艺术的真正生命正在于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对于诗人来说,在诗歌创作中,作为单一的诗的意象,需要深入开掘下去,让意象完全显露、充分表达自己钻石一样的闪光内核,然后轻盈地构筑成篇,诞生艺术韵味。对于诗人来说,在诗歌创作中,作为意象与意象的连缀,也就是意象结构,会使一首诗产生鲜明笃定的审美意义,产生蓬勃盎然的诗意,毋庸置疑,意象结构产生诗意之美、艺术之美。

对于诗的意象的深入开掘,不是要求小诗人失去天真而变得老成,不是要求青年诗人丢失激情而一味深沉——按照美的艺术规律,我们要用发现美的慧眼去贴近,用爱的心灵去感应审美意象的深层包蕴。对于诗人来说,每一首诗的写作,都是一次美的发现,都是一次对于心灵风景的采撷,都是一次对于宇宙脉动的感知。

对于诗人来说,每一首诗的诞生,都是一种善的花朵盛开,都是一种佛光普照下的缘分,都是一种呈现在阳光中的命运的影子。

本栏编辑||海底月

①中诗报声明||非商业行为。凡该公众号原创作品,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个别稿件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方便删除。

②中诗报提醒||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为创作者提供参考和交流  新诗与诗词探讨原创投稿邮箱:zgsgb2@126.com

链接阅读更多

从一首小诗的生成看格律诗的创作

如何看待AI创作的诗歌

AI写诗是否代替了人脑写诗

人写的诗越来越像ai写的诗

DeepSeek让诗人这个职业可以消失了

一分钟教你学会写诗

为什么你写的不是诗

诗歌让我们的心灵变得纯粹

格律诗的八大禁忌和写作技巧

诗歌的整体结构

诗词的六种结构方法

诗歌创作中的断韵和下沉

女性诗歌与日常生活变迁

新诗的语言

掌握写好绝句的六点要诀

诗人如何从绘画中汲取灵感

揭秘《定风波》填词实例

诗歌合为事而作

漫谈学习和写作律诗的方法

当代诗歌叙事性必须有所控制

诗词的功能和诗人的社会责任

诗词常见四大病症及处方

平仄快速入门之我见

有些新诗不是“诗”而是“句”

不能用科学逻辑评判诗歌

现代诗的意象与隐喻

诗歌具有可读性

写诗要学会善用各种表现方法

写诗无非就是写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认识

打好抒情的基础才能写好诗

口语白话诗歌写好同样受到欢迎

现代诗如何有意味地显示

写诗多用相对简洁的语言和巧妙的新意

怎样写诗最有意境?

十五种常用诗歌表现手法

把诗歌当成一件严肃的事情

(0)

相关推荐

  • 【文学纵横】爱与美的徜徉 --论王猛仁的散文诗

    崔国发简介:1964年生于安徽望江.著有散文诗集<黎明的铜镜>(河南文艺出版社,2012).<鲲鹏的逍遥游>(团结出版社,2015).<黑马或白蝶>(中国文联出版社 ...

  • 什么是象征主义文学

    在西方现代派文学中,象征主义出现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十九世纪末叶,象征主义兴起于法国,继而遍及欧美文坛,波及各个艺术领域.二十世纪初.欧洲文坛由于受到立体主义和达达主义的冲击,象征主义曾一度 ...

  • 郭培友诗歌创作谈(三)多角度挖掘新意象

    老子李耳,虽然姓李,但是和李唐王朝关系,就像老百姓说的八竿子都打不着,却被李唐王朝追认为祖宗,封了很多的封号.'千竿远'却'做祖翁',这是矛盾逆折的语法,即将两个相反的意思,联贯一气,创造出一个相互冲 ...

  • 【文学课】姚红权丨诗歌创作三点浅识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姚红权:山西万荣人.山西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曾任企业新闻中心总编.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诗刊>.<工人日报>和<山西文学& ...

  • 【名家典藏】总第1095期 单占生诗评 || 陆健诗歌创作的三次“隆起”

      总 第 1095 期  名家名人典藏     平 行 宇 宙          -- 诗 电 影 世 界 --     作者|浮城月 诵读者|金思 黄 河 黄  文丨浮城月 原谅我 不能把你抱得更 ...

  • 《当代诗歌地理》(下卷)【影视创作】(三)

          当代诗歌地理 使更多人认识到书本的魅力.阅读的乐趣.我们也希望<当代诗歌地理>成为一枚火石,点燃更多人对于书的兴趣.其魅力独到,七大主题以扩容性的姿态在一次次深层次的探寻之中, ...

  • 董元奔|比兴艺术手法在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实践中的拓展

    原创文/董元奔(江苏宿迁) (<诗经>诗意图) 比兴是中国古典诗歌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什么是比兴呢?南宋朱熹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quo ...

  • 左右诗歌 |“许愿树”等三首(第357期)

    文/左右 播读/梁轩诚 许愿树 小雁塔荐福寺 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 去祈福 许愿池里 硬币越积越多 许愿钟 长鸣不停,越撞越钟声越轻 许愿树下 挂着满树红色的愿望 其中有虔诚的,半真半假的,也有虚假的 ...

  • 【欣赏】甘肃省诗歌创作研究会诗词选

    诗社简介 甘肃省诗歌创作研究会成立于2018年5月,经甘肃省民政厅登记注册,由甘肃省文联主管.以古典诗词.楹联和现代诗歌.歌词的创作与研究为主旨.目前有会员近100人,主要是全省各大专院校.社科院所. ...

  • 【诗歌创作方法连载21】四川成都|贺南京:诗歌创作灵性说

      诗歌创作灵性说  贺 南 京 人先天秉赋各有差异,后天修养自有不同.身处南北,感受自然殊别.皆受地理影响,创作诗歌时尽显其特性.所以诗歌创作风格不同,势不必同,灵性造化之故.诗歌是文字留墨成迹,心 ...

  • 高龙民:歌词创作散论(三)

    歌词创作散论(三) 善避为能 创新是本 歌词创作与其它文学艺术作品创作一样,最忌"模仿"."雷同"与"撞车",俗话说,第一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