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视觉艺术创作者朱晓晴专访

  朱晓晴现在一边在美国念视觉专业的研究生课程,一边往返于北京和纽约之间做艺术,了解到她喜欢艺术,也创作出了诸如“早上5点”、“相互丈量”以及“过去曾是未来”等不少作品,适逢她今年刚好来珠海渡假过春节,便对她进行了简短的采访。

  王萌:朱晓晴你好,我是记者王萌,今天很高兴见到你。你可以先介绍一下自己吗?

  朱晓晴:我出生和成长于北京。父母都是南方人,他们相识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以后他们留在北京工作。我们经常回南方老家。我喜欢南方的食物和自然风光,也爱北京的繁华和历史文化。我基本上算是生活在北京的南方人。

  王萌:你是怎样走上艺术之路的?家里是否有其他人从事艺术方面的工作?

  朱晓晴:我在艺术上的启蒙老师是我的父母。他们两个人都从事与艺术相关的职业,爸爸之前在出版社工作,同时是版画和水彩画家。妈妈也是画家,同时经营一家画廊。小的时候家里总是有人在画画,我跟着模仿,久而久之就喜欢上画画。我家除了我们三个以外,还有我的弟弟也喜欢艺术,他正在英国的 Goldsmith University of London 艺术学院念本科。如果追本溯源的话,我们家喜欢艺术的源头要从我爷爷和外公那代说起,他们两个都写得一手好字,也喜欢画国画。

  王萌:从你开始接触艺术到现在,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朱晓晴:我14岁那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在那里接受了系统的绘画基础教育。18岁那年我被保送到中央美术学院,念的是油画专业。四年的时间里,我学习了各种油画技法,去了很多地方写生,画了很多的架上绘画。快毕业时我开始尝试用新的媒介创作,比如版画,拓印,拼贴等等。我用新的研究方向完成了毕业创作,然后用这套作品申请到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的版画媒体研究生。2015年到2017年我在芝加哥念研究生,期间经历了几次创作媒介和观念上的转换。毕业后的一年我参加了一些美国的艺术家驻留项目,又受到很多影响。

  王萌:你认为这几个阶段中对你影响最大的转折点是什么?

  朱晓晴:我在念研究生的第二年暑假去了墨西哥参加一个国际艺术家驻地项目,去之前和之后作品风格变化很大。之前我的所有创作包括架上油画和版画在内,大部分都发生在工作室里。在墨西哥的驻地项目期间我开始对城市的外部环境感兴趣,开始思考工作室之外可行的创作方式。从那时起我开始大量的拍摄影像作品。虽然偶尔还会创作一些绘画和版画作品,但大部分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摄影和影像。

  王萌:从工作室艺术到影像艺术,之前的绘画经历对你后来的拍摄有什么帮助吗?

  朱晓晴:我记得高中的时候周围每个同学都很用功的学画。除了日常的写生课,到了周末我们经常会跑到北京站去画通宵的速写。从那时候开始我逐渐形成了一套观察人和环境的方法。现在想起来当时作为过程的看和作为结果的画带给我的影响同样大。虽然我现在是用更加客观快速的镜头来记录生活,但现在很多拍摄的标准包括取景,色彩,构图,光等等都受到之前绘画思维的影响。

  王萌:有哪些艺术家对你产生过影响?

  朱晓晴:画家里面张择端,葛饰北斋,勃鲁盖尔,丢勒,达利和玛格里特的作品都给过我灵感。我喜欢一幅画包含具体的信息,比如场景,故事,寓言,隐喻,秘密,悖论等等,这样我愿意花很长时间去解读和思考。比起画家的技术,我更在意画面本身的表达。影像方面的话,我喜欢的艺术家很杂,最近比较喜欢一位是波兰电影人Zbigniew Rybczyński,喜欢他作品中荒诞又合理的故事线和他充满诗意的哲学思考。

  王萌:你有很多作品都是在艺术家驻地项目完成的,可否谈谈你在那里的一些经历?

  朱晓晴:艺术家驻地项目由不同的艺术机构组织,向艺术家提供交流与创作的场所。其中有一些机构提供艺术家食宿和创作经费,并且邀请不同领域的知名学者专家来到驻地举办讲座和访问艺术家工作室。我认为驻地项目是艺术家开拓国际视野和相互学习的好机会。被邀请的艺术工作者通常来自不同的背景,比如有一次我在弗罗里达参加的项目,参加的人有作家,作曲人,漫画家和表演艺术家。这样的环境很利于打破固有的创作思维,也很容易迸发出创作的激情。我和这些人合作做了几件有趣的作品也和他们学到不少新东西,很多人后来成为我在艺术和生活上非常好的朋友。很多艺术家形容艺术家驻地是乌托邦,我个人认为这种乌托邦非常有利于艺术创作。

  王萌:你是如何平衡你的生活和创作的?

  朱晓晴:之前画画的时候我的生活和创作区分的比较明显,基本上进入到工作室就意味着创作时间开始,除此之外都是生活时间。后来开始拍影像作品,感觉区别没那么大。出门的话大多数时候在拍东西,回到家有时也需要做一些剪辑和后期制作,有时碰到拍摄的题材刚好有关我的日常生活,生活和创作就融合到一起。我没有平衡过这两者,基本上是顺其自然。

  朱晓晴接受记者采访

  王萌:最后一个问题:你目前的创作状态是什么样的?未来有什么计划?

  朱晓晴:上个月我刚刚完成了一个在纽约的短片拍摄,是一次比较新的尝试也花了很长时间。目前准备用它申请一些国内外的电影节和展览,同时也在构思新的作品。接下来我计划在中国呆一段时间,觉得离开的时间有点久了有点与现状脱节,想要回来作为一个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亲身感受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今年上半年我应该会在国内不同的城市一边工作一边做作品,之后可能会往返于国内外工作和创作。

  采访至此,真心祝愿朱晓晴春节珠海之旅愉快,也祝她未来的艺术道路越走越好。

(0)

相关推荐

  • 中国艺术家|王明月 笔下的古韵风华艺术作品欣赏

    视频配乐 制作:香颂 漢方人文音樂養生精選-浮生 王明月,又名王灭,四川蓬安人.擅长版画.中国画及美术评论.1959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历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四川省美术馆副馆长及神州版画博物 ...

  • Gallery Marking年度特辑-2019艺术北京博览会11号馆(九)

    又到了GM更新的时候了,每每看到诸位艺术大家的作品,内心的激动真的是难以抑制,既开阔眼界又可以心情愉悦,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快随我一睹本期精彩吧! 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些精美的版画作品吧! ▲王华祥-杜尚之 ...

  • 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记潍坊市2020年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第一名获得者王娜 近日,潍坊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在东华学校落下帷幕.我校青年教师王娜一路过关斩将,突出重围,以全市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荣获大赛一等奖,同时被潍坊市教 ...

  • 经典咏流传:《鹧鸪天·桂花》李清照 |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鹧鸪天·桂花 宋代: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译文  此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 ...

  • 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每天读国学 08-03 16:46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农历八月,又被称为桂月.这一时节,桂花开得正欢,走进小巷,微风拂来阵阵桂花香,淡雅而不疏狂,"虽非倾国色, ...

  • 诗词丨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 鹧鸪天·桂花 [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小令 ...

  • 桂花终于开了: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至今日,小区里.马路两侧以及公园里的桂花,不管金桂.银桂还是丹桂都终于大开着挂满枝头了. 早在中秋节前,桂花就酝酿着要开了,无奈申城气温一直高居不下,热得桂花一直紧包着花苞,嵌在枝头. 九月十五日的那 ...

  • 爱上多肉:何须浅碧轻红,自是花中一流!

    前言  正文开始:   感谢作者[Gigi]的原创独家授权分享 投稿日期:2021年2月7日 编辑整理:[多肉植物百科]百科君 坐标:加拿大 多伦多 初遇多肉,是两三年前在朋友家小聚,铺着格子布的餐桌 ...

  • 自是花中第一流

    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词与<词论>管窥 作者:华彤庚 再挑剔的眼睛,也不能不惊艳于清照词之自然美.1099年,清照年方16,酒后游戏之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才登词坛, ...

  • 桂花,初秋花中第一流

    ★赏花地点:杭州太子湾公园 一直觉得桂花是很聪明的花,虽然本身并不起眼,可是人家会独辟蹊径,开出特有的芳香来.这种香,有着极强的标志性,从很遥远的地方嗅到它,就能迅速地喊出她的芳名:"桂花. ...

  • 【西湖雨说事】梅定妒 菊应羞 自是花中第一流

    桂花 仿佛一夜之间,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芳香,带着一丝甜蜜,一丝清香,扑鼻而来.这时候满城尽带桂花香,疑是身在广寒宫.不禁浮现易安居士的词: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