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这样练习口语?

1 大学时我花了很多时间想提高自己的口语, 一开始主要是通过背诵. 印象比较深的是当时背诵了新东方出版的生而为赢这本书中的一些美文, 背诵了疯狂英语出版的最伟大的演讲这本书中的许多演讲, 还背诵了许多自己喜欢的美剧片段, 比如波士顿律师.

2 后来某一天我翻看自己之前背过的生而为赢中的一篇文章, 有这么一段话:

Youth means a **temperamental** predominance of courage over timidity, of the appetite for adventure over the love of ease. This often exists in a man of 60 more than a boy of 20. Nobody grows old merely by a number of years. We grow old by deserting our ideals.

我发现temperamental这个单词我在那之前几天才刚刚在另外一个地方见过, 而且当时还查了字典, 以为是自己第一次见到这个单词, 原来我背过的文章中有这个单词, 我竟然都不认识? 我是怎么把文章背下来的?

3 而当时我读这个句子的时候, 我仍然觉得这个句子很顺口, 念上两遍, 合上书我可以重新立刻把这个句子背出来. 所以我觉得并不是说我之前背的不认真, 而是似乎我背下来的只是temperamental这个单词的声音, 并且我只是在背下来的这个语境下才能想起来它.

4 这个细节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背诵. 在那之前我虽然觉得背诵比较枯燥, 但是能流利地把一整篇文章或独白脱口而出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我虽然知道背下来的东西并非永久不忘, 但我想: 背过的文章即使忘记了, 其中的单词和短语还是内化吸收了的. 结果发现竟然我背的滚瓜烂熟的文章中竟然有单词换个语境我连认识都不认识了?!

5 补充一句, temperamental这个单词我现在看到它虽然知道意思, 但是我完全想不起来上一次我使用它是什么时候了. 而背诵就是这样, 当我们背诵时, 我们肯定不屑于背诵那些简单的东西, 肯定要去背诵那些很酷的东西. 很容易出现背诵的东西和实际使用的东西严重脱节的情况.

6 于是我开始尝试别的方法,  我首先是跟读, 那时候我会把整集的美剧放到mp3里边, 然后一边听一边跟读. 这样练习了一段时间, 感觉没有什么帮助. 因为跟读并不难, 不论是一句一跟读, 还是一整段不暂停的跟读(后来我知道这种练习方式叫做shadowing)都没什么难度, 感觉帮助不大.(后来我发现很多人其实跟读都还很吃力, 那么就先沉下心来跟读就好)

7 然后我尝试造句, 那时候我会把两段对话放在一起, 把一段对话中我觉得重要的单词和短语写下来, 然后以另外一段对话作为语境, 用这些单词和短语造句, 然后再切换到另一段对话. 这比跟读要难一些, 感觉有一些效果, 但是我造的句子不知道对错, 并且感觉还是只从文本中挑选了一少部分单词和短语来造句, 并不像背诵那样是试图把整篇文章中所有语言点都吃掉, 而我隐隐觉得只有后者才能真正形成突破.

8 某一天偶然地我试着看着一集傲骨贤妻的中文译文, 然后试着自己说英文. 当时印象很深的是: 咦, 傲骨贤妻看起来好像不难(至少不像波士顿法律那么难), 但竟然说起来这么难. 把自己录音放回来挺, 觉得自己说的好烂啊, 卡壳的一塌糊涂, 发音语调凌乱不堪, 遣词造句很多地方说错, 还有很多地方也不知道对不对...

9 尽管说的很烂, 但我尝试了一段时间, 觉得这个方法比之前的方法都好一些

首先它跟背诵一样都是试图把文本中所有单词, 短语吃下去, 而不仅仅是像造句那样只是挑选出几个特定的单词和短语.

其次, 它比跟读要难的多, 我想这个"难的多"的感觉, 恰恰是我需要的, 是让肌肉产生疼痛, 这样才能有进步.

最后, 跟背诵相比, 它耗费的时间少的多, 以前背诵一篇文章我得重复多少遍? 而且产生的印象比背诵还要深, 背诵有点和尚念经的感觉, 虽然滚瓜烂熟了, 但是其中的细节并不能注意到, 而这样练习时, 我会犯很多错误, 然后对于这些错误, 我就印象非常深.

10 于是我就一直这样练习口语, 沿途对于练习套路的细节做了许多微调, 但看中说英, 录音, 对照答案这个基本的步骤一直没有变.

如果你想看我练习口语的实际过程, 请看上一篇: 我练习口语的录屏

下篇预告: 如果你想试试我的练口语方法的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