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癣、皮肤病临诊随记三则

荨麻疹(疥、廯)临诊思考三则

风疙瘩,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荨麻疹;它的表现就是此起彼伏的风团,风团可以在任何部位,可以在头面部、躯干、四肢,可以是白天也可以是晚上。其最困扰患者的就是瘙痒和皮疹风团反反复复,不能彻底断根。

平日临证,我喜欢用桂枝丹皮紫苏汤,治疗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痤疮等皮肤病。不过在临证中,会经常遇到一个问题:用过激素和抗组胺类药物后的患者,往往第一次服药后皮疹会加重,甚至全身都遍布,这是因为激素和抗组胺类西药的治疗方式是将皮疹对抗下去,隐回皮肤内,而中药的机理是将人体的营血之热通过体表泄走,故此在服药的初起会因营血的外透加重,坚持服药,营卫和则病愈,而西药的抗过敏治疗很多时候给患者留下的就是一个过敏体质。现将临诊三则思考如下:

1、荨 麻 疹

初诊日期:2017年9月19日

患者 女 38 诉皮肤起风团瘙痒三年余。患者约于三年前吃海鲜后出现皮肤过敏,全身散发皮疹伴瘙痒,口服氯雷他定和抗组胺药及地塞米松治疗,病情反复时好时坏,过敏原的检测结果,显示对海鲜,蛋白和花生等过敏,日常生活刻意回避上述过敏原,但瘙痒和风团仍时会发生,而后求助中医中药,服用药物几十剂,中药多为清热解毒,效果甚微。       刻诊:舌淡苔薄白水滑,脉稍浮,风团遍布躯干为多,四肢零散分布无规律,无鼻塞流涕,无恶寒发热,无咽痛,无口干口苦,小便正常,大便稍溏,黏厕所,饮食睡眠可。

诊断:荨麻疹

诊疗思路:《四圣心源》:痈疽者,寒伤营血之病也。血之为性,温则流行,寒则凝涩。寒伤营血,凝涩不运,卫气郁阻,蓄而为热,热盛则肉腐为脓。

此案病人脾湿中焦运化无力,外感寒邪,营卫壅遏,营性温升,卫气闭郁,营血不能外达,故郁热外达孔窍为风团,治疗应理中凉营发表而泻卫。

处方:桂枝9g  丹皮12 g白芍12g 茯苓9g 苏叶9 g浮萍9 g甘草6g 白术6 g 生姜 3片 五剂。

方中桂枝、丹皮、白芍、凉营达木,茯苓、白术、甘草祛湿补土 ,苏叶、浮萍生姜发表泄卫 。患者服用五剂后皮疹和瘙痒明显减轻,服用15剂后可以吃少量鸡蛋和海鲜,亦没出现皮疹和瘙痒,后继续服用5剂,随访一年,患者一切正常。

2、药敏性皮疹

患者,女,44岁,术后服用头孢过敏,浑身痒,皮肤灼热,口不干、大小便正常,无鼻塞流涕,无恶寒发热,无咽痛,饮食睡眠可,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因在外地,通过网诊看照片(附后图),风团遍身,从头遍布脚。

诊断:药敏性皮炎

处方:桂枝12g丹皮12g白芍15 g甘草6g生姜3片苏叶12 g浮萍15g 叁剂。

服用第一剂后,患者诉全身发热,头痛头晕,皮疹和风团遍布全身,十分恐怖。凌晨时分,慌张的两口子急忙驱车到医院急诊,治疗用大量激素,症状缓解,但是第二天上午皮疹再次出现,此类情况一直持续了四天,激素,皮疹消退,全身遍布皮疹,激素……。再无选择的患者,明白服药后皮疹加重是因为中医的治疗是将体内的营热发出来,此时药物的作用途径是将热和皮疹往外治;同意再次服用中药,第一剂的故事重演,皮疹遍布全身包括头皮和脚,但这一次患者不再慌张了,坚持一个晚上,第二天脖子以上的皮疹消退,坚持两个晚上全身皮疹消退。第三天到乡下喝喜酒,该海鲜还是海鲜,该蛋白还是蛋白,一点过敏的迹象都没有。

3、痤   疮

初诊:2017年8月4日

患者 男, 高三学生,诉脸面部长青春痘三年余,加重三个月。患者三年前开始出现青春痘,以双侧脸颊为主,青春痘小如芝麻,带白脓点,后发展到全脸和额头,期间使用青春痘膏效果时好时差,停药后出痘更多;中医中药治疗不外就是清热解毒,服用中药不少于上百剂,但是效果欠佳。现咽喉经常发炎疼痛,容易腹泻,睡眠较差,尤以考试前后加重,胃纳可,小便可;刻诊:全脸布满颗粒状痘痘,表皮上还带芝麻大的白色小脓点,脸部红但不肿,舌苔厚腻,有口气,关脉大,左尺浮弦;

诊断:痤疮

处方:桂枝9g 党参12 g干姜9g 法夏12g 甘草6g 桔梗6g 白术9g 茯苓12g 白芍9g 丹皮9 g桃仁9 g黄芩9 g五剂。

患者服用五剂后反馈大便好转,双侧脸颊部痘减少,因其为高三应届住校生,在家服药时间不定困难,故嘱咐每周服用两剂,高考后复诊。

诊疗思路:患者青春痘面积较大,以双侧脸颊为重,其次为额头和正面部,其脾胃寒湿,肝木下陷,易腹泻;胆火上逆,易上火和咽痛;木郁不达,日久营血生热,偶加风寒闭卫,营血温热出表,热久腐肉化脓故此成痘。方中:干姜甘草温中,茯苓白术祛湿,桂枝白芍达木泄郁,丹皮桃仁凉营去淤,半夏桔梗降逆,黄芩清胆火。

《灵枢.痈疽》:寒邪客于经脉之中则血涩,血涩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臃肿。

清代医家黄元御认为:血之为性,温则流行,寒则凝涩。寒伤营血,凝涩不运,卫气郁阻,蓄而为热,热盛则肉腐为脓。指出疥廯之类,受伤原浅。当发表泄卫,无事他方也。

(0)

相关推荐

  • 【银屑病】银屑病冬天“卷土重来”,祖孙三代名医研制的这个方子屡建奇功!

    诚顺和中医馆名老中医胡爱玲医生,从医40余年,以擅长治疗银屑病.湿疹.神经性皮炎.痤疮.黄褐斑.荨麻疹等顽固性皮肤病和中医疑难杂症见长.胡爱玲医生的爷爷胡衡甫是文革前的湖北名医,精书法,攻诗文,与董必 ...

  • 【皮肤病最厉害的,老中医说,这个可以横扫15种皮肤病,包括白癜风与牛皮癣。】

    这个妙方就是乌蛇荣皮汤, 生地黄.当归.桂枝.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皮 紫草.首乌.白蒺藜.白鲜皮.乌蛇肉(蜜丸先吞).炙草.鲜生姜.大枣. 第一组四物汤来补血,四物汤就是:当归 白芍 熟地 川芎 ...

  • 荨麻疹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其...

    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为局限性风团样损害,骤然发生并迅速消退,愈后不留任何痕迹,有剧烈瘙者也可发于躯干.四肢.皮疹为多形性,自觉剧痒.与中医学文献中记载的"奶癣& ...

  • 头痛临诊随记三则

    头痛临诊随记三则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痛起来要命".而在临床中最要命的可是头痛.特别是各类检查无异常,临床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的头晕头痛,这最让人棘手,最让人难受:病人往往只能求助止 ...

  • 观医诊疾记一百三十(大腿根的湿疹)

    一个多月前,有位女士带着父母来找吴老师.她是听朋友介绍,想给父母调理一下身体.给老人诊治后,女士又反过来找吴老师,让吴老师给她调理一下月经. 吴老师诊其双脉,右寸偏大,左寸偏小:左尺浮大偏数.很明显是 ...

  • 观医诊疾记一百三十一  头晕

    甲午年大寒刚过,朋友打电话给我,说其母亲早起头晕严重.朋友甚是惊慌,因为老人已经年近八十,素来身体也不太好.出现这个头晕,她就非常担心别是脑中风之类的病. 笔者最近听吴老师说过,多是一些左路不升的疾病 ...

  • 观医诊疾记一百三十二(阴虚发烧)

    2015年 4月22日 上周一的早晨,一位女士急急忙忙地开车出门.她刚接下一桩经营,正在装修房子.走了一半时,忽然觉得难受,头晕恶心,发冷,接着全身酸痛.女士稍微懂一些医学,马上意识到自己发烧了. 怎 ...

  • 观医诊疾记一百三十三(阑尾炎术后化脓疼痛)

    2015年3月底4月初的那几天,小朋友王正受着痛苦的煎熬.她今年才9岁,还处于少不更事的年龄,平常欢欢乐乐的,有着同龄人的调皮和捣蛋.不过她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她的爸爸了. 实际上,她爸爸在广东那边工作, ...

  • 观医诊疾记一百三十四(久咳遗尿)

    2015年为乙未年,太阴湿土司天,中少商金运,下太阳寒水在泉.由于土生金的关系,上焦的太阴湿土之气气趋于中焦去生金,所以整个气场偏于肃降.肃降太过则导致肝脾之气升发受阻,肝脾之气升发受阻则下焦气机容易 ...

  • 观医诊疾记一百三十五(全身皮肤肿胀溃烂发痒)

    2015年4月份,胡先生从四川来济南,想通过我寻找吴老师.因为去年我编辑了一些吴老师的诊病记录和中医理念,内部印刷了一些小册子.胡先生优购了一本,很是喜欢,有些章节他反复研读,居然都弄的有些脱落了.见 ...

  • 观医诊疾记一百三十六(血崩不止)

    春节后的一天,遇见一个师兄,他对我说,你知道陈师兄吗?她住院了. 陈师兄也是一位女士,是一个企业的老总.年前看见过她,当时气色还是不错.她怎么突然住院了?是什么病呢?我问他. 听说是小腹里胀满瘤子了, ...

  • 观医诊疾记一百三十七  调整疑似手足口病一例

    前天是夏至.那天回家后,孩子妈妈紧张地说,你快看看,孩子好像是长了手足口病了.我过去看时,还真是,手上有好几个水泡样的红疙瘩,嘴边也有,居然连屁股上也有好几个红疙瘩,再看上腭,也已经发红,好像要发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