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摘
慢性骨髓炎,祖国医学称之附骨疽,现代 医学认为多由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经久不愈反复发作,以致骨质的破坏和增生并进,形成死骨、窦道和脓腔,属临床的常见病和疑难病之一。临床从1984年3月至1986年10月收治了50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经两年以上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1性别及年龄: 50例中,男33例,女17例; 年龄最小13岁、最大57岁,其中20岁以下16例.20~29岁5例,30~39岁8例,40岁以上21例。
2病变部位: 胫骨16例,腓骨2例,股骨14例.股骨颈2例,髂骨3例,桡骨5例,尺骨4例,肱骨4例。
3病程: 最短3个月,最长28年,平均6.7年。
临床分类和治疗方法
Ⅰ类: 素有骨髓炎病史,再次发作时,局部红肿热痛,甚则破溃流脓,伴全身发热畏寒,血沉增快,X线摄片提示有骨包壳和死骨 形成,本组18例。入院先拟中药清热解毒、化瘀透脓、内服骨髓炎Ⅰ号方,主药: 金银花、紫花地丁、赤芍、当归尾、穿山甲、路 路通、生甘草,外贴青敷膏。当病情稳定、病灶局限,一般3~5天后,行手术病灶清除,留引流管庆大霉素稀释液冲洗5~7天,术后改服中药四妙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Ⅱ类: 窦道久溃不愈,或溃多愈少,常排 出死骨、患肢变形、增粗,皮色暗黑,隐痛不舒,X线摄片提示有死骨、窦道或脓腔,本组23例。入院先手术消除病灶,髓腔内填氨苄青霉素,切口一期缝合,同时内服中药温阳通脉,扶正化瘀,骨髓Ⅱ号方,主药: 鹿角霜、草乌、白芥子、忍冬藤、乳香、没药、鸡血藤、炙黄芪、炙甘草。
Ⅲ类: 病灶常肿胀、疼痛,有时破溃后自 愈,遇劳复发,X线摄片常提示长骨干骺端可见圆型低密度区,并有小片死骨,或骨干硬化、髓腔闭封,本组9例。入院治疗如脓肿未破者,外敷回阳玉龙膏温经活血,解毒消肿,已破者外用拨毒生肌散祛腐生新,中药内服骨髓炎Ⅱ号方去草乌、乳香,加皂角刺、天花粉,同时口服灭滴灵。
陈xx,男,45岁。于17岁时跌跤致左小腿中段前侧皮裂伤,因未重视治疗,伤处破溃流脓、反复加重半年余,有时排出死骨,病延十余年,嗣后稍好转。入院前2年,患处多次破溃流脓,疼痛较重,左小腿增粗变形,皮色暗,伴形体瘦,精神差,X线摄片示左胫骨下段死骨并有窦道形成、髓腔封闭。于1985年3月18日入院,按第Ⅰ类治法,手术取出死骨3片、切口减张缝合,1周后拔冲洗管,术后内服“骨髓炎Ⅰ号方”去白芥子、乳香,加党参、当归、路路通,逐渐加强功能锻炼,1月后基本痊愈出院,继服金匮肾气丸加维生素E,随访至今,无任何不适,参加正常劳动。
体会
1.慢性骨髓炎,祖国医学早在《内经》已 记载:“热乞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寒盛其热,则骨疼内枯,内伤骨,为骨蚀”。华佗发明了“刮骨疗毒”治法,尔后又有外消内托、排脓、追蚀、生肌、灭瘢等法,明清时开创了“肉浅可取,以利刀取之”的取死骨法,西医从110年首次提出痿管扩创、死骨摘除,自抗菌素的使用,使骨髓炎的治疗更进一步,但止目前本病的好多问题仍在探讨之中。慢性骨髓炎多由急性骨髓炎发展而来,即表邪未尽,或正不胜邪,余毒附骨,腐骨蚀髓,反复不愈,而成附骨疽。本组患者以来自农村及中老年居多,这与他们的卫生条件和对疾病防治水平有关,初病往往不够重视,延治而成; 青少年患者多由外伤后局部破溃或血肿,细菌种植或传播致病。开始多滥用抗菌素又缺合理和针对性,致细菌耐药性增强,病情缓慢发展,临床症状不够典型,容易失治或误诊。曾有1例左胫骨骨髓炎,病初未治疗,反复发作8年余,后来曾用过各种抗菌素无效,小腿溃疡反复不愈10多年,并见骨外露,体质较差,入院病检已溃疡癌变而截肢。
2.对本病的治疗,临床体会单纯手术和西药、残留细菌易产生耐药性,复发率较高,而且身体创伤较大,如仅用中药难以清除 病灶,疗程稍长。故临床诊治用中西医结合,对第Ⅰ类先重用金银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佐赤芍、当归尾清营活血,配穿山甲,路路通络行气,并外贴青敷膏消肿排脓,诸药配伍外消内托,结合手术清除病灶,引流冲洗,术后巩固治疗、则坚骨充髓、减少复发。对第Ⅱ类先手术消灭病灶,再进中药鹿角霜、草乌温阳通脉、配乳香、没药、白芥子祛瘀化痰,炙黄芪、鸡血藤、炙甘草补气养血,消补兼施,夙根可除,对第Ⅲ类保守治疗为主,中药内外同治,并内服灭滴灵,尤对顽固病灶有耐药性细菌疗效较好。
3.通过随访发现,患者出院后坚持巩固治疗,对减少复发、恢复功能尤其重要、一般 继续辨证用药半年以上,偏阴虚者服六味地黄丸,偏阳虚者服金匮肾气丸,疗效尤佳,经曰:“肾主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并补充维生素E促进肢体新陈代谢和抗衰老、有利病灶痊愈,同时加强局部及全身功能锻炼、提高抗病能力,促进功能恢复,从随访证实: 1例恢复较慢,2例复发均与患者出院后放弃继续巩固治疗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