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文学刊》主编的陈子善是以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研究而闻名学界和坊间的,几乎所有网上网下的手稿引起的公案都可以在他这里得到权威诊断,而他在新世纪后对张爱玲手稿的找寻、诊断也成了名片
相关推荐
-
把“文学碎片”拾捡镶嵌起来
来源:解放日报2021-04-10 11:00 作者:夏斌 40多年来,陈子善始终保持年轻的心态和痴迷的工作状态,兴致勃勃地把一块块"文学碎片"拾捡起来,再镶嵌到适宜的位置上. 有 ...
-
了解人性透视时代——20世纪现代作家日记选本考
廖太燕 作为观照自我.反思自我和记录社会的话语形式,日记魅力非凡.进入20世纪,日记写作再现高峰,为现代文学.思想和社会等领域的多元透视与解读提供了史料来源. 作为一种观照自我.反思自我和记录社会的话 ...
-
冷门的文学常识你知多少?建议收藏!(中国近代篇)
<野草>:鲁迅著,中国现代文学第一部散文诗集. 鲁迅 <尝试集>:胡适著,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 <冲积期化石>:张资平著,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 ...
-
钟叔河的为序之道
序,是一种让人望而蹙眉的文体,因为其难作,亦难以言说.钟叔河直接将自己为他人所作序之合集,名为<人之患>,心思表露无遗.顾亭林云,"人之患,在好为人序",作的话,为序者 ...
-
陈子善:鲁迅在共和旅馆的五天
鲁迅在共和旅馆住了五天,这也是鲁迅生命中最后九年定居上海的起点. 1927年9月27日,鲁迅偕许广平在广州搭乘"山东"轮赴上海.10月3日"午后"船抵上海十六铺 ...
-
【专栏18】陈子善:陨落星辰中最耀眼的 —纪念郁达夫烈士殉难6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
["纪念抗日英烈郁达夫"专栏编者按] 夏衍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胡愈之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 ...
-
陈子善:除了鲁迅和张爱玲,还有一个上海作家“写得特别好”
40多年来,陈子善始终保持年轻的心态和痴迷的工作状态,兴致勃勃地把一块块"文学碎片"拾捡起来,再镶嵌到适宜的位置上. 有人说:"陈子善的研究让中国现代文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
-
陈子善:黄裳先生与《还乡日记》(附补遗一则)
黄裳先生是公认的现当代散文大家,他自己也一再声明"我一直是写散文的".即使对"黄迷"和藏书界推崇备至的"来燕榭题跋",黄先生也认为" ...
-
陈子善 | 琐忆聂绀弩先生
聂绀弩先生1986年3月26日在北京逝世,今年正是他老人家逝世35周年纪念,我这篇迟到的回忆就从怎么会认识他写起. 五年前,当年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鲁迅著作注释组负责人汤逸中老师交给我一包资料,文件袋上 ...
-
陈子善:关于《浮世杂拾》
近日得到一册王尘无(1911-1938)著<浮世杂拾>,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 1990年代初,时任华东师大图书馆副馆长的我,经常参加上海一些文坛老人的聚宴.1995年10月,一次宴罢送金性 ...
-
现代中文学刊 | 刘勇、汤晶:创造社是浪漫主义的吗?——写在创造社成立一百周年之际的反思
创造社是浪漫主义的吗? --写在创造社成立一百周年之际的反思 刘 勇 汤 晶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文章摘要 内容提要:1921年,两个最初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成立.此后,各种不同类型的 ...
-
新见忆徐志摩文两篇(书城)(陈子善)
陈子善 在徐志摩逝世九十周年纪念即将来临之际,笔者新见陈梦家的<记念志摩先生>和张友鸾的<徐志摩写〈济慈的夜莺歌〉>两文.两文均为迄今各种徐志摩回忆和纪念文集所未收.现略作评介 ...
-
人与猫,一个很有趣的国际文化现象|陈子善
本文配图均选自<世说猫语> 猫,这种可爱的对人若即若离的小精灵,近年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乃至精神生活中所占的位置已经越来越突出,不仅全国养猫人群日益壮大,网上网下关于猫的各种书籍.画册.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