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强调:祛湿“冠军”已找到,不是山药,若你爱吃,湿气不逗留

春天天气渐暖,但雨水天气却增多了,尤其是南方,导致体内湿气过重,“风、寒、暑、湿、燥、火”合称为六邪,六邪中最难祛的就是“湿邪”,中医讲“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湿气,是一种津液过多的表现,对身体是有害的,中医称之为“湿邪”。“湿邪在,百病在,湿邪除,百病无”,所以,湿邪过多,对身体健康是有影响的。

首先来讲下,湿气重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危害?中医讲“湿气进入五脏六腑,无孔不入,赖着走不走!”

一、湿气入肝

1、皮肤油腻、满脸油光

2、困倦嗜睡、头发油腻

3、脱发严重、脾气暴躁

4、口苦口臭、长斑长痘

二、湿气入心

1、心慌气短、身体疲倦

2、失眠健忘、胸中郁闷

3、焦虑烦躁、头晕耳鸣

4、全身乏力、发胖浮肿

三、湿气入脾

1、身体倦怠、食欲不振

2、 身体虚胖、小肚子大

3、 恶心呕吐、四肢酸懒

4、 眼袋下垂、便不成形

四、湿气入肺

1、 咳嗽痰多、诱发鼻炎

2、 面色发黄、没有光泽

3、 气虚无力、胸闷气短

4、 口唇淡白、经常脱皮

五、湿气入肾

1、畏寒怕冷、四肢冰凉

2、腰部发凉、腰酸背痛

3、脸色苍白、面无血色

4、小便增多、黑眼圈重

【祛湿“冠军”已找到,不是山药】

《黄帝内经》认为:脾主运化,根除湿气,关键在脾脏。所以湿气侵体,需以健胃养胃、利水渗湿为主。脾胃好了,人体自身的排湿能力自然就变强了!

《本草纲目》记载:赤小豆和薏苡仁为祛湿双雄!常喝健脾祛湿,根除湿气

赤小豆——行血补血、健脾去湿、利水消肿

薏苡仁——利水消肿、健脾祛湿、清热排脓

茯苓——利水消肿、健脾止泻、养心安神。

准备:赤小豆、薏苡仁、茯苓、蒲公英、桑叶、金银花、菊花等组成的本草湿踪茶,开水冲泡5分钟,每天1-2杯,利湿降浊,带走湿气,还您身轻体盈,神清气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