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如豆,一段关于青涩年华的往事如烟

《1》

在那些还在苦读的年纪,我们都剪着短发。

每天背不完的是书,做不完的是题。

从一中到桂香街,要经过东大路。

有一个微凉的深秋,已经是夜里了。路灯不太亮,微风吹来,树影婆娑,有朦胧的暗影在晃动,令人心里生出丝丝惧意来。

骑过整条街,那片旧时还不算高的店面,大多已经关了。

只有一间糖炒栗子店,还开着门。

然而人家不是在做生意,是在加班炒栗子。那铁砂,那栗子,翻滚在机器里,跟我们前段在武夷山见到的炒青机原理一样。

门口装着的小小鼓风机,把炒栗子生成的焦糖香,放大了,再吹出来,吹得满条街净是香的。连路边的花树,那树上的芬芳也被被焦糖香给掩藏了大半。

彼时的村姑陈,因为怕黑,只想快快回家。

而李麻花,闻见了那甜蜜的焦糖香,食指大动,哪里还迈得动步子,跳下“kataqia”就想进店去买板栗。

正在争执,后面上来一个人,穿着我们同款的校服,三下五除二就跟店家买了一包栗子。

然后,那包热乎乎的栗子,就这样落入了目瞪口呆的李麻花的手中。

再然后,原本路灯下的两个影子,就变成了三个——三个推着“kataqia”的少年,慢慢走着——不,有一个影子推着两辆“kataqia”,中间的那一个,没有推车,忙着在剥热乎乎的栗子吃。

那一段路,就因为多了一个人,突然,就不那么黑了,连路灯都明亮了起来。

在路口分别的时候,一抬头,居然还看见了挂在天空的明亮弯月。

转过头,是年轻的身影,飞身上车快速骑走的背影。

那个镜头在村姑陈的心里,定格了好多年。

《2》

后来,我也喜欢上了糖炒栗子。

喜欢那种浓郁的,甜蜜的焦糖香。在那些苦读的暗无天日的岁月里,只有想起糖炒栗子时,才觉得,那是唯一的甜。

高考之后,那个送糖炒栗子的人,举家去了大洋彼岸,胡建人最爱去的地方。

再后来,李麻花坚持托人往米国带糖炒栗子,有时候能成功,大多数时候被拒绝——你怎么跟海关的人解释糖炒栗子这种中国零食?

每每成功,她总是冲着我挤眉弄眼。

失败的时候,她只能眼巴巴看着我,看着我抄《雨霖铃》,一遍又一遍。

多少年过去了,当年喜欢吃糖炒栗子的人,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做了一个ABC。

而村姑陈,却永远记住了那寒夜里的温暖灯光,以及那个秋夜里,那间温暖的小店。

仿佛是往昔的似水流年里,唯一的纪念。

喜欢上了喝岩茶之后,我最喜欢闻盖香。契而不舍,执着不已。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也没有人问过为什么。

只有我自己知道,那盖上的焦糖甜香,那浓郁到能沉入汤水里的焦糖甜香,像极了当年的糖炒栗子的气味,那是关于青涩年华的记忆里,最高光的部分。

那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懵懂少女,最初的怀春。

《3》

今天的这款岩茶,我给它起名《青梅》。

青梅如豆,柳叶似眉。

这八个字,念在嘴里,是酸酸甜甜的口感。

就像这款岩茶的盖香和水香里,那浓郁的焦糖香,那是关于情感,关于爱恋,最初的印象。

那些年,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村姑陈很拼,很努力。

最后兜兜转转,白驹过隙之后,还是留在了这座城市,留在了父母身边。

唯有岩茶里的焦糖香,能让人有短暂的放松与放空,在寂静的夜里,对着江风,喝一杯焦香落水的岩茶,回忆一段跟焦糖香有关的往事。

只要记性足够好,其实,往事,并不如烟。

犹如记忆里的那杯茶。

每每在再也喝不到之后,在午夜梦回里,拔动你的心弦。

【正岩坑涧果香肉桂《青梅》品鉴笔记】

干茶:

条索均匀,不粗也不细,大致是肉桂那细窄的身条。

颜色深褐,揉捻适度,条索完整。

闻之,有浓郁的焦糖香,缠缠绵绵,翩跹若蝶。还有发酵的气息,与木质味,十分地沉郁怡人。

香气:

揭盖便是一股浓郁的焦糖香传来,甜蜜蜜的果香,氤氲在焦糖香里,是一股富裕丰美的感觉。

木质味在第二梯队,它在焦香与果香略淡之后,凸显出来,浓郁深沉,彰显着广袤博大的树龄感。

桂皮香在第三梯队,它一反去年新茶时期的猛烈与冲人,变得深沉起来。仿佛经历了一年时光的洗礼,它更圆融了,更通达了,更内敛了,变得不v那么明显,却又时时刻刻,飘渺飘忽,令人难以忽略它的存在。

极淡的花香在第四梯队。它尾随木质味之后,像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妹子,跟着哥哥们出来玩耍,顽皮而灵气逼人。

滋味:

汤水细腻,柔滑,细软,空灵,干净,娇花软玉一般,很难想象,这是一款肉桂,且是一款以桂皮香辛辣感著称的肉桂。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稠浆,是来自岁月深处的老丛水仙。

焦糖香沉沉落入水中。

伴着稠滑的汤水,一派丰腴之美。是老茶客会喜欢的稠滑浆感。是重口舌之欲不重香的人,最欣赏的曼妙茶汤。

它对舌面的包裹感,在市面上的肉桂里,也是可以数一数二的。

在咽下后的舌面上,汤水留下的残浆,生成了浓郁的焦香与木质香。

一如许多年许多年前,那包秋夜里温热的糖炒栗子的气息。

【后记】

很久没上岩茶了。

一直在挑选。

也因为,新的岩茶还在制作中,而旧年的岩茶,要挑品质好的、既适合新茶友又适合老茶客的,比较难。

从武夷山回来,一个月之后,才选中了这一款正岩肉桂。

它有浓郁的焦糖香,混在桂皮香里,这种混搭,莫名地协调。

无论是盖香还是汤底,都很浓,很郁,很持久,很坚挺。

是所有喜欢岩茶的人,会喜欢的那个调调。

青梅如豆。

如果,你有初恋,请喝这杯正岩肉桂,然后,怀想从前。

*****友情提醒:

小陈茶事所有产品,皆为独家所有。若有人自称与小陈茶事同款产品,皆系仿造,请列位看官小心鉴别,勿轻信上当。

(想了解更多关于茶叶的知识,也可以搜索关注视频号“小陈茶事”)

看完这篇文章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2021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

第34篇:初心不改,方得始终(写在春茶笔记结尾)

第33篇:李麻花在茶园摔了一跤

第32篇:许久未去的茶厂,它如今是哪番模样?

第31篇:今年的春寿眉,竟然来得这样早

第30篇:有些白茶,看上去是白牡丹,其实是寿眉

第29篇:春光明媚,采摘清明白牡丹啦.....

第28篇:今天采到清明白牡丹了吗?

第27篇:试新白茶,是春茶季的日常

第26篇: 银针增产牡丹减产,茶山怪状有多少

第25篇:预订春茶退订之殇

第24篇:今年的第一场雷雨,它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

第23篇:茶山上的蛇为什么越来越多了

第22篇:那些宣传自己收青做茶的茶商,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第21篇:白牡丹的盛宴来临

第20篇:寻访一个古老的村落

第19篇:如何区分牡丹王、一级牡丹、二级牡丹、三级牡丹

第18篇:阳光灿烂的一天,抛荒白茶迎来了采摘旺季

第17篇:那些不应该属于白茶的利益之争

第16篇:太姥山的雾与露

第15篇:白毫银针的特级和一级,是按采摘时间区分的吗?

第14篇:大家盼望的倒春寒,终于来了

第13篇:春雨惊春清谷天,六个字写尽春白茶的一生

第12篇:春茶季,从四个方面,教你识破抽针的白毫银针!

第11篇:从树形树貌,深度辨析荒野白茶树与抛荒白茶树之异同

第10篇:菜茶为什么不能做银针?

第9篇:寂寞空庭春欲晚,方大师今年不开门

第8篇:阳光灿烂的日子,适合采白毫银针

第7篇:今年茶季特别冷,没带取暖器不敢上茶山

第6篇:福鼎日渐兴起的广告牌文化

第5篇:见见茶山上久违的朋友们

第4篇:春茶季的主角究竟是谁?

第3篇:那些在茶农家里玩游戏到天黑的寻茶掌柜们

第2篇:抛荒白茶的采摘盛宴

第1篇:春茶开采,太姥山送给女神节最好的礼物

……

2020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完结篇:这一年,太姥山的改变

第36篇:今年白茶总体产量如何?

第35篇:水润万物,雨生百谷,谷雨茶归来

第34篇:太姥山高山茶园的鸟语花香,不想下山了

第33篇:天气对今年白茶的品质有什么影响?

第32篇:春茶季,村姑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第31篇:春茶季,我犯了一种病,看到白茶就想采

第30篇:直播选茶,一天试了30多款毛茶!

第29篇:在茶园写稿是种什么感受?

第28篇:亲民冠军春寿眉来啦

第27篇:没有烘干的白茶有什么特征?

第26篇:太姥山版《石头记》

第25篇:春茶季的一天(内含彩蛋故事)

第24篇:今年春白茶品质有哪些变化?

第23篇:茶农的鸟枪换炮

第22篇:白茶里的花香,来自茶园边上的野花吗?

第21篇:那明星般的清明白牡丹

第20篇:疯狂的古树茶

第19篇:几张图教你分清白牡丹的等级

第18篇:特级、一级、二级白牡丹的区别

第17篇:为什么白牡丹比牡丹王更招人喜爱

第16篇:下雨天,试毛茶正当时

第15篇:白毫银针进入尾期,白牡丹正式出场

第14篇:春茶季,茶山上的那些过客们

第13篇:春茶季,太姥山高山上的雾

第12篇:捉急,春白茶还在采就急着催上市

第11篇:缘何牡丹王成为新茶友的挚爱

第10篇:半山已经采牡丹王,山顶还在采银针

第9篇:茶农们的笑脸

第8篇:茶界出名的套路

第7篇:福鼎茶农的未来之路

第6篇:春茶季伊始,茶农一天赚多少钱?

第5篇:白毫银针里的中庸之道

第4篇:试毛茶是一场与饥饿的战斗

第3篇:日光萎凋了两天的毛茶白毫银针什么滋味?

第2篇:白茶里头采的都是米针么?非也!

第1篇:喜大普奔,太姥山的白茶开始少量采摘了!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
作者  | 村姑陈

想购买《白茶品鉴手记》

(0)

相关推荐

  • 岁月静好,重回青涩年华(一)

    岁月匆匆,惟愿总相逢 岁月更迭 最让我们难以忘怀的 想必是我们的母校 即便自己早已不是学生 但母校还在 那份情谊也从未改变 我们对慈中的回忆 都封存于脑海之中 大大小小的经历与体悟 由一张小小毕业照 ...

  • 吕礼民‖青涩年华

    棣花,位于秦岭南麓,丹江河畔,商州与丹凤交界处.从南山远看,清秀的丹江,像一条洁白飘舞的哈达,从高桥岩下来,流淌向东.进入雷家坡,一路向南,直逼月亮垭,亲吻南沟崖.在笔架山下,顺山根走势,漫成几公里长 ...

  • 不期而遇的青涩年华

    为了多挣点钱,你吃了哪些苦?522021.06.09 11:13:10字数 816阅读 1,519 文/木兮昨夜一场美丽的梦,露在睁开眼的瞬间,嘴角便露出一丝甜蜜的微笑,美好的一天开始了!露略带回忆的 ...

  • 《青涩年华》之三——水之祸

    <青涩年华>之三  水之祸 文革初期风行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活动,古村小学每周三下午都要在校园的洋槐树下召开全体学生大会,由各班挑选一人上台发言,讲学习和使用毛主席著作的体会,也称" ...

  • 【汗滴化雨伴笔耕】王天震//青涩年华

    青涩年华              青涩年华       文/王天震  那年,秋天 霜花弥漫在田间 我和三哥在黎明前把路追赶 去翻越那传说中的大山 三哥背着干粮袋 我提着防身的拐杖 脚步匆匆向驿站 那 ...

  • 【连金亮原创】青涩年华

    青春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菁菁校园的时光无疑是青春岁月里最纯真的记忆. 青涩年华的我们,或许曾经懵懂无知.或许曾经跌跌撞撞.或许曾经年少轻狂.或许曾经波澜不惊,但我们的心就如圣洁天池那清澈而透明!它, ...

  • 郭澄:青涩年华之看电影

    四十多年了,我们那时候的玩和现在小朋友的玩,可以说有天地之别.现在孩子们所玩的,对那时的我们来说连梦想都达不到.一切都是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或废物利用,谁要有从商店购买的玩具,在小朋友们心中的地位,马上就 ...

  •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青涩年华/尹晓华

    那年学校放暑假,我随家乡的造林队来到莲花县植树造林. 我们一行十来个人在一个叫山义冲的小村子里驻扎下来.村里只有十几户人家,见有陌生人到来,便都过来看一下情况.几个后生和姑娘冲我们年轻人喊,特别是那几 ...

  • 青涩岁月中最后的一段 苦涩感情

    这是我青涩岁月中最后的一段情感经历. 我曾经把以前所经历的大都各自成章书写了,唯独迟迟没有写这一段,因为它几乎没有一点具有文学色彩艺术的"美丽的伤感,甜蜜的忧愁",说起来只有苦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