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涩年华》之三——水之祸

《青涩年华》之三  水之祸

文革初期风行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活动,古村小学每周三下午都要在校园的洋槐树下召开全体学生大会,由各班挑选一人上台发言,讲学习和使用毛主席著作的体会,也称“讲用会”。我当时是班干部,学习相对也好些,就成了班上的不二人选,每周我都要尽量做些好事,然后写个讲用稿,交老师修改定稿后在会上发言。时间长了我感到麻烦,有次连稿也没写,上台口述,讲述在洛南大渠里洗澡时帮别人打捞落水小猪娃的事,最后结结巴巴收了尾,惹出了笑话。后来同学们经常逗我:
“那谁家的猪娃,救出了没有?”
提起洗澡玩水,说来话长,洛南大渠绕村而过,再往北几百米就是洛河 ,村东是涧河,连村西的山沟里也常年流水不断。由于水系丰富,村里的孩子们大都会凫水,午饭后上学前都要下水玩一会,因此偶有溺水事故发生,学校对学生洗澡管理得很严格。老师检查是否洗澡的办法很绝,用指甲在学生的胳膊上挠一下,如果出现白色划痕,说明刚洗过澡,十分管用。我们也有破解的对策,洗完澡撒开脚丫子往学校跑,跑得浑身冒汗,身上湿润了,就划不出来白印子。
后来老师知道了这个秘密,就突然到洗澡现场抓现行,抱走学生的衣服,让我们光屁股跟着老师到学校去认领,学生们还一路两行看着笑,真羞死人了,如果地上有缝,我会毫不犹豫地钻进去。老师还逮住洗澡的学生关禁闭蹲黑屋,黑屋就在大殿里关公塑像隔壁,是一间储藏室,因为没有窗户,里边既阴森又恐怖。
一个夏日的正午,正在上课的全校学生,被紧急地集合钟声召集到操场,排队来到村边的大渠桥头。大柿树下放着一具赤裸的男孩尸体,这是礼村的一个溺水小孩,顺水漂流而下,刚被村人捞出。老师领着我们从他身边一一走过,现场接受安全教育,警告我们洗澡的后果。这一招果然见效,吓得我晚上连做噩梦,好长时间没敢再下水。
严厉的处罚,溺亡的案例,也没有彻底消除水对我们的诱惑,蛙泳、仰泳、自由泳,踩水和潜水都学会了,后来还经常跟着高年级学生去大渠钻闸门、漂流长洞子,去洛河里闪浪尖。
村东的洛南大渠上有个闸门,这是一个分水闸,一块厚厚的钢板固定在石桥中间的螺旋轴上,两边安插在桥墩预留的槽子里,渠水在钢闸上边打着漩涡从钢板下翻涌出来,发出沉闷的呼啸声,卷起一堆堆白沫。是村东头的孩子们开创了钻闸门这一壮举,大家水鸭子般排成一队,从上游顺水而下,待到漩涡中心时,头朝下猛地钻将下去,“呼噜”一声身体便从钢板下面翻腾而出。我原来只是站在石桥上观看学哥们钻闸门,眼看如此简单,后来也壮着胆子跟在后边钻了一次,竟然毫发无损,那感觉既刺激又兴奋。长大后才明白,瞬间穿闸而过,大家之所以都平安无事,原理就是漩涡强大的惯性和吸引力,顺势把人送过了闸门。
古村与磨头两村的中间有一条涧河,河道宽约三四百米,洛南大渠在此经河床下的石砌涵洞流过,古村人把这个涵洞叫“长洞子”。又是村东的伙伴们发明了漂流长洞子的新玩法,让不会凫水的同伴在洞子上边抱着衣服往出口送,大家排成一队在大渠里漂流。洞子里黑咕隆咚,遥望涵洞的出口只有月亮那么大,洞子里水面上是个高约二尺、宽三四尺的弧形空间,漂流时必须保持立泳面向出口,腿脚在下边不停地晃动踩水增大浮力,双臂伸向两侧触摸洞壁掌控方向,才能避免头部碰撞洞壁,整个身体一刻也不敢消停,连眼都不敢眨一下,眼看着前边洞口越来越大,待游到出口时,大家才如释重负,人人精疲力尽,个个饥肠辘辘。
每逢星期天,我们都急着去洛河里闪浪尖。闪浪尖有个决窍,就是要顺势而为,善于驾驭波浪,面向浪头扑来的方向保持站立泳姿,主河道上的水头一浪高过一浪,我们此起彼伏,升降于波峰浪谷之间,忽扇忽扇像坐轿一样得劲,头顶水鸟来往盘旋,岸柳依次往后倒退,那种意境美妙极了。闪浪尖时要面向上游,迎着浪头扑来的方向,切忌背向浪头,只有这样才能预防被浪头打入布满乱石的水底。
有一次洛河发大水,浊浪滔天,我和小伙伴们在岸边玩水,突然被漩涡卷入主河道,随波逐流几十米后被老船工救出,与死神擦肩而过。
由于频繁地洗澡,顽劣到了极致,毫无节制地在水里钻进钻出,耳道里经常进水,反复发生中耳炎,导致双耳耳膜穿孔,后来虽然又长起来了,但耳膜下凹变厚,中年以后听力明显下降,到医院检查才知道原因,没想到少时洗澡玩水竟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无独有偶,祸不单行,这年夏天钻到麦田里摘吃碗豆角时,突然有异物跳进左眼,疼得我在地上直打滚。回家后父亲翻开我的眼皮看了几次,没有发现任何东西。几天下来眼睛一直发炎流泪,眼球红肿,父亲赶集时才带我到长水地方病医院看医生,医生用镊子在我眼里取出一截一公分长的麦芒。医生说这孩子真皮实,再晚来几天这只眼睛就报废了。
古村小学一直设在关公庙内,关公庙主殿里的神像被土墙封在了后边,前厅隔开作教师住室兼办公室。五个年级只有三个教室,一个是西配殿拆除神像后改造的,一个是老戏楼兼教室,只有一个是在东配殿旧址上新盖的房子。除五年级外,四个年级都是复式教学,一、三年级一个教室,二、四年级一个教室,左边高年级,右边低年级,课桌都是两个土坯台子支一条长木板,凳子由自己带。上课时一个老师两班串着讲,左边讲语文,右边讲算术,这边讲课时,那边上自习。高年级上课时,低年级同学听得津津有味,低年级上课时,高年级同学看热闹,两个班级相互干扰,非常影响教学效果。
在村小学任教的老师陆续有曲显林、吕学正、杨同均、李素琴、程守文、孙中华等,曲显林和吕学正是公办教师,其他人都是民办教师。至今仍记得老师们的谆谆教诲:
“你们都要用功念书,长大后当工作员,吃香的喝辣的,穿皮鞋戴手表。谁要不好好上学,将来还像你爹你爷那样,撅着黑脊梁打牛后半截,脖子被扁担压得象锄钩。”这话的确难听,但却很实际也很管用。
老师虽然厉害,黑屋固然恐怖,我们走出学校就忘光了,扯开喉咙叫喊着往大渠边跑:
一年级低,
二年级高,
三年级背个破书包,
四年级戴顶竹凉帽,
五年级急着去洗澡。

杨青显作品集锦:

1、牧牛趣事

2、往事如烟

3、与兰结缘

4、飞翔的心——想起了那年的高考

5、广西印象(游记之一)

6、广西印象(游记之二)

7、广西印象(游记之三)

8、广西印象(游记之四)

9、少年的春天

10、死亡经历

11、洛宁老年球友洪崖踏青记

12、写给底张高中七四届学友

13、忘性真大

14、思念母亲

15、我的父亲

16、与石结缘

17、闽南游记

18、跳跳

19、万顺的婚事

20、白天鹅与泥屐

21、霜叶红于二月花

22、风景这边独好

23、方向

24、柿子红了

25、幸福

26、扫帚拖把和球鞋

27、少年书事

28、《洛宁文友》:我的良友

29、酷冬

30、过 年 猪

31、唱年戏

32、我的菜园子

33、柳林印象

34、斗智

35、竹风轩(外一首)

36、洛宁奇石天下奇

37、舞动三八节——县老年体协《美丽洛宁·魅力洛宁》广场舞活动侧记

38、洛宁县老年体协举办元宵节老年武术展示活动

39、植树记

40、小铁沟修路记

41、王二与卤肉(小小说)

42、榜样(小小说)

43、古村轶事(一)

44、古村轶事(二)

44、古村轶事(三)

45、古村轶事(四)

46、古村轶事(五)

47、古村轶事(六)

48、古村轶事(七)

49、洛宁县老年体协2018年活动丰富多彩

50、古村轶事(八)

51、青涩年华(一)

52、青涩年华(二)

53、青涩年华(三)

54、青涩年华(四)

55、青涩年华(五)

56、永远的老师

57、盖房记

58、洛阳市十三届老健会篮球赛洛宁参赛纪实

59、冤家(小说)

60、妈妈的手擀面

61、永远的洛宁师范

62、车轮滚滚阳光路
63、洛宁县老年体协广场舞大赛在金星俱乐部篮球馆成功举办
64、聚会(小小说)

65、杨青显//追忆新城中学

66、杨青显/连宝河谷荆花香

67、杨青显//古村轶事(九)

68、杨青显//吃桌

69、杨青显//最后一次(小小说)
70、杨青显//远去的鞭炮声
71、良心
72、降瘟神
73、雨中杂感
74、永不消逝的电波
75、杨青显小小说《忠诚》
76、洛宁县召开2020年老年体育工作会议
77、选模范
78、走进杜康村
79、香楸湾
80、【杨青显】杨金六96岁练气功
81、老王的心事(小小说) | 杨青显
82、建安风‖ 飞向西双版纳(杨青显)
83、进礼 | 杨青显
84、杨青显微型小说——短信“叮咚”响
85、雪花那个飘(杨青显)
86、纪念大妹青苗 | 杨青显
87、洛宁县老年体协春季游泳活动隆重启动
88、建安风‖ 琐碎的光阴(杨青显)
89、杨青显 || 晨练(外九首)
90、洛宁县老年体协举办书画展
作者简介:杨青显,网名朝花夕拾,中国小小说学会会员,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文章多次被省市报刊采用,小小说《选模范》获郑州《文学百花苑》第五届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
(0)

相关推荐

  • ​说说老陇海铁路华州赤水段

    邮箱:3125136050@qq.com 说说老陇海铁路赤水段 作者 蒋文正 看了宋朝峰老师写的老陇海铁路华州觅迹的文章后,很受启发.拾起笔来补充点自己这方面的记忆,也许对原陇海铁路钱在华县的现状及过 ...

  • 西门豹治邺课文里的故事发生地都有哪些,现在何处?

    战国时期发生在漳河一带的<西门豹治邺>故事一文,被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编入教课书.文中故事众所周知,今天不再详谈,只聊聊文中故事发生时的地点和它在今天的那个具体位置?它如今还留有什么遗迹?这个 ...

  • 荆轲村孙香稳:小河的赠予

    小河的赠予 荆轲村  孙香稳 今天下午忽然来了兴致,叫上同伴一起去散步.一般我是爱闷在家里的,但今天不知哪根筋搭错了,也许实属无聊吧. 太阳有气无力地挂在天上,四周有淡淡的云,半遮半掩.冬日的阳光与夏 ...

  • 积食难消化

    积食久了 文/王军乐 饭时,同事问:"今中午吃啥?"我说:"不知道.""走,春发生.""春发生是个啥?""你真 ...

  • 孙爱英 || 洛南——那山,那水,那个家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洛惠渠——比林县红旗渠还要早修建3年的“天河”

    在大秦岭深处的洛南县保安镇对面的悬崖峭壁之上,蜿蜒盘曲着一条长63公里.宽深各1.7米的人工"天河",这条"天河"就是被洛南百姓誉之为"生命线&quo ...

  • 胜利渠的荣耀

    ​通往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程庄村的公路,它不需要腾云驾雾般的高铁.我只需要一辆陶醉的山地自行车.与你同行,徒步最好! 来到程庄村,我站在村前的胜利渠面前,不禁开始遐想."我骄傲" ...

  • 我的家在洛南东洼

    我的家在洛南东洼 秦岭深处一个家 那里没有穷山 那里没有恶水 那是世界上最美的洼 啊---- 洛南东洼 那里就是我的家 我的家在洛南东洼 洛洪公路边上就是它 村口原来有个涝池 夏天打江水冬天溜滑滑 南 ...

  • 岁月静好,重回青涩年华(一)

    岁月匆匆,惟愿总相逢 岁月更迭 最让我们难以忘怀的 想必是我们的母校 即便自己早已不是学生 但母校还在 那份情谊也从未改变 我们对慈中的回忆 都封存于脑海之中 大大小小的经历与体悟 由一张小小毕业照 ...

  • 青梅如豆,一段关于青涩年华的往事如烟

    <1> 在那些还在苦读的年纪,我们都剪着短发. 每天背不完的是书,做不完的是题. 从一中到桂香街,要经过东大路. 有一个微凉的深秋,已经是夜里了.路灯不太亮,微风吹来,树影婆娑,有朦胧的暗 ...

  • 吕礼民‖青涩年华

    棣花,位于秦岭南麓,丹江河畔,商州与丹凤交界处.从南山远看,清秀的丹江,像一条洁白飘舞的哈达,从高桥岩下来,流淌向东.进入雷家坡,一路向南,直逼月亮垭,亲吻南沟崖.在笔架山下,顺山根走势,漫成几公里长 ...

  • 不期而遇的青涩年华

    为了多挣点钱,你吃了哪些苦?522021.06.09 11:13:10字数 816阅读 1,519 文/木兮昨夜一场美丽的梦,露在睁开眼的瞬间,嘴角便露出一丝甜蜜的微笑,美好的一天开始了!露略带回忆的 ...

  • 【汗滴化雨伴笔耕】王天震//青涩年华

    青涩年华              青涩年华       文/王天震  那年,秋天 霜花弥漫在田间 我和三哥在黎明前把路追赶 去翻越那传说中的大山 三哥背着干粮袋 我提着防身的拐杖 脚步匆匆向驿站 那 ...

  • 【连金亮原创】青涩年华

    青春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菁菁校园的时光无疑是青春岁月里最纯真的记忆. 青涩年华的我们,或许曾经懵懂无知.或许曾经跌跌撞撞.或许曾经年少轻狂.或许曾经波澜不惊,但我们的心就如圣洁天池那清澈而透明!它, ...

  • 郭澄:青涩年华之看电影

    四十多年了,我们那时候的玩和现在小朋友的玩,可以说有天地之别.现在孩子们所玩的,对那时的我们来说连梦想都达不到.一切都是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或废物利用,谁要有从商店购买的玩具,在小朋友们心中的地位,马上就 ...

  •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青涩年华/尹晓华

    那年学校放暑假,我随家乡的造林队来到莲花县植树造林. 我们一行十来个人在一个叫山义冲的小村子里驻扎下来.村里只有十几户人家,见有陌生人到来,便都过来看一下情况.几个后生和姑娘冲我们年轻人喊,特别是那几 ...

  • 青涩(小说连载之三)

    点击关注上面"冀南文学"欣赏更多文学作品 ------------------------------          青涩(小说连载之三) 文/王卫军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