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利好政策不断,车企为何迟迟不响应?

换电模式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确实带来很多的方便,不需要为车辆的续航里程而感觉到焦虑,2019年6月26日,补贴新政过渡期正式结束,地方政府将不再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给予购置补贴,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的比例高,一直是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痛点之一,随着新能源汽车进入“后补贴时代”,换电模式也逐渐迎来“暖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共同研制了,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根据方案里面的政策来看,要推广新能源车电池租赁、换电等车电分离的消费方式,以降低用户购车成本。

随着实施方案的公布,电动汽车的换电模式又在一起被拉回了人们的视线当中。方案的推出这无疑给新能源车带来一次政策利好,从换电政策上是利好的,但车企为何迟迟不响应?换电模式从政策上面来说,有着国家的政策支持,但是现有的车辆动力电池标准是不统一。也就是说动力电池的形状也是不同的。

目前为止,即使是厂商内部,不同产品的电池规格和标准都有差异,而不同的车企之间对于电池的规格来说也是不同的,电池规格不统一意味着开展换电模式,就需要大量的对电池进行储存,换电站和换电方案初期投资成本过大,而作为企业来说,这也是一笔大的开支。

综合来说,车企之间的电池规格更是相差甚远,换电目前还处于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要实现品牌间电池规格的统一,任务依然艰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