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宣城县职官考补(下)

(0)

相关推荐

  • 《全唐诗》中觅诸暨

    <全唐诗>中觅诸暨 金  星 <全唐诗>由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等十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奉敕编校,康熙四十四年三 ...

  • 《当代宣城市行政区划的变迁》

    当代宣城市(指1949年建国之后)的行政区划变革. 宣城市的地级行政建制源于隋开皇九年(589年)置的宣州,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后陆续改为宣城郡.宁国府.宁国路.宣城专区.宣城地区,延续至今,便为宣 ...

  • 隋唐时期宣城县职官考补(上)

    童达清 职官,是方志编修中的重要内容,不可或缺.但从现存全国各地方志来看,其<职官志>年代愈远,职官愈简,盖因其时方志未兴,记载阙如也.以隋唐时期宣城县为例,今存嘉庆<宁国府志> ...

  • 唐代两浙州县职官考略

    唐代地方行政区建制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演变过程,初期分为州(郡)县两级,后期形成道.州.县三级,州县是地方行政体制中的主体.唐代州县采取等级建制,对数量众多的州县进行等级划分,其层级之多前所未有.不同 ...

  • 宣城中心城区发展变迁略考(下)

    宣城中心城区发展变迁略考 陆再奇 微信版第989期 宣城中心城区,历史上曾为相当于今省级(含副省级).设区市和县级政府驻地,疆域面积最大时5.7万多平方公里,位居长江以南,黄山之北,黄山余脉与长江中下 ...

  • 研究| 奉新县耕香院出土八大山人等印章初考(下)

    六."豫章西靖道人"瓦纽铜方印 该铜印印面边宽4.6厘米,印台厚0.5厘米,连瓦纽通高2.5厘米.瓦纽宽大,制作挺括,锈色自然.印面凿刻篆体白文"豫章西靖道人" ...

  • 宋元明三代长阳职官姓名考补

    明洪武荆州城墙文字砖拓片 长阳自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以后,历任各类职官题名分见于各时期府.州.县志,如汇总之,可称较为详备.其中明代职官,见于嘉靖<荆州府志>.万历<荆 ...

  • 民国时期宣城的“护县运动”

    民国时期宣城的"护县运动" 童达清 微信版第847期 湾沚又名沚津,位于宣城县北七十里,自古以来均隶属于宣城县,是宣城县除城关镇以外的第一大镇,是宣城的北关门户.清代末年,因为芜湖 ...

  • 韩愈及其家族与宣城之关系略考(下)

    5 3 4 期 韩愈及其家族与宣城之关系略考 陆再奇 03 韩愈母亲与宣城 (一)韩愈生母,遍查史料及韩愈诗文均无记载.韩愈讳言其母,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清代宁国县训导沈钦韩曾说:"案祭文(& ...

  • 宣城桓氏家族续考(下)

    宣 城 桓 氏 家 族 续 考 陆再奇 六 宣城桓氏第六代桓振.桓亮考 宣城桓氏第六代史载男十一人.女一人,分别是:平南将军.镇南将军.江州刺史.湘州刺史桓亮,义兴郡王.辅国将军桓濬,西昌县王桓邈,豫 ...

  • 生存压力、家学传统与移民环境——韩愈寓居宣城修业考论(下)

    生存压力.家学传统与移民环境 --韩愈寓居宣城修业考论 查屏球 微信版第483期 3 宣州获荐与古文派传承 韩愈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发愤苦诚,考试却屡屡失败,进士科省试四次,吏部试三次皆败,显然,这是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