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深度游之茨坪——阿尼亚房车伴我走天涯

挹翠湖:

参观完革命博物馆,我们来到马路对面的挹翠湖,四周林荫大道环绕,湖面微波荡漾,碧水清澈。我们慢步其中,有时在幽雅的亭榭间憩息,有时在月形的石拱桥伫立,穿梭于湖心岛,徜徉于盆趣园,山石谲奇,蕙兰争艳。倚栏小憩,颇有的"闲云潭影日悠悠"之趣。赏"马踏飞燕"雕塑,叹人世间沧海桑田之悠。这里是井冈山最为迷人的美景公园。抬眼远望,对面的山上,屹立着一个巨大的红色火炬雕塑,寓意革命的星星之火可以燎源。

接下来,我们来到茨坪革合旧址群参观

茨坪革命旧址群:

挹翠湖畔茨坪革命旧址就在挹翠湖旁,在井冈山斗争时期,茨坪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政、军的最高指挥中心所在地。中共井冈山前委、红四军军部、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军官教导队、军械处、公卖处等重要机构都设在这里。1929年1月,红军主力撤离井冈山后,茨坪遭到大肆烧杀,这里的房屋几乎全部被焚毁,后来当地老乡重返家园修复了一部分。1960年代当地人民政府又按照原貌修复重建了一部分。

走进景区,首先看到的是一尊《党指挥枪》青铜雕塑,毛泽东坐在一块巨石上正在思考中国革命的道路,身后是一面飘扬的党旗正面配以毛主席手书《井冈山的斗争》中的一段文字:“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背面配以并配以毛主席著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一段文字。

旧址群房屋依山而建,坐东朝西,悬山式土木结构,土黄色墙壁,小青瓦屋面,两层。

中共井冈山前敌季员会即毛泽东同志旧居,面阔4间,进深2间,曾是一个小杂货铺,房东是李利昌、李成生。前敌委员会就设在房屋的中厅。毛泽东白天军务十分繁忙,晚间还要办公,贺子珍也经常陪伴他抄写文稿、剪贴报纸到深夜。《井冈山的斗争》这篇重要的著作,就是在这里写成的。

房屋前的石径小路是当年茨坪的一条主要街道,街道旁边的凉亭供来往行人歇息。毛泽东经常在亭下与当地群众促膝谈心,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井冈山有关情况。

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面阔2间,进深11米,房东是李正龙、李付龙兄弟,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是红军早期的后勤保障机构,王佐任主任,邓允庭任党代表,防务委员会成立后,经常召开根据地内各县负责人的联防会议,布置检查各地的防务工作。房内还陈列了一个当年井冈山茨坪的沙盘模型和一些农具,农具有分离米粒和谷皮的磨笼,遮雨用的蓑衣,耕田用的犁,装稻谷用的禾桶及夯墙的工具等。

红四军军部旧址即朱德同志旧居一字排开,两层,面阔3间,进深2间,房东为李神龙。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分队伍,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胜利会师,组建中国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军参谋长,陈毅任军士兵委员会主任。朱德、陈毅主要负责军部的日常工作,此屋中间的厅堂是军委召开干部会议的场所,右间是朱德住房,左间是陈毅住房。住房内陈设简朴,只有一桌一床。

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时,由彭德怀、滕代远同志率领红五军的军部也曾设在此屋内。

红四军军械处面阔15.6米,进深11.5米,与红四军军官教导队旧址为同一栋房屋,房东李清发。

中国红军初期,武器来源主要靠战场上缴获。成立军械处后,宋乔生任处长,刁辉林任副处长,从军中和地方上调集30余名枪工,主要负责修理全军的各种武器,当时最高级的工具是一架专门用来车枪筒的钻机。军械处成立后不久,不仅能修理各种武器,制造梭镖、大刀和鸟枪,而且还能制造出单响枪和松树炮。黄洋界保卫战中使的那门迫击炮就是在这个军械处修理后抬上黄洋界参加战斗的。

红四军军官教导队旧址与红四军军械处旧址为同一栋房屋,房东李清发。

中国红军第四军军官教导队,粱军任队长,蔡会文任党代表,周子昆任副队长,教导队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训练红军的下级军官和为地方培训赤卫队的指挥官,同时也学习文化知识,学习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理论。彭德怀率红五军上井冈山后,在红四军军官教导队的基础上,创办了中国红军的第一所正式学校——井冈山红军学校,校址设在井冈山茨坪的黄竹坳,彭德怀任校长,刘之至、王展程等任教官。

工农兵政府公卖处面阔2间,进深2间,原为一栋店房,房东为李文昌。

国民党反动派除了对井冈山进行频繁的军事进攻外,还对井冈山实行了严密的经济封锁。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前委当时就制定了“保护中小商人做买卖”等政策,并决定取消一切苛捐杂税,实行买卖公平的原则,鼓励根据地内外的中小商人到井冈山做买卖。工农兵政府决定在所辖的十个乡中分别设立一个乡公卖处,同时,在茨坪创办了这所特别区公卖处。在当年物资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公卖处为稳定市场物价,促进根据地内外的物质交流,搞活红色区域的经济,解决军民的生活困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0)

相关推荐

  • 现场教学点·中国红军第四军军部旧址

    中国红军第四军军部旧址位于茨坪店上村,面积208平方米,与毛泽东旧居毗邻.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分队伍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胜利会师,组建了中国红军第四军 ...

  • 开国上将李聚奎回忆录里的宁冈朱毛和彭德怀会师

    11月下旬,起义部队根据湖南省委的指示,向井冈山进发.这时,红五军已将原来的5个大队合编为3个纵队.其中,第二纵队由黄公略带领,在平浏地区坚持游击战争,第一.第三纵队是红五军的主力,由彭德怀.滕代远率 ...

  • 第六批国保--合并名单(4)

    本篇要目: ********************************************* 61.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 1937年   山西省左权县 归入第四批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 ...

  • 汕头红色交通站:丰功伟绩不可磨灭

    中央红军长征之前,上海和中央苏区之间有一条途经汕头的秘密交通线,蜿蜒曲折长达数千公里,它由中央直接掌握,担负着党中央从上海到中央苏区转移干部.信息传递和运送物资的任务,它就是至今仍备受称颂.常被影视剧 ...

  • 黄洋界保卫战

    引 言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的意义不仅在 ...

  • 伍若兰

    人物简介 伍若兰(1903-1929)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队长,革命烈士.湖南省耒阳县(今耒阳市)人,女,1903年3月出生于耒阳县城南九眼塘村一户农民家庭.8岁入私塾,12岁入耒阳县女子职业学校.192 ...

  • 缅怀伟人(15) 圳下遭遇大凶险

    圳下遇险 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3600余人,从小行洲出发,风雪下井冈,向赣南出击,目的是打破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三次"会剿".但红军主力下山,前有堵截 ...

  • 现场教学点·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公卖处旧址

    新遂边特别区工农兵政府公卖处旧址位于茨坪店上村,面积340平方米. 在井冈山斗争的艰苦岁月中,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解决军民们的生活困难,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制定了"保护中小商人做买卖&q ...

  • 中国红军第四军军官教导队旧址

    中国红军第四军军官教导队旧址位于井冈山茨坪店上村,与红四军军械处旧址为同一栋房屋,面积304平方米. 1927年12月,工农革命军在宁冈砻市创办了军官教导队,吕赤任队长.1928年4月,毛泽东.朱德两 ...

  • 傻傻分不清楚的红几军——红军序列简史一

    在土地革命时期,出现了众多的红军部队,在翻阅历史资料.阅读历史书籍时,总是会犯了迷糊-怎么这儿有红四军,那儿也有红四军,到底哪个是红四军.其实,红军大约经历三个时期,可以称为"军时期&quo ...

  • 【江西老建筑-茨坪:革命旧址群】

    茨坪革命旧居旧址群位于茨坪东山脚下,是一处青瓦黄墙的"干打垒"建筑群.陈列开放的革命旧址共有七处:毛泽东同志旧居.红四军军部旧址.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旧址.军官教导队旧址.新遂边陲特 ...

  • 把老公卖给富婆违法吗?

    把老公卖给富婆违法吗?

  • 现场教学点·红四军军械处旧址

    中国红军第四军军械处旧址设在茨坪店上村. 中国红军创立之初,没有自己的兵工厂,武器来源主要靠战场上的缴获.为适应斗争的需要,部队设立修械所.红四军成立后,成立了军械处,负责修理全军的各种武器,以及时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