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华:但愿牛年真的“牛”

今年是牛年,说说和牛有关的两个文学牛人:莫言和村上春树。

《老子骑牛图》  明  张路

庚子已尽,进入辛丑。辛丑,牛年。

有“牛”为“牢”。盖因牛在古代是极重要的生产力、“劳动力”,随便宰牛是要坐牢的。不仅古代,甚至当代——如人民公社时期,牛也不是可以说杀就杀说宰就宰的。

即使当下,“牛”也相当重要。例如“牛人”就不是指一般人。纵不肃然起敬,也不敢轻易招惹。相关说法可谓俯拾皆是:牛市、牛饮、牛脾气、牛高马大、气壮如牛、牛气冲天、气冲牛斗。纯粹褒义的,如老黄牛、拓荒牛、孺子牛。至于一般性说法,简直多如牛毛:九牛一毛、九牛二虎之力、牛头不对马嘴、风马牛不相及、宁为鸡口不为牛后,以及汗牛充栋、吴牛喘月、对牛弹琴、泥牛入海、牛骥同槽、庖丁解牛。有语言学者举“牛”为例证明汉字造词功能的强大:以一个“牛”字即可轻松搞定的“牛”词系列,而在英语里简直五花八门风马牛不相及:cattle(牛)、calf(小牛)、cow(母牛)、bull或ox(公牛)、buffalo(水牛)、beef(牛肉)、weal(小牛肉)、milk(牛奶)、butter(牛油)……

好了,“说文解字”姑且到此为止,下面说和牛有关的两个文学牛人:莫言和村上春树。先说村上。村上有一本随笔集《日出国的工厂》,其中一篇写他参观奶牛场:

这里的牛的存在价值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一年能产多少公斤浓度高的牛奶……至于性格如何啦容貌如何啦艺术才华如何啦,根本不是评价的对象。举例说,就算有一头牛对自己的能力指数心怀不满,走到饲养员老伯那里说“嗳,老伯,我的乳汁可能不怎么出类拔萃,但我在朋友中的评价简直好上天了,深受信赖”,老伯也只当耳旁风,应道“噢,是吗”。

一句话,产奶能力乃唯一评价指标,其他免谈。更有甚者,就连“性生活”也被偷梁换柱——母牛是假的:母牛模拟台。“乍看像是体操器械或拷问刑具,包着皮,再蒙上一张活生生的带毛牛皮,可以摇动手柄控制高低和角度”。看得村上心想:公牛真能上来情绪不成?也许心有不忍之故,村上早餐好像不是吃面包喝牛奶,而是喝咖啡。

村上春树
相比之下,莫言的牛故事可就是另一番景象了。莫言小学五年没读完就辍学了,辍学放牛。“我知道牛的喜怒哀乐,懂得牛的表情,知道它们心里想什么。在那样一片在一个孩子眼里几乎无边无际的原野里,只有我和几头牛在一起。牛安详地吃草,眼睛蓝得像大海里的海水。我想跟牛谈谈,但牛只顾吃草,根本不理我。”这么着,莫言的牛脾气上来了:上学老师不理回家父亲不理倒也罢了,连牛都不理!哼,俺拿个诺贝尔文学奖看哪个再敢不理!有志者,事竟成。几十年后的2012年10月的某一天,莫言果真拿了诺奖,成了世界性牛人。致辞时他感谢多多,单单忘了感谢牛,感谢不理他的牛……

莫言

牛人牛事说完了,再说两句我这个普通人的事,也跟牛有关。莫言辍学,是因为语文老师批评他作文写得不好,他赌气不念了。我呢,语文老师总夸我作文写得好,奈何因了“文革”只念到初一就实质上辍学了。辍学后没放牛。生产队长见我长得活像瘦猴儿,怕管不住牛。说个笑话,假如我也放牛,那么2012年度诺奖得主没准不是莫言而是兄弟我。遗憾!

不过牛也帮助过我。上初一的时候,要步行十里去学校,早晚来回二十里。无边无际到处是雪的原野一条路上,几乎只我一人背书包一步步走着。一天正走着,一辆牛车在我身旁放慢了速度,四五十岁模样的邻村车老板招呼说:“上车吧,孩子,天快黑了!”我快走两步,一蹿高坐在后车板上。交谈中得知车老板也姓林,东北姓林的少,同姓格外亲切。此后每次碰上,他都喊我坐他的车,至少三四次吧。这也让我得知牛的速度并不慢,“得得得”一路小跑,比人走路快多了。

那位车老板,去年暑期回乡我还打听过,大弟说早不在了。即使在,也不会再赶牛车了。拉车的牛没有了,牛车没有了。

好在牛年还有,今年就是牛年,但愿牛年果然“牛”,牛气冲天,一举冲出疫情!


关于我们:
(0)

相关推荐

  • 【行者】 登此桥,谁自省?

    儿时,在<水浒传>连环画中,便知山东阳谷县.北京与阳谷千里相隔,也只能从施耐庵小说章回中.自己想象中,浮现那里情景--县城老街茶楼飘幌.店铺接连.往来人,既有一方豪绅,也有贩夫走卒.黄昏时 ...

  • 乌盟人闯东北的那些“牛”事

    〓 第 1444 期  〓 文|陈喜元 编辑|王成海 立春一过,牛鼠开始正式交接,庚子鼠年疫情带给人们的记忆难忘,人们已迫不及待,希望牛(扭)转乾坤,希望新年新气象牛气冲天! 狗剩居家抗疫,外面世界再 ...

  • 并不希望他真的成为“渡边君” | 林少华

    文/ 林少华 前两次讲了我和<挪威的森林>,讲了村上和<挪威的森林>,这次讲读者和<挪威的森林>,这系列最后一讲.毕竟不能同一话题磨叽个没完,"林林总总& ...

  • 《读书》新刊 | 林少华:《草枕》:“非人情”与“东洋趣味”、中国趣味

    编者按 在夏目漱石的作品系列里,<草枕>这部小说是文体比较特别的.在作者看来,夏目漱石的"非人情"论,主要不表现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而是一种审美境界,一种美的追求--只 ...

  • 林少华:回到故乡我就是故乡人了吗?

    本文摘自林少华的<异乡人>序文 家乡,故乡.他乡,异乡,异乡人. 家乡.故乡谈得多了,这回说说异乡.异乡人. 我是在半山区长大的.无日不见山,无山不见我.自不待言,我见的山或见我的山,大多 ...

  • 林少华:我不是村上春树的“御用”翻译家

    林少华 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日本畅销书作家,自2006年获得有"诺贝尔文学奖前奏"之称的"卡夫卡"奖之后,连续十几年跻身诺贝尔文学奖热门候选人. 林少华,译者. ...

  • “一年之中我也有几天不说谎……”林少华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林少华 日期:2021-08-19 林少华 上次讲了致辞:村上的致辞.我的致辞.无须说,致辞是讲演的一种.那么这次索性就讲演约略展开一下. 一如空中不光有雾霾,还有星星:生活也不 ...

  • 林少华的2020私人书单

    长按二维码订阅<中华读书报> 林少华的2020私人书单 <翻译乃大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听听那冷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译心与译艺:文学翻译的究竟& ...

  • 村上春树和《挪威的森林》(“林林总总”专栏) 林少华

    . 林少华 . 上次谈的是我和<挪威的森林>,即我翻译这本书的缘起和过程.无须说,没有原著就没有翻译,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那么,这次就谈谈原著:村上春树和<挪威的森林>,也 ...

  • 林少华:教师节的“私房话”

    今天是教师节.作为教师,我有三乐:"显摆"之乐.目光相迎之乐.青春幻觉之乐. 教师节--每年有个节日以自己的职业命名,何其幸也!并非每个职业都有此幸.喏,没有总统节没有CEO节没有 ...

  • 究竟是百分之几的村上春树 | 林少华

    文/ 林少华 上次,讲了我和山口百惠主演的日本电视连续剧<命运>,也是因为时有读者和记者问起的关系,这次,讲讲我和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讲讲这本书翻译的缘起和我对翻译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