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血压病治疗之世界性误区

天人堂李老中医

试论高血压病治疗之世界性误区

作者:李行天下

现代医学似乎己经形成了一个共识:高血压病患者必须终身服用降压药。

因为即使在药物控制下,血压暂时降下来了,也不能停药,一旦停药,血压势必反弹。而长期血压高、不稳定,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将受到很难逆返的伤害。所以,高血压即使得到了控制,也不可停止用药,便成了当代人们的一个常识。

但是,终身用点降压药并不可怕,还不至于给病人带来不可承受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可怕的是,西医降压药的副作用给身体带来的伤害,并不比高血压病本身小,同样威胁着人们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和组织!这种伤害一旦形成,很难逆转。我怀疑,很多高血压病患者后期出现的不可收拾的并发症,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良用药使然。于是,人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难题——降压药,不服不行,服也不行!

其实,这里一直存在着两个医疗上的模糊认识。

其一,是关于高血压的病因。西医认为,发生高血压病的主要原因是外周循环阻力增加,而外周阻力增加是小动脉痉挛所致。中医则认为,高血压病属“眩晕”、“肝阳偏亢”范畴(不是等于是相当于)。

其二,基于中西医学对于高血压病因的上述(当然不是唯一)认识,于是就产生了相应的治疗原则:西医就主要采用扩张血管的药物,缓解小动脉痉挛,降低外周循环阻力,来达到降压的效果。中医则主要采用清肝泄火或滋阴潜阳的方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西医降压,伤害心脑肾,使人们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生活习惯和生活条件、生态环境的变化,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曾经一度效果不错的中药降压,也越来越不灵了。(必须郑重申明:我这里是针对当前医疗界的整体认识和现状而言。其实我们的广大中医朋友们各自都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治疗办法,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和研究。我这里抛出的充其量也就是引玉的半块砖而已。)

这是为什么呢?有什么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吗?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深入的理论研究,我们终于初步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首先,从严格意义上讲,高血压本身并不是“病”,而是人体自身生理功能的一种体现。正常血压是人的重要生命体征之一,而异常血压也是人体出现了某些问题后自我保护性的一种本能的反应。如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一旦缺血就要危及生命,为了保护其正常功能和生命安全,人体的生理本能地就会通过血管神经及内分泌等系统升高血压以保证这些重要器官的供血;如果这些脏器的缺血状态长时间地得不到有效的缓解,于是就形成了高血压。这是现代医学最基础的知识,稍有点医学知识的人就知道的。

可是,就因为现代医学的思维方法存在缺陷,没有中医整体观和系统论 的指导,所以他们只见现象不见本质,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发现高血压,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血压降下来,于是就给病人用降压药。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扩张外周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当血压真的降下来了的时候,就以此为证据,说他们如何如何科学。

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血压一时降下来了,心脑供血并没有得到真正改善,甚至更糟。于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能就会更加变本加厉地收缩外周血管、增加循环血量、升高血压以保证重要器官的正常供血。请记住!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懂得尊重自然法则,人总是拗不过天的!就这样你降他升,血压总是无法真正降到正常。于是西医据此就得出一个结论:高血压病必须终身用降压药。在这场人与天的拉力赛的较量结果,最终的失败者,毫无例外地只能是人:提早到来的生命的终点。

与西医相比,我们中医的降压效果就安全、平稳、持久得多。但是,也有一些值得我们不能不注意的问题。

人的生理、病理与自然环境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人文及生活规律和习惯的改变,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应该说本来就是统一的整体。这正是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的体现。根据这个道理,我们经过长期广泛的临床观察,注意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是一个模糊的渐进的时间界线)之前的高血压患者多实,而之后的高血压患者则以气血两虚为主。

中医原本没有高血压病的概念,但当高血压病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的一个主要多发病的时候,我们不可回避地把高血压病作为中医治疗的一个主要课题。中医一般把高血压多归入“眩晕”、“肝阳上亢”的范畴。

所以,在治疗方法上多采用清肝泄火或滋阴潜阳的方法。其实,眩晕多为虚证。但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高血压患者多实证,脉弦实有力,所以那时中医临床施以龙胆泻肝汤或牛黄降压丸,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实性的高血压病就越来越少了。

脉多细弱尤以寸脉为甚,有时测血压都听不清脉搏。这种高血压中医大夫当然不能用龙胆泻肝、牛黄降压,就是用滋阴潜阳法,疗效也不理想。这是因为现代人饮食越来越精、运动越来越少、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打针吃药越来越多,所以体质越来越差、气血越来越虚。因此,不讲全部、不讲绝大多数,反正是相当大的多数的高血压病患者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心脑供血不足。这,既是当代高血压病的一个主要原因,也可能是不当治疗的必然后果!

所以我们对此类气血两虚、心脑供血不足的高血压病患者以调补气血、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效果就非常好。不但血压平稳下降,而且精气神可迅速恢复。

这里又有一个问题,毕竟此中医非彼中医,现代中医不能回避现代问题。

尤其是在大城市大型综合性医院中的中医科,作为病人诊断和疗效客观依据,当然离不开各种检查和化验指标的。有时也不免受到西医思维方式的影响。对于虚性高血压病滋阴潜阳还很容易接受,但要补气升阳就要有所顾忌了。但是,请记住,坚持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虚则补之,实则泄之。只要是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脉象细弱的虚性高血压,但补无妨。实践证明,在处方中适当加入黄芪等补气升阳的中药效果颇佳。再配以针灸、气功、中药穴位外敷等特色疗法,则效验会更加迅捷。

综上所述,西医那种只见现象不见本质、只见局部不见全局,单纯地把高血压当成“病”来治,片面地降压甚至终身用药的做法,是当前治疗高血压病的一大误区。而心脑供血不足才是现代(虚性)高血压病的本质所在。所以,关注时空发展变化、顾及全身脏腑气血整体平衡,改善心脑供血,是治疗现代(虚性)高血压病的主要方法。

从而我们也认识到:离开中医整体观和系统论指导,那些分析得再深入细致的现代科学知识也无法避免其片面性和副作用。

李氏中医传人李子元大夫,祖传世医,自幼受中医理论熏陶。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在国家三甲级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及经典理论研究四十余年。擅长治疗肾病、肾功能不全、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冠心病、心梗,心脑供血不足、“三高症”、脂肪肝,胃炎、胃溃疡,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月经不调、痛经,中老年人及小儿遗尿,静脉炎、痛风、顽固性湿疹、荨麻疹、“青春痘”、痤疮等疑难杂症;更关注于更年期综合症、气色晦暗、早衰、习慣性感冒、免疫力低下及中老年病防治和中医养生和心理咨询。

曾荣获卫生厅优秀产品金奖,世界传统医药突出贡献国际优秀成果奖,世界国际名医金奖,二十一世纪自然医学金牛奖;先后被列入《世界优秀医学专家名典》、《中华百年人物》、《中国当代名医录》;被国际权威学术组织授予“世界华人特色名医”、“自然医药杰出人才”等称号;发表国家级以上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系中华医学会会员,中药外治专业委员会创始会员,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医疗保健委员会副主任,《刮痧师国家职业标准》第一起草人。

拥有国家专利、多项医药成果和家传秘方,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先后以技术扶持、参与创建了多家医药保健和中医医疗养生产业。

(0)

相关推荐

  • 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与思考(系列二)

    2020-12-04 高血压病真的是病吗? 高血压病是西医的诊断名称. 严格地说,高血压并不是病名,是症状,是疾病的症状之一.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常见病之一,不仅发病率高,且常引起严 ...

  • 高血压是什么病

    不谦真人观察到,很多病人伴有高血压,有的病人血压变化很大,那么高血压究竟是什么病呢? 西医将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貌似合理,其实无理.高血压应该只有一个病理,无论什么样的高血压都应该具 ...

  • 高血压病有八大误区!很多人都中招,有则改之吧!

    高血压病有八大误区!很多人都中招,有则改之吧!

  • 《高血压病诊疗的误区(二)》

    接上篇 的确有那么一批人,医生在诊室测量血压是偏高,但自己在家测量血压不高.这就是所谓的白大衣高血压.目前的研究发现约10%-20%有白大衣高血压. 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医生在诊室测量的血压数值 ...

  • 〖中医佳方〗高血压病屡试屡效方

    〖中医佳方〗高血压病屡试屡效方

  • 走出高血压病的误区

    #高血压离你有多远#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1世纪人类卫生事业的目标是人人享受健康.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行为. 首先我们应该走出高血压病的误区:本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引起脑血管意外.冠心病的主要 ...

  • 当代国医名师治疗高血压病经验荟萃

    近年来,著名医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思想,辨证治疗高血压病,注重中医养生,注重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与预防,准确掌握高血压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重视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的诊疗及预防,使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有显著提高 ...

  • 古今单验方选评之三七花治疗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

    三七花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录自<中华名家偏方集粹>王国柱 主编) [处方]三七花30克. [制服法]三七一般在6-8月开花,采集后晒干,切细,瓷瓶收贮.每服3克,沸水冲泡,汁浓后饮用.每天 ...

  • 『高血压病四季药膳』春

    天麻鲫鱼汤 ..配方..(2人份,l次量) 天麻---20克    牡蛎粉---l2克 鲫鱼---2条    豆腐----200克 料酒---10克      姜----5克 鸡汤--1500毫升  ...

  • 『高血压病四季药膳』夏

    菊花饮食 ..配方..(1人份,1次量) 菊花----9克    白糖----20克 ..功效.. 疏风,清热,平肝,明目.适用于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等症. ..制作.. 1.把菊花洗净,去蒂,除去杂质 ...

  • 『高血压病四季药膳』秋

    小龙戏红珠 配方(2人份,1次量) 白花蛇-1条    大枣-10枚   胡椒粉-3克    葱-10克 大蒜-10克    姜-5克    盐-3克    鸡汤-1 000毫升 功效 祛风湿,补气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