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孙膑有关的典故

1、田忌赛马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 他们商量好,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 失败了。 田忌觉得很扫兴,比赛还没有结束,就垂头丧气地离开赛马场,这时,田忌抬头一看, 人群中有个人,原来是自己的好朋友孙膑。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 “我刚才看了赛马,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 孙膑还没有说完,田忌瞪了他一眼: “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 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说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准能让你赢了他。” 田忌疑惑地看着孙膑: “你是说另换一匹马来?” 孙膑摇摇头说: “连一匹马也不需要更换。” 田忌毫无信心地说: “那还不是照样得输!”孙膑胸有成竹地说: “你就按照我的安排办事吧。” 齐威王屡战屡胜,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马匹的时候,看见田忌陪着孙膑迎面走来, 便站起来讥讽地说: “怎么,莫非你还不服气?” 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说着,“哗啦”一声,把一大堆银钱倒在桌 子上,作为他下的赌钱。 齐威王一看,心里暗暗好笑,于是吩咐手下,把前几次赢得的银钱全部抬来,另外又加 了一千两黄金,也放在桌子上。齐威王轻蔑地说: “那就开始吧!” 一声锣响,比赛开始了。 孙膑先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局输了。齐威王站起来说: “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孙膑先生,竟然想出这样拙劣的对策。” 孙膑不去理他。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获胜了一局。 齐威王有点心慌意乱了。 第三局比赛,孙膑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战胜了一局。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 了。 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当然是田忌赢了齐威王。 还是同样的马匹,由于调换一下比赛的出场顺序,就得到转败为胜的结果。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通过写孙膑为田忌设谋,使田忌在与齐王的赛马中取胜的故事,表现了孙膑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运筹能力。小中见大,写出了人物特点包含简明的运筹学原理。  2、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现在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折都城大梁猛插进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向魏国的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它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赵国之围遂解。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 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3、 增兵减灶  魏国和赵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国派田忌率兵前往,直奔大梁。魏将庞涓听到消息,放下韩国赶回,但齐军已经越过齐境而西进。孙膑对田忌说:“他们三晋的军队素来慓悍勇武而看不起齐国,齐国有怯懦的名声,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因势利导。兵法上说,行军百里与敌争利会损失上将军,行军五十里而与敌争利只有一半人能赶到。(为了让魏军以为齐军大量掉队,)应使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先设十万个灶,过一天设五万个灶,再过一天设三万个灶。”庞涓行军三天,见......余下全文>>

(0)

相关推荐

  • 马陵之战:魏国彻底告别霸业

    桂陵之战后,魏国虽然战败,但是并未伤及根基,公元前343年,魏国主持召开逢泽之会,正式宣布称王,让各国来朝拜,畏于魏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宋.卫.鲁等国国君都亲自参加,秦国也派了公子少官参加(魏国称王就是 ...

  • 庞涓对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孙膑如何复仇,了解原因才知孙膑仁慈

    孙膑是孙武之后,他写了一部著名的兵法著作叫<孙膑兵法>,与他的祖先孙武的<孙子兵法>齐名,孙膑同时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纵横家创始人.著名隐士鬼谷子的徒弟,但孙膑向鬼谷子学 ...

  • 孙武:如何将宫女训练成战士

    文 / 子玉 孙武以过人的军事才能成了吴王阖闾跟前的大红人.阖闾读着孙武的兵法废寝忘食,你的兵法十三篇,我已经读完了,能不能给咱演示一番. 对曰:"可." 吴王将一百八十个宫女交给 ...

  • 将宫女训练成战士,兵圣是怎么做到的

    文 / 子玉 用制度管人. 孙武以过人的军事才能成了吴王阖闾身边的大红人,他读着孙武的兵法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但理论与实践永远是知与行的两个不同层面,吴王很想知道孙武兵法的可操作性到底有多强:& ...

  • 围魏救赵,不能直接解决的问题就间接解决

    孙膑和庞涓 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子的弟子,庞涓成功心切,一心向往功名富贵,学业未完成就投靠了魏国,而孙膑则继续学习,直到学成下山. 孙膑受庞涓邀请去了魏国,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设计陷害他,孙膑就被处以挖 ...

  • 12.孙膑见齐威王如此热切地要给自己官爵...

    12.孙膑见齐威王如此热切地要给自己官爵,连忙摇头:"我寸功未立,且是一个行过刑的残废之人,怎么能接受官爵?另外,如果庞涓知道我在齐国,恐怕齐.魏的战火马上就会燃烧起来.不如隐晦行事,先秘密 ...

  • 孙膑与庞涓的恩恩怨怨

    孙膑和庞涓是同学,拜鬼谷子先生为师一起学习兵法.同学期间,两人情谊甚厚,并结拜为兄弟,孙膑稍年长,为兄,庞涓为弟. 有一年,当听到魏国国君以优厚待遇招求天下贤才到魏国做将相时,庞涓再耐不住深山学艺的艰 ...

  • 成语: 悬鹑百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悬鹑百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成语: 悬鹑百结 成语 ...

  •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

    孙膑(生卒年不详),,齐国鄄邑(今鄄城县红船镇孙老家村)人,孙武的后世子孙.原名不详,因受膑刑,被砍去两个膑骨,故世称孙膑.大致于孙武去世后百余年.即公元前3世纪,生于阿.鄄(今山东阳谷阿城镇.鄄城县 ...

  • 文学典故系列 ⑤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悠远流长.在灿若星河的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的名人趣事.名诗佳话被广为流传,成为后人争相引用的典故. 本期典故导读:秦晋.琴瑟.问鼎.五柳.吴钩.谢家.阳关.执牛耳.北辰.莼鲈之脍.辞 ...

  • 100个文学典故

    100个文学典故

  • 投笔从戎的典故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释义]投:扔掉.戎:军队.放下手中的笔,参加军队.指文人弃文从军,投身疆场,为国立功,施展抱负. [历史典故] 班超,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人 ...

  • 中国古代圣贤、名人典故古文50篇(原文译文)古为今用、品读收藏

    中国古代圣贤、名人典故古文50篇(原文译文)古为今用、品读收藏

  • 三十六计典故

    三十六计典故

  • 国学经典《论语》中的100个成语典故!跟着典故学《论语》

    国学经典《论语》中的100个成语典故!跟着典故学《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