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的老班长

我的老班长

在日常微信战友群、同学群里边,没有能够有比“老班长”的称呼更亲切,更能勾起过去岁月的记忆了。尤其是那些在部队上呆过的人,他们对“老班长”这个称呼更有一种别样的感受。

在我心目中,“老班长”就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情义的人;也是一个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的人;更是一个耐得住寂寞,默默无闻的人。在生活中你随处可以看到他的热情正直,看到他的担当有为,看到他的真情付出。

老班长不事张扬,低调做人太过普通,是我们社会最底层组织里边最基本的职务,他带给人的温暖却一辈子怎么也抹不去。大家见面亲切地叫他一声:“老班长!”发自内心的称颂,那是当之无愧的,也会让人顿生无限的感慨。

一般来讲,为人诚信厚道,遇事有主见,在较多方面有所特长的人,当得起“老班长”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我的老班长他没有在部队里待过,我们主要是同学聚会活动时常见面,这里有当过兵的人,有一起同过桌的人。相对来说,同学时间较长,发小延续到踏入社会,家长里短地知根知底,至于什么时候人们都口口相称他“老班长”,我也记得不大清楚,读中学的时候,他是我的班长确定无疑。

我的老班长是我读书时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记的,我上学途中有很长一段路与他同行,无形之中拉近了距离。更因为我们这地方属于国营农场,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人们籍贯有河南、安徽、湖北几个地方。南腔北调聚集地,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和地域文化互相交融汇聚,发生过很多有趣的事,也成为每次相见永久的话题,那都是令人无法忘怀的过往。

老班长只读完了中学,可惜因家庭经济原因,他没有再读高中,后来我继续读高中并有幸考上大学。他回家“修理地球”去了,这是那时戏虐调侃的说法,也是一种无奈的幽默。实际情况是他后来娶了老婆,据说是粮食短缺的那时候,从四川逃荒过来的,毕竟我们这里是鱼米之乡,对一些女子有很强的吸引力。

在学校读书时,老班长因为年长,表现出了超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走上社会参加工作以后,虽说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在工作中不仅踏实肯干,而且善于总结。他很早的时候,凭借自己的努力就加入了党组织。先后工作了几个单位,凭借优异的表现,担任了具体的领导职务。有一句歇后语“公鸡咯咯——不捡蛋(不简单)”用在他的身上是非常地恰当。

同学和他一别就是多少年,不知道他在哪里发展,后来花了一番心思才把他找到,印证了生命中注定有的人,他是不会离开你的。

行走在茫茫人海之中,他显得很是普通,因为他也并不高大。如果要说有什么特别的话,就是他体型偏瘦,显得人比较修长。黝黑的皮肤,看得出他长期从事劳作的人,说起话来声音比较洪亮,语速相对快,做事比较干脆,让他始终保有着精神矍铄的样子。

平时爱喝点小酒,他待人热忱,如果说你不乐意接受他盛情相邀,他会感到不快乐。当然爱喝酒的人,谁都有几件糗事。说起来往往自诩是“醉里乾坤大,酒中日月长。”我有一次喝酒之后有点不省人事,回到居住的小区找不着家,自己躺着睡到了花坛里边,一直到后半夜,自此以后他就在酒桌上对我特别地关照,绝对不让我喝酒超过两杯。我们的老班长他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一个懂得体贴关心的人,一个把朋友当做兄弟的人。

子曰:“知天命而耳顺。”我们一群人,现时大家心宽了。再回首过去:争过了,拼过了;得意过,失意过;该有的都有了, 不该有的也不做非分之想, 一切都习以为常。年少时的豪气化作了宽容, 愣头青的棱角磨成了圆润, 不忘初心的拼斗换来了今天的安逸。偶有不顺,一笑了之,并不放在心上。

如今我们即将迈进夕阳生活。在为人处世方面,老班长是有很多优点的,他待人豪爽,热忱好客,处理事情公正中立,不偏不倚。现在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较小范围的聚一下,联络彼此之间的感情,携起手来共同往前奔。

他的厨艺非常不错,给我们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每次到他家里小聚的时候,他都会拿出几样拿手好菜来,然后把他珍藏的好酒搬出来。最特别的就是他用自己钓的鱼,弄出各种花样菜肴来招待你,难忘每次的一饱口福,大快朵颐。

我们常常给他竖起了大拇指,曾经我就用打油诗为他点赞:“ 夸一夸老班长哈,烹饪掌勺是行家。用心蒸煮煎炒炸,劝你喝酒再品茶。同学真情不放下,竭尽全力乐开花。咱们还是不说话,竖起姆指点赞吧。”

有这么一句名言:“一个人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得更远。”

老班长一个人天天坚持锻炼,在微信朋友圈里面晒步数,他的运动量每天都是两万步以上。他说操劳一生已经习惯了,再也停不下来锻炼的脚步。让我们时不时都劝他,你这个退休之后适当控制一下运动量,别把自己给整出什么毛病来了。他笑着说:“放心,我这身体,牛逼!”

当然了,我们大家经常相约,迈脚走过了很多的地方。每次活动他都热心积极地组织、创导和参与,直至事情完全结束,大家称心满意为止。

生活的节奏在不停地改变,老班长退休之前戒掉了几十年吸烟的习惯,减少喝酒的酒量和次数。然后就爱上了钓鱼和旅游,这是一种轻松休闲的生活方式,极符合我们时代的节拍,这也是一种与时俱进,让人心生羡妒的闲适。

余生,我愿跟着老班长的活动节拍,随心所欲地跟着感觉走。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童金喜,湖北黄冈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从事教师职业,武汉临空港作家协会会员。读大学时开始逐梦文学,主要有小说、散文、随笔作品散见于《长江丛刊》《长江日报》《文化报》《武汉人才报》《班主任之友》《东西湖》等报刊。2018年起在全国十多家微信平台推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监制:陈俊泽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主编:孔秋莉  孙  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