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正常,可以初步排除哪些疾病?
血常规可以说是最普遍的检查了,无论是门诊抽血还是住院抽血,无论是健康体检还是生病体检,几乎都会查到血常规。那么,血常规该怎么看呢?接下来我就手把手教大家如何看懂血常规报告。

一般来说,当我拿到血常规报告后会分三步看。
- 第一步:看感染指标(包括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大家如果看得懂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就懂看大半了,大家平时发热、咳嗽想了解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主要就是看这三个指标,如果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偏高,这时候往往提示有细菌感染,治疗上则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如果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正常,淋巴细胞偏高,这时候往往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不用急着使用抗生素治疗。
如果白细胞数倍升高,这时候还需要警惕白血病的可能;骨髓是造血的部位,如果白细胞明显降低则需要考虑骨髓抑制(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化疗药物副作用、射线影响等等)白细胞为人体的免疫细胞,主要负责抵御病菌的侵袭,白细胞减少说明机体的抵抗力下降,这时候应该佩戴好口罩预防病菌感染。
再进一步了解则需要认识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等等过敏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往往会偏高;另外,嗜酸性粒如果单独升高则需要警惕寄生虫病,比如说吃鱼生者如果发现嗜酸性粒单独升高则需要警惕肝吸虫病的可能。

- 第二步:看贫血指标(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等等)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主要负责运动氧气到各组织器官,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运输蛋白,如果有贫血则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都会降低,一般只看血红蛋白就足够了,正常男性体内的血红蛋白(Hb)为(120~160) g/L,女性体内血红蛋白(Hb)为(110~150) g/L,如果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则为贫血,血红蛋白越低贫血就越严重,低于60g/L则达到了输血标准。
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则是为了判断贫血的类型,正色素性正细胞性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正常)见于急性出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低于正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等;大细胞性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大)则多见于叶酸、维生素B12缺乏。
如果红细胞、血红蛋白升高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呕吐、腹泻血液浓缩、肺部疾病导致机体长期缺氧等等。

- 第三步看凝血指标(主要看血小板)
我们都知道,血小板在血管中主要负责止血,如果血管有缺口导致出血,血小板会第一时间在缺口处聚集成凝血块,最后堵塞缺口避免缺口继续出血。
血小板 (PLT)计数正常值范围为(100~300)×109 /L。如果血小板计数减少多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等疾病,这时候人体的凝血功能下降,很容易引起出血,轻者为牙龈、鼻出血以及皮肤瘀点瘀斑,重者则会发生致命的内脏大出血;如果血小板计数增多,则说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时候很容易形成血栓造成血管堵塞。

综上所述,大家不要以为血常规很常规,其实普通通通的血常规也蕴含着大学问,如果血常规正常我们可以排查很多很多疾病,不过还得结合临床症状综合考虑。
纯属手打,实属不易,如果看到这篇文章,请转发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