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许文荣教授、严永敏副教授团队: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通过GPX1减轻肝脏的氧化应激损伤
相关推荐
-
前沿| 皮肤的修复“神器”:干细胞外泌体
本文首发自博雅干细胞,作者 武汉大学 Chen 专家审核: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李晶 教授 近年来,干细胞外泌体被广泛应用到了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中,比如此次新冠肺炎的临床救治探索中也应用到了干细胞外泌体, ...
-
间充质干细胞(MSC)应用领域
MSC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①直接细胞移植治疗:②作为一种理想的靶细胞用于基因治疗:③作为生物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自2009年第一个适用于膝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干细胞药物上市以来,截止 ...
-
干细胞治疗慢阻肺(COPD),摆脱这令人窒息的疾病!
每年的11月第3周周三是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COPD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可谓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4大杀手. 预计到2020年,将有450万人死于COPD.仅次于缺 ...
-
间充质干细胞(MSC)简介
在众多干细胞中,MSC是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来源于胚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属于多能干细胞.1968年德国科学家Frieden Stein在骨髓中首次发现了MSC的存在,并成功在体外进行培养:1999 ...
-
铁死亡在非癌症性肝病中的作用:缘木求鱼还是方兴未艾?
铁死亡是最近发现的一种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目前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多篇文章发表在 Nature 等国际知名期刊上,也是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关注的热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孙超博士所在课 ...
-
临床案例:干细胞三大机制治疗肝纤维化安全性有效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高强度的工作与生活压力以及不良的作息与饮食习惯,给人们的肝脏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引起诸多肝脏问题的出现.有数据显示,80%的年轻人,肝脏都存在问题,长期损伤会导致各种肝病.据估计,在 ...
-
江苏大学医学院钱晖、许文荣团队:p53缺陷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促进胃癌进展
图:p53缺陷小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促进肿瘤生长.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恶性肿瘤并且是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胃癌诊断和治疗方法逐年在进步,但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依然存在不足,而且胃癌的5年生存率仍为5 ...
-
北京大学罗莹教授: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功能化的材料支架促进组织修复 | Science Advances
近日,北京大学罗莹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发表文章,报道了间充质基质细胞(MSC)外泌体功能化的纤维状聚酯材料支架,通过诱导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促进组织损伤的修复. 免疫系 ...
-
深度!一文读懂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与疾病的治疗
本文首发自博雅干细胞 作者:中国药科大学 沐之明 专家审核: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李晶 教授 近年来,多项临床前研究证明了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疾病治疗领域的潜力,并且目前有多项关于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各种 ...
-
苏州大学李杨欣教授团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环状RNA cPWWP2A修复缺血组织损伤
2021年3月17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的李杨欣教授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13.493)杂志上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 ...
-
一文读懂生物界中的“快递小王子”: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本文首发自博雅干细胞 作者:华南农业大学 Timer 专家审核: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李晶 教授 近年来,已经有许多研究表明了间充质干细胞在再生医学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国际上也已经有干细胞新药获 ...
-
《Theranostics》江苏大学许文荣团队:二吲哚基甲烷刺激外泌体Wnt11自分泌提高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伤口的修复能力
人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被认为是再生医学中有希望的治疗手段,但其疗效需进一步提高.小分子和药物成为调节干细胞命运和功能的方便策略.来自江苏大学医学院的许文荣教授团队在最新的Therano ...
-
好文!为什么说干细胞外泌体将是修复心脏功能的新主流?
本文首发自博雅干细胞 作者:华南农业大学 Timer 专家审核: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李晶 教授 干细胞外泌体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组织修复以及缺血性疾病等的治疗研究,成为了医学领域的新热点.近期,干细胞杂志( ...
-
【最新】Nature Nanotechnology:华人科学家郭培宣教授发明新型RNA纳米技术来“装饰”外泌体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将抗体样(即Y形状)RNA纳米颗粒附着到微泡上可以将有效的RNA治疗剂如小分子干扰RNA(siRNA)特异性地递送给癌细胞.研究人员利用RNA纳米技术来应用RNA纳米颗粒并控制它们的 ...
-
华中科技大学刘笔锋教授:经双配体化学编辑的外泌体在微流控纯化后可有效靶向递送药物至肿瘤细胞
作为脂质膜结合的纳米囊泡(直径为50-150 nm),外泌体具有非侵入性分子诊断的巨大潜力,并且代表了一种新颖的治疗递送系统,但受限于较差的靶向能力和缺乏有效的分离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刘笔锋教授团队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