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综述:肿瘤miRNA通过外泌体等多种途径帮助肿瘤免疫逃逸
相关推荐
-
肿瘤中调节性T细胞浸润的机制
前言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癌症免疫疗法在多种癌症类型中的广泛应用,肿瘤微环境(TME)中的免疫景观对于确定最佳癌症治疗变得极其重要.根据免疫细胞浸润程度及其激活状态,肿瘤在免疫学上可分为两类:炎症性 ...
-
重磅!陈列平新观点《Cell》一文读懂肿瘤免疫治疗现状与趋势,<BR>顶级期刊 领军人物...
生物通报道:2018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花落肿瘤免疫治疗,而该领域领军人物之一.为PD-1做出主要贡献的华人学者陈列平遗憾地与诺奖失之交臂.10月4日,耶鲁大学医学院陈列平教授在Cell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
-
什么是肿瘤免疫逃逸? | 肿瘤全外专题
肿瘤免疫编辑学说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 下面我们就肿瘤细胞自身的修饰变化和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免疫逃逸机制两大方向做稍微深入的探讨. 1 肿瘤细胞自身修饰 肿瘤抗原性丢失或者改变 肿瘤抗原性的丢失或改变是最早 ...
-
【综述】纳米等离子体传感器检测循环肿瘤标记物——miRNA, ctDNA, 外泌体,CTC
癌症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是癌症诊断和预后的一个重要方面.液体活组织检查的概念是一种新方式,通过分析患者来源的生物体液,检测和定量循环癌症生物标志物,以进行诊断和预后监测.与分析原发肿瘤细胞的常规组织活检不 ...
-
【综述】山东大学:纳米材料在外泌体的生物分析以及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及其内部成分已被证明在细胞间相互作用和细胞内在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在生物医学和临床领域都显示出广阔的前景.近日,来自山东大学蒋妍彦.王凤龙.杜鲁涛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在Biomaterials杂志 ...
-
【综述】肿瘤来源的外泌体在免疫抑制中的作用
细胞外囊泡,包括外泌体,其通过从来源细胞到靶细胞传送一些分子,从而构成细胞间通讯的重要元素. mRNA和miRNA的转运可直接调节靶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外泌体中的miRNA含量是分泌这些囊泡的细胞所具有 ...
-
上海市肺科医院:缺氧肿瘤来源的外泌体circSETDB1通过调节miR-7/ Sp1促进肺腺癌的侵袭
缺氧是实体瘤的常见特征,并且与肿瘤侵袭性和不良预后有关.外泌体环状RNA(circRNA)参与介导细胞与微环境的相互作用.在肺腺癌(LUAD)的发展中,由缺氧诱导的外泌体circRNA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
-
Cell大发现丨抑制外泌体PD-L1的分泌有助于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效应T细胞上的PD-1受体,从而抑制T细胞活性.PD-L1抗体可以阻断该过程,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实现肿瘤肿瘤.近日,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 ...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来源的外泌体miR-934诱导巨噬细胞M2极化促进结直肠癌肝转移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和外泌体在转移前微环境的形成中至关重要.近日,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大卫.陈治宇.李桂超课题组的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 ...
-
肿瘤源性外泌体:PD-1/PD-L1耐药的关键因素
前言 近年来,免疫疗法改变了癌症的治疗模式,抗PD-1/PD-L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癌症治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大大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然而,虽然患者通常对免疫治疗反应良好,但一定 ...
-
天津医科&天津大学:利用血液外泌体作为载体高效靶向肿瘤共递送化药和核酸药物
近日,来自天津医科大学的康春生教授.天津大学侯信教授和赵瑾副教授合作在Theranostics杂志上发表文章,报道了工程化的血液外泌体作为肿瘤靶向和有效联合治疗可行的共递送纳米系统的潜力.这种工程策略 ...
-
沈阳药科大学:仿生纳米海绵消除肿瘤来源的外泌体并抑制乳腺癌转移
乳腺癌的转移导致高死亡率,而肿瘤转移依赖于肿瘤来源的外泌体对转移前环境的相互作用,并抑制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形成利于肿瘤转移的免疫抑制性微环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来自沈阳药科大学孙进.何仲贵教授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