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MIT神经技术教授爱德华·博伊登:大脑如何产生思想?
相关推荐
-
心理咨询如何改变您的大脑?
作者: mints 编译 / 1759次阅读 时间: 2021年6月05日 我们知道生理的变化会引起情绪.情感的困扰.例如,荷尔蒙在月经周期中的波动会让女性的情绪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同样,诸如5-羟色 ...
-
西湖大学明星PI开发“果冻显微镜”放大神经样品体积近700倍:希望AD等疾病筛查更方便
不利用电子显微镜,通过借助"果冻"和"荧光"来观察神经的形态,从而协助诊断阿尔兹海默症(AD)等神经疾病?这一充满趣味的方式不再是奇思妙想,它已经变为现实. 西 ...
-
[首藏作品](5244)李莹:揭开大脑“清道夫”的另一面
李莹:揭开大脑"清道夫"的另一面实习记者 代小佩 李莹在实验室 李莹供图在自然界,大多数哺乳动物都能处理各种社会信息,产生交配.打斗.育儿.捕食以及逃跑等社会行为.大脑是如何对各类 ...
-
吸毒成瘾到底是什么原因?
吸毒成瘾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神经生物学.精神科以及社会学等问题.长期以来有个问题也在困扰着人们:怎么绝大多数吸毒者明明知道滥用毒品伴随严重危害,那为什么他(她)们还是要不计一切后果来反复寻求. ...
-
“白色垃圾”变燃料!MIT李巨教授领衔开发等离子体微波法,同时产出工业原料气体和人造煤|专访
塑料降解不需要再等 500 年!辐照 8 秒,微波 330 瓦,就能实现塑料变燃料! 视频丨原位红外传感器记录的局部高温(来源: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 ...
-
不用拆封就能读信?MIT透视技术登上Nature子刊
来自 MIT CSAIL 等机构的研究者,使用自动化的计算展平算法,在不破坏信件印章及未使用任何方式损害信件本身的情况下,成功「阅读」了一封 19 世纪三十年代的古老信件.这项研究已于近日正式发表在顶 ...
-
专访北京大学黄岩谊教授:专业赋能产业,攻坚克难全自主研发“完美”测序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研和临床需求越来越明确,测序技术的发展迅猛.回顾测序技术发展的几十年,经历了从低通量到高通量.从电泳分离到单分子测量的快速升级和迭代.基因测序读长不断延长,通量逐步提升,测序时间不断缩短 ...
-
专访 | 易树华教授:老年初治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治疗新选择
霍奇金淋巴瘤(HL)是一种独特的淋巴系统恶性疾病,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年轻人.一部分患者预后较差,甚至出现耐药情况.随着新药的应用,多数HL患者可达到缓解能够获得长期生存.但对于老年初治HL患者,由于 ...
-
CIT专访丨杨跃进教授谈非梗死相关动脉介入治疗时机,越晚可能越好
然后点右上角"-"菜单,选择"" 编者按: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CAMI)研究是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牵头的一项前瞻性全国多中心注册研究,过 ...
-
专访 | 周可树教授: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 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淋巴细胞疾病学术大会
2021年4月16-18日,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淋巴细胞疾病学术大会在美丽的"天府之国"成都圆满召开.本次会议特别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做精彩演讲,主题涵盖淋巴细胞疾病的病理.影像.靶 ...
-
3D打印技术新突破,登上《科学》
科技日报记者 金凤 传统的3D打印往往要先设计结构,再选择材料,确定加工工艺,最终打印成形,但因材料.结构和工艺等多因素耦合规律复杂,3D打印的零部件想精确成形需反复试错,想实现金属构件的高性能甚至多 ...
-
哀悼:同济大学生科院神经发育生物学教授沈沁不幸逝世,终年53岁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沈沁,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31日凌晨3时30分不幸逝世,终年53岁. 沈沁教授长期从事神经发育生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神经发育生物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学术 ...
-
【名家访谈】国政学人专访王逸舟教授: 永不止步的学术长跑者
编者按 国政学人新一期"名家访谈"重磅发布:国政学人专访北京大学王逸舟教授.王逸舟教授是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德高望重的领军学者.王教授就其学术经历.学科评论.外交批评及青年寄语等话题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