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李杲学术思想论治肠澼
相关推荐
-
举手调脾,扩胸宣肺,闭眼养肝,踮脚养肾,调息摩脐降心火
1.单举手臂调脾胃 单举手臂这个动作源于八段锦,在宋代的时候就已流传于世,对脾胃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脾胃为后天之本",中医认为,胃气主降,脾气主升,通过升降有序的运化,将水谷精 ...
-
眼科最常用中药药性总结
心经要药 黄连 味苦,性寒.泻心火.肝胆火,酒炒厚肠胃,亦去肠胃之湿热,止目痛明目. 栀子 味苦,性凉.佐黄连泻心火,亦泻肺火及小肠,清心胃,治火眼,凉心肾,去郁热,明目,炒黑凉肺胃. 黄芩 味苦,性 ...
-
秋季进补、秋季易发病
如何做好金秋第一补,温暖一整冬? 万病不治求治于脾肾,而脾肾最怕湿寒. 当不能顺应自然规律的时候,就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职场女性不到40岁,查出子宫肌瘤.子宫肌瘤也现出年轻化趋势. 1.痛经 2.手 ...
-
厚土敛火常法温脾暖肾补气涩精
厚土敛火 常法 温脾暖肾补气涩精--之四君子汤加益智仁.干姜. 胃火炽盛,灼伤血脉--之清胃散 夹阴伤/夹郁火--景岳之玉女煎/钱乙之泻黄散. 厚土敛火法 1. 中焦虚寒--"得冷久泻&qu ...
-
《李鲤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
名老中医李鲤从事中医事业五十余载,临床善治脑血管病.肝胆脾胃病等内科疑难病证.何华.李为民编著的<李鲤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名老中医李鲤从事中医事业五十余载, 临床善治脑血管病.肝胆脾胃病 ...
-
土茯苓配制大黄仙鹤草治肠澼姜良铎用土茯苓经验(3)
□ 魏文浩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 <玉楸药解>指出:"土茯苓--最养脾胃,甚止泄利.燥土泄湿,壮骨强筋,止泄敛肠极有殊效."制大黄泻热通便以排毒,泻火消瘀以活血: ...
-
柴松岩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继承及基于“二阳致病”学说辨治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应用研究
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柴松岩老师学术渊源:第二部分柴松岩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总结:第三部分柴松岩老师"二阳致病"学说的理论阐释与再认识:第四部分基于柴松岩老师&quo ...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周仲瑛教授辨治原发性肝癌经验及学术思想
究结果1.数据挖掘分析结果(1)病例分布一般情况:279例原发性肝癌病案中,男性218例,女性61例,年龄最大者84岁,最小者22岁.平均年龄(54.57±12.24)岁.其中:有慢乙肝病史记录165 ...
-
李赛美教授经方辨治2型糖尿病学术思想及经验传承研究
目的: 针对中医辨治糖尿病缺乏规范化标准,处方用药随意性大,治疗效果取决于专家经验,而名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和利用尚缺乏完整性和科学性,使得名中医的临床经验难以更广泛服务于民众的现状,提出基于形式概念分析 ...
-
从仲景辨治“不能食”探讨李家庚教授“和胃气”学术思想与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本研究筛选李家庚教授辨治不能食类病案1162例,以症-药为基础展开数据挖掘.经验分析与药理研究,旨在对李教授和胃气学术思想进行总结,为更好地继承与发扬李教授学术经验奠定基础;再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
-
李乾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降逆法辨治胃食管反流病脾虚气逆证的临床研究
[研究目的]李乾构教授是第四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是补土学派的临床家,从医4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脾胃病.李乾构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全面 ...
-
李孔定治肺系疾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一是传承名老中医药专家李孔定老先生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二是为治疗肺系疾病尤其是慢性.疑难性肺系疾病的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本课题是在导师沈其霖教授的指导下,通过整理.收集.分析李老治 ...
-
李果烈教授辨治中医脑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
李果烈,男,出生于1931年,江苏南京人.从医六十余载,作风严谨,医德高尚,经验丰富.长期致力于中医理论知识学习.研究:于临床实践中刻苦钻研,汲取先人之精华,谋求突破与创新,最终构筑了一套独具一格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