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波| 曾经的灯光
相关推荐
-
【165】首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刘琼作品
马灯伴我度童年 刘琼(四川) 记不得我们家是什么时候添置的马灯,但马灯却伴着我度过了童年的时光. 我童年,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乡村还没有通电,晚上,家家都是靠煤油灯照明.在煤油最紧张的年头,每家 ...
-
唐亚红||记忆中的煤油灯
唐亚红||记忆中的煤油灯 煤油灯,一个时代印记的产物.电灯普及之前的主要照明工具,以煤油作为燃料.多为玻璃质材,外形如细腰大肚的葫芦,上面是个形如张嘴蛤蟆的灯头,灯头一侧有个可把灯芯调进调出的旋钮,以 ...
-
程子恩作品:煤油灯
煤油灯 文.程子恩 小时候,农村没有电,更没有电灯,家家户户只有用煤油灯照明.天刚擦黑,赶紧做饭,有的人家甚至不吃晚饭,如果孩子喊饿,就会安慰道:"快点睡觉,人是一盘磨,睡那就不饿!&quo ...
-
【原创】没有电灯时,我们用的是这些
第 229 篇推文 图片:来自网络 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是没有电灯的.那时候,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也是大 ...
-
海尔集团战略部总经理张玉波一行到访长城所
2019年1月3日下午,海尔集团战略部总经理张玉波一行6人到访长城所,同王德禄所长等5位所内专家就双方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 张玉波总经理介绍了海尔平台化发展及布局,日日顺物流总经理冯贞远介绍了企业 ...
-
张玉波| 抄歌本
谁的青春不多彩!谁的青春没梦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时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 诗以言情,歌以言志.我们这代人的时尚不是耐克不是阿迪,而是抄歌本与抄诗本.我们的偶像不是周杰伦不是李宇春,而是以&quo ...
-
张玉波| 货郎担
每当听到著名歌唱家郭颂的那首<新货郎>歌--打起鼓来敲起锣,推着小车来送货,车上的东西实在是好啊,文化学习的笔记本,钢笔铅笔文具盒,姑娘喜欢的小花布,小伙扎的线围脖,穿着个球鞋跑地快,打球 ...
-
张玉波| 摊煎饼
小时候,社会不发达,吃的用的穿的都要靠手工.那时候家家户户儿女多,三天一推碾,五天一推磨很正常.我家就有石磨一盘,煎饼鏊子一张,烙饼鏊子一张. 每当要摊煎饼时,母亲要头天下午最迟晚上就把用碾压碎的玉米 ...
-
张玉波| 我家的大铁锅
<舌尖上的中国>(第3季)一播出,山东章丘大铁锅火遍中国大地.其实,我们小时候,家家都有一口或几口大铁锅.我们怀念的"小时候的味道",我们最喜欢的"妈妈的味道 ...
-
张玉波| 乡愁里的湾塘
"乡愁是慈母手中的那根丝线,缝缝补补的岁月还那么好看:乡愁是老家屋顶上那缕炊烟,远远近近的呼唤还那么温暖.乡愁是故乡门前的那条小河,活蹦乱跳的童年在心中撒欢:乡愁是老家树冠上那只鸟窝,岁岁年 ...
-
张玉波| 大水缸
记得小时候,农村里还没有压水井,更别说自来水了,所有的用水都要去村里的水井挑.因此,水缸是家家必备的,有的还不止一个.我家人多,用水也多,因此我家的水缸特别高大,缸沿儿跟成人的齐腰高,比我七八岁时的身 ...
-
张玉波| 洋火
洋火,是早年间我国老百姓对火柴的称呼. 早期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民族工业基本一片空白,很多日常用品都是从国外买来,国人便将外国的产品加上个"洋" ...
-
张玉波| 赊小鸡
小时候,家家户户穷.买柴米油盐等的花销,各家就指着卖点自留地里种的新鲜蔬菜,或者养点鸡鸭鹅.猪羊兔等家畜,打捞点零花钱.那时家里养鸡,除了自家老母鸡抱鸡之外,最便捷的就是赊小鸡.所谓"赊小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