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章建华:要加速发展绿氢制取、储运和应用等产业链技术装备,促进氢能燃料电池技术链及汽车产业链...
相关推荐
-
关于氢能源和氢燃料电池的说明
氢气在自然间是以二次能源的形式存在(简单理解本来没有自然存在的氢气,需要去专门去加工和制取),所以在制取的过程是有能耗的. 由于氢气具有高热值,燃烧性好,利用形式多,燃烧或电化学后环保等特性,一直有被 ...
-
新能源电力行业研究:新能源运营商迎来确定性的高速增长期
(报告出品方/作者:财信证券,何晨) 核心观点: 电力子板块中,新能源发电是具有确定性和高成长性的板块."3060" 碳中和目标清晰,并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和量化目标,未来十年风电和 ...
-
周勇:重化工业为主的山东,'去碳化'任重道远!
经济导报记者 王伟 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近期国家领导人的这段重要讲话,让"碳中和"成为热词.这将对 ...
-
专家讲坛 | “碳中和”数据中心:概念、特征与实现路径
"碳中和"数据中心:概念.特征与实现路径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张永泽 张诗雨 朱雨萌 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的当下,绿色.低碳.可持续已成为世界 ...
-
石化碳中和:国内外石化企业碳中和典型案例(一)(21)
六十九.德国林茨6MW电解制氢电网调峰项目 2021年6月,欧盟H2Future氢能旗舰项目--林茨6MW电解制氢示范项目正式运营.这是欧盟氢能发展的系列项目,于2017年1月1日开始,为期4年半,旨 ...
-
欧洲能源转型解析
欧洲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的有力倡导者,近年来坚定履行<巴黎协定>承诺,引领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欧盟2019年出台的碳中和计划,更是走在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前列.欧洲范围内的 ...
-
全球首个“绿氢”标准,来了
作者|卜叶 氢能燃烧产物是水,因其环境友好性被誉为"终极能源". 氢的制取.储存.运输.应用技术已成业界焦点. 但目前氢气主要作为工业原料使用,而非主要能源来源. 近日,中国氢能联 ...
-
[首藏作品](5588)“绿氢”迎来春天?三大问题仍待解决
"绿氢"迎来春天?三大问题仍待解决◎本报记者 刘 霞科技创新世界潮据国外媒体报道,德国联邦教研部1月13日发表公报说,该部门将投资约7亿欧元支持3个氢能重点研究项目,以解决德国发展 ...
-
泥说 | 光伏发电是水泥企业的优选可再生能源
今天我们谈谈双碳背景下,适合水泥工业的可再生能源形式:水泥生产工艺的碳排放包含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直接工艺大家都很熟悉,我们说说间接碳排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电力消耗产生的碳排放:生料制备 ...
-
新能源唯一沉睡赛道:氢能源 详解及标的 一,来龙去脉 氢能,应该是已知的清洁能源中表现最差的。这点和...
一,来龙去脉 氢能,应该是已知的清洁能源中表现最差的.这点和氢能的未来规划还处于设想当中有直接关系,目前离得最近的还是储能这块,家能源局能源在<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 ...
-
【碳中和专题系列】碳中和3条技术路线深度解读,挖出2主线5赛道,9家龙头获益(名单) 本文原载于微信...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概念爱好者 前言: 今天市场上除了顺周期的资源股之外,半导体和碳中和是两大热点,其中关于「碳中和」,有不少乡亲希望我整理下相关的内容,主要是前期说「碳中和」炒的是清洁能源,最近又 ...
-
[首藏作品](6756)氢能实现规模化落地,还需突破三大难关
氢能实现规模化落地,还需突破三大难关实习记者 孙 瑜我国氢能发展还在初期阶段,急需关键技术创新.政策扶持.人才储备以及市场推广,更需要政府.行业以及全产业链共同发力,共同推进氢能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
纯电动只是过客,氢能源才是答案
前言.'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口号下,新能源迎风而立. 原创技术匮乏,缘于人才培养和遴选制度,只要当G发财捷径一日不破除,'学而优则仕'就注定是多数人的选择.都去'服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