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带娃,爸妈不管”,已成社会趋势,其中利弊父母要早知道

我们都知道,当今社会的就业压力实在太大,很多新手爸妈由于工作繁忙,基本没有时间带孩子。因此,带娃这个重担就落在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肩膀上。可在较多家庭中,还是姥姥带娃比较多,爷爷奶奶也只是逢年过节过来看看孩子。
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很简单:
一方面,如果奶奶带娃,多多少少会有婆媳矛盾的出现,而且现在年轻人很少愿意和老人住在一起,奶奶也会更多地偏向自己儿子一点,儿媳肯定不乐意了。
另一方面,姥姥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又要工作还要带孩子,也不希望因为孩子而放弃自己的事业,自己苦点没什么,只要女儿不累着就好了,还能常常看到小外孙,也挺好的。
久而久之,姥姥带娃就成了社会的普遍现象。
虽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父母带娃的负担,可姥姥带娃终究和当下教育理念有所代沟,也免不了和新手爸妈产生分歧。
  • 既然如此,姥姥到底该不该带娃呢?这对孩子到底是好是坏呢?

  • 姥姥带娃,肯定会比新手爸妈有经验,这是毋庸置疑的。

姥姥知道到底该给孩子穿多少衣服,怎么哄着孩子睡觉,怎么逗孩子开心等等,这些都是新手爸妈从来没有过的经验。而且,这也可以避免孩子半夜饿了醒了吵到新手爸妈休息,如果工作一天了,回来还要哄孩子,那整个人的精神状态肯定是很差的。
但同样也有一定的弊端,姥姥不一定就能紧跟时代变化的脚步,有农村来的姥姥就坚信,纱布做成的尿布就一定要比尿不湿好,说着纱布透气,能重复利用,省下了不少钱。
可她们不知道,纱布虽然能省钱,但长期使用也会滋生细菌,会给宝宝带来一些皮肤上的炎症,尿不湿方便携带,透气性也不一定就比纱布差。
还有的姥姥过度担心宝宝生病,一旦感冒发烧就急得火烧眉毛,生怕孩子出什么大问题。但他们可能忘记了,过去的年代哪有那么多的医生,有的甚至是靠着土方把孩子的病给治好了,到了孙辈就紧张全都忘记了。
可新手爸妈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孩子从小的免疫力也很重要。
是药三分毒,经常挂水吃药跑医院,免疫力肯定会有所下降,有时候小毛小病自己注意一下,多喝热水别着凉就可以了,何必大惊小怪。
除此之外,姥姥虽然有带娃经验,能减轻育儿负担,但过度溺爱孩子的现象也是存在的。
当宝宝磕着碰着了,我们肯定遇见过这样的情况:姥姥跑过来立马把宝宝抱起来,说着“都怪这个桌子在这里,姥姥打一拳,踹他一脚,哎呦我们宝宝太可怜了,姥姥给吹吹啊!”
或者说,孩子长大了一点,想要什么玩具,吵着哭着不肯走,姥姥最后只能妥协给孩子买了。这些情况无疑是溺爱孩子的表现,这在当代年轻爸妈带娃过程中都是很少见的。
很多年轻爸妈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或者因为轻微摔倒而嚎啕大哭的情况,早已是见怪不怪了。他们有的甚至在边上点一杯奶茶,玩着手机来打游戏,就耗着呗,看谁的精力更好。
还别说呢,有的时候孩子自己哭累了,感觉爸妈怎么不重视自己,就不哭了不闹了。
时间久了,孩子反而不矫情了,变得会理性表达自己想要的玩具了,这和姥姥带娃的溺爱完全不同,和孩子日后会不会成为“熊孩子”有很大关系。
其实,归根结底,姥姥带娃有利有弊。
最重要的,还是姥姥与年轻爸妈之间的相处之道,虽然孩子小时候是姥姥带着的时间比较多,可孩子的学业问题,三观问题还是要靠父母的教育引导,姥姥的挂念多少会与时代有所脱节。
想要正确看待这个问题,首先新手爸妈要懂得感恩,感谢姥姥牺牲自己退休时间来照顾孩子,不能总是嫌弃姥姥做得不够好。
其次,沟通也很重要。
姥姥可以告诉爸妈一些带娃技巧,这也是新手爸妈所需要成长的,爸妈也可以和姥姥说一些现在的教育理念,不要太过于溺爱孩子。
有些照顾孩子的“黑科技”“新方法”都可以告诉姥姥,也不至于让姥姥太落伍了。也要适当让姥姥放个假,出去组个团旅游,总不能完全放任不管孩子,这样自己与孩子肯定也没什么感情。
姥姥带娃,是可以得到社会认可的,并不是新手爸妈无能的表现,这也是一个新的社会趋势。说这么多,这一现象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姥姥和父母双方互相理解尊重,肯定是最好的带娃方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