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章法(二),唐、清代的隶书章法特点及发展演变
相关推荐
-
结体浑厚、严整丰腴——汉《鲜于潢碑》欣赏
<鲜于璜碑>全称<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与<华山庙碑>同为东汉延熹八年(165年)所立,比<张迁碑>早21年.1972年在天津武清县高村出土,是194 ...
-
唐玄宗李隆基隶书《石台孝经碑》局部 ...
唐玄宗李隆基隶书<石台孝经碑>局部 李隆基隶书<石台孝经>拓本 天宝四年(745)刻,18行,行55字.现藏西安碑林.
-
《礼器碑》技法讲座(十四)
今天 锦鲤抄(古琴版)(Cover银临) - 古琴 <礼器碑>技法讲座(十四) 任启政 <礼器碑>技法 <礼器碑>碑侧刻字,在汉碑中 ...
-
唐玄宗隶书《石台孝经碑》#知识分享# #...
唐玄宗隶书《石台孝经碑》#知识分享# #...
-
隶书章法(一)秦汉隶书的章法特点及发展演变
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成的一种特殊书体,它很早就悄然流行于民间,实际上是篆书的一种潦草写法.隶书是对小篆书法的革新,从实用的特点出发,隶书显然优于篆书.它变弧为直,笔增提顿,变篆书的圆转为方折 ...
-
清代写隶书者众多,朱彝尊在81岁写的隶书...
清代写隶书者众多,朱彝尊在81岁写的隶书<蓬莱阁记>册,与众不同,写出了特色,真是人书俱老.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别号金风亭长,浙江秀 ...
-
清代 郑簠隶书《陶渊明山海经》
整理编缉_雪梨减
-
写好隶书的二十个方法
隶书也叫"隶字".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因袭小篆并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 隶书分为"秦隶"(简牍体 ...
-
经典隶书(二)
经典隶书(二)
-
清代董邦达隶书《御制麋角解说》
董邦达(1696-1769),清代官员.书画家.字孚存.争存,号东山.非闻,浙江富阳人.雍正十一年进士,乾隆二年授编修,官终礼部尚书,谥文恪.好书.画,篆.隶得古法,山水取法元人,善用枯笔.其风格在娄 ...
-
唐隶与清隶的区别——唐人隶书以楷法书之,清代的隶书取法汉碑
隶书,自先秦至当代,在中国书法发展过程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其规矩有则,法度易掌握,操作简易,实用美观,深受各代人的喜爱.但由于时风的影响,各代隶书的命运则是不同的. 从书法发展史来看,隶书有两个 ...
-
清代万经隶书作品欣赏
万经(1659-1741),字授一,号九沙,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选庶吉士,官授编修.精经史,工隶书,著有<分隶偶存>.梁同书<频罗庵书画跋>云 ...
-
隶书创作~唐·杜甫《春望》,共40字,让您耳目一新,看了还想看
隶书创作~唐&#183;杜甫《春望》,共40字,让您耳目一新,看了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