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刘秋后这个人,他…

灵璧奇才刘秋后,小石头作出大文章

文/春江暮雪

刘秋后,灵璧县著名石雕艺术家,1988年出生,安徽省灵璧县冯庙镇人。2015年安徽省第一届玉石雕刻大师评审认定工作委员会授予其“安徽省玉石雕刻大师”荣誉称号;2017年被安徽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促进委员会特聘为理事;2018年12月被第五届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认定工作委员会授予“安徽省工艺美术名人”荣誉称号;2020年灵璧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其“灵璧县艺术名家”称号;第十届灵璧政协委员。

当你看到这众多头衔的时候,眼前是不是会站着一位西装革履、做派十足,沉默冷静、颇有城府,一位形象高大的艺术大师?可是事实却出乎你的意料。当我们走进灵玉轩白灵石雕刻馆,正在欣赏那琳琅满目,栩栩如生的石雕艺术时,突然从外面连蹦带跳跑进来一个毛头小伙子。一条说白不白,说蓝不蓝的牛仔裤,一件白色体恤,伟岸身材,敦厚朴实,圆圆的脸盘,黑里透红 ,一看就像学校那个即淘气又聪明的中学生。我以为是一个学徒,可是众人却向我介绍:这位就是“灵玉轩”的主人,大名鼎鼎的刘秋后先生。我一时感到很意外,嘴角扬了扬,没有说话。好在他也没把自己当作什么雕刻"大师",立即热情地招呼大家就座喝茶。

不错,他的确是一位农民艺术家,在他的身上充满着农家子弟的淳朴与厚道,但也充满着聪明和智慧。刘秋后自小聪颖过人,尤其喜欢绘画艺术,初中毕业后,父亲便把他送到江苏邳州,拜当地著名玉石雕刻大师卢发明为师,学习雕刻艺术。从2003年到2008年五年的时间,他刻苦钻研,潜心学艺,由于他悟性很高,敏而好学,师傅特别器重他,把自己看家本领悉数传授给他。五年后他学艺归来,顺利出师,可是他仍然感觉自己技艺不精,于是又先后到徐州贾汪、江苏苏州等地拜师学艺,从细节入手,学习小挂件的雕刻艺术。历经三年,他的技艺更加精湛,特别是对细节的处理上,可谓炉火纯青。2011年他开始转战蚌埠,独掌门面,从事玉石雕刻艺术的创业。在蚌埠那几年,他挖到了人生中第一桶金,在蚌埠玉雕届业已崭露头角。但是身在异乡的刘秋后,常常会思念自己的家人,特别是年迈的父母,身体也大不如从前,有道是“父母在,不远行”,他想,灵璧美石传天下,何不回到家乡去,利用丰厚的奇石资源,既能发展自己的雕刻艺术,又能为家乡的建设增砖添瓦,最最要紧的是可以在父母膝前尽孝,可乐而不为呢?于是2013年他毅然离开蚌埠,回到家乡灵璧,创办了“灵玉轩”白灵石雕刻馆,开启了白灵石雕刻和精品灵璧石的经营。

初到灵璧,一脸茫然,除了一手好手艺,他一无所有,一切从零开始,白手起家,其中的艰辛与困苦可想而知。但是功夫不负苦心人!刘秋后凭借他精湛的技艺和厚道的处世风格,很快以丰厚的工资待遇招聘一批工人,他开始买石选石、用心雕琢、四处跑展,把灵璧的文化艺术带出去,也把自己的艺术作品宣传出去,他的作品逐渐被中国石雕届认可。2013年作品《乐学归》获得中国玉石雕刻“陆子冈杯”银奖,同年获得中国玉器百花奖铜奖;2014年作品《金钱缠身》获得第六届中国上海玉石雕刻“玉龙奖”最佳创意奖,同年其作品《刘海戏金蟾》荣获第七届中国玉石雕“神工奖”金奖;2015年6月,他的作品《驼铃悠悠》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金银珠宝商会举办的“中华玉冠奖”中获得优秀奖;2016年获得中国首饰玉器百花奖银奖,作品《代代寿》荣获中国首饰玉器百花奖银奖,作品《子母蟾》获得第十三届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荣誉称号;2019年作品《徽州印象》获得安徽省第九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徽工奖”银奖。

看着他高高的一沓获奖证书,回过头来再看看他满屋子摆放的艺术作品。他的石雕艺术正如他的人一样质朴,一块平常的带着土气的白灵石到了他手里就开了花,成了艺术精品。大到山水人物,小到花鸟虫鱼,哪怕一棵大白菜,一个小顽童,无不被他雕刻的细致入微,出神入化。他善于“因石造型”,青石作背景,利用天然的白灵石来雕刻,远景和近景浓淡相宜,疏密有致。开怀大笑的弥勒佛祖,手拿浮尘的观音菩萨,挥动大刀的关公关云长,这些人物动作形态、面部表情,都被刻画地栩栩如生、呼之即出。一棵玉兰树,青石作枝,白灵作花,下有老树盘根,周围蝴蝶纷飞,那一番精致美不胜收。一块镂空的废石,被他捡来,利用天然的黄色和白色,雕刻出一撮小豆芽,白石作根,黄石作瓣,有的豆瓣中间还展露出小小的叶芽。这些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黄豆芽夹在镂空的青石之间,别有一番情趣。特别是作品《丝绸之路》,一块巴掌大的石头,只在方寸之间,他利用青石作远山,黄金石作大漠,负重前行的骆驼,头戴斗笠的旅人,大漠孤烟,黄沙莽莽,仿佛有驼铃声声。这幅作品意境之悠远、主题之宏大,众人不禁拍案叫绝。

别看刘秋后平日说话做事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可是搞起艺术创作来却判若两人,那真是张飞穿针——粗中有细。他的作品不但技艺上精益求精,而且特别注重艺术品味,注重思想性和独创性。一块原石买来后,他从不急于下手,而是把它放在墙角,走来过去看一看,有时间就蹲在那仔细琢磨琢磨,这块石头雕啥好呢?如何能充分利用这块石头的优势所在,创作出最有价值的作品?他为了专注于作品的构思,晚上常常独自一人睡沙发,这样才能静下心来,不受干扰。一旦有了创意,才开始创作,每一副作品至少要经过五道工序,仔细打磨,方能完成。第一遍根据他的创意,因石造型,做出大型;第二遍定位;第三遍定细,这个时候他特别注重先后顺序,比如人物,先做身体,然后根据身体的轮廓、形态再做面部表情,这样才能使整个作品协调一致,形态逼真;第四遍了尾修光;第五遍打磨抛光。经过这一套复杂的工序,一副作品才算圆满完工。

刘秋后特别注重作品的创新性和思想的独到性,他创作时不喜欢加入别人的思想,因为外行人的思想不仅毫无价值,反而会干扰他的思维。所以一副作品在没有完全完工以前,他绝不会拿出示人。最后他神秘兮兮地告诉我们:"我现在正在创作一个宏大的主题,有时代意义的,但是现在不能给你们看,防止你们指手画脚的,干扰我的思维。”我们都笑了起来,那好吧!就让我们静静等待他“宏大”的主题横空出世,希望能给我们大美灵璧再增光添彩。

韩英女士(近照)

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知名诗人、作家。

(0)

相关推荐

  • 手艺人||何马的石雕艺术

    题  记 手艺人,内心是以手艺为美的,也以手艺而崇高的.他们在做的不是用来收藏的只能锁在保险柜 的珍品,也不是毫无情感的摆设品,而是贴近人内心的东西.每每悠闲的午后或深 夜,伴着喜欢的音乐,埋首在一方 ...

  • 雕刻大师王明入驻中华名人库

    引言:中华名人库是国内权威的名人百科平台,领先的行业专家数据资料库,以"弘扬名家精神,传承璀璨文化"为重要核心,旨在为各行业专家名人提供一个丰富.权威.开放式的互动展示平台. 王明 ...

  • 回眸千年,熔古铸今—首届“汉风杯”当代玉石雕刻大赛隆重开幕

    古九州.寿彭城.帝王乡.老子隐居地,孔子问道处,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徐州玉石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在"舞动汉风"旗帜的感召下,在中国工艺美术馆的强力支持下,全国各玉石雕 ...

  • 福建青年手工艺人—— 黄飞

    题  记 手艺人,内心是以手艺为美的,也以手艺而崇高的.他们在做的不是用来收藏的只能锁在保险柜 的珍品,也不是毫无情感的摆设品,而是贴近人内心的东西.每每悠闲的午后或深 夜,伴着喜欢的音乐,埋首在一方 ...

  • 【灵璧杂谈】圣诞节到了,灵璧刘先生有话要说——

    爱党爱国从娃娃抓起,刻不容缓 文/乡村农夫 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的提高,由原来的吃不饱到现在的吃的饱.吃的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愁吃.住.穿行:但少了精神文明. 我曾听到 ...

  • 灵璧老刘说民俗:不怕七月十五的鬼,就怕端午节的水

    乡村农夫·民俗作品 不怕七月十五的鬼,就怕端午节的水 文/刘亚 农村俗语:"不怕七月十五的鬼,就怕端午节的水",端午节的水真的就这么可怕吗? 老铁们:你们好!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 ...

  • 灵璧老刘说民俗:清明送钱粮,拜山不过社

    乡村农夫·民俗作品 清明送钱粮,拜山不过社 文/刘亚 我们大家都知道清明节,是祭扫先人的节日,俗称扫"墓节".农村有句俗语说"早清明,晚十一",但早,早到什么程 ...

  • 灵璧老刘说民俗:坟头塌陷少子孙,坟头有草家生金

    乡村农夫·民俗作品 坟头塌陷少子孙,坟头有草家生金 文/刘亚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但这个节气,却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扫墓祭祖节,从2008年开始 ...

  • 灵璧老刘说民俗:春分无雨划耕田,春分有雨是丰年

    乡村农夫·民俗作品 春分无雨划耕田,春分有雨是丰年 文/刘亚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对种地的农民来说,是个很重要的节气.春分一到,雨水也会明显地增多,这期间,每天的平均地温基本上已稳定超过 ...

  • 灵璧老刘说民俗:春分不分春,粮食贵如金

    乡村农夫·民俗作品 春分不分春,粮食贵如金 文/刘亚 春分,是年度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对农村农业生产来说,是个至关重要的时节.据古人推算,春分当天,黄经度为零,太阳直射赤道,此日的昼夜时差几乎相 ...

  • 灵璧老刘说民俗:早清明,晚十一

    乡村农夫·民俗作品 早清明,晚十一 文/刘亚 我们大家都知道,清明和农历的十月一,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拜先人日子,烧纸上坟.即然都是烧纸上坟,那么,为什么还要有早清明和晚十一之分呢?想知道吗!请往下看 ...

  • 灵璧老刘说民俗:闺女添坟,娘家无人

    乡村农夫·民俗作品 闺女添坟,娘家无人 文/刘亚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它年度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扫墓节,现在已纳入我国的法定节假日了,所以这个节日既重要,又特殊. ...

  • 灵璧老刘说民俗:惊蛰遇北风,重新过寒冬

    乡村农夫·民俗作品 惊蛰遇北风,重新过寒冬 文/刘亚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三个节气,一般会在每年的3月5日或3月6日交节."惊"是惊慌或惊动意思."蛰"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