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五十六)
相关推荐
-
【来稿选粹】胡世瑾|孔庙,国子监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孔庙,国子监 这里说的孔庙,不是曲阜的孔庙,而是北京东城区成贤街上,与国子监比邻的孔庙.孔庙和国子监一样的坐北朝南,隔墙而立,承左庙右学的古制,中有持敬门 ...
-
名字起得好,名次能提高
▲ 贡院放榜图 隋文帝开创科举制度后,科考取士逐渐成了历朝历代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然而,谁能想到,士子中与不中.名次的先后,并不全凭学业成绩,考生的姓名有时也会起作用. 唐佚名<玉泉子>载 ...
-
我国古代的“高考”,你知多少?
严循东 2021年6月30日 我国古代的"高考"--科举,在某些方面和现在的高考很有异曲同工之处. 1.古代"高考"也重"素质教育" 现在高 ...
-
谈诗论典说探花
谈诗论典说探花 作者:朱海明 |诵读:李晓军 一位朋友因为情感问题陷入了深深的苦闷与无奈.而她又是个才女,用诗词表达了自己幽怨和低落的心情,我便以一首绝句安慰她,诗曰:春光荡漾日方长,万紫千红满径香. ...
-
独占鳌头
独占鳌头 [dú zhàn áo tóu] 出处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释义 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 ...
-
北京的孔庙、南京的夫子庙
北京孔庙,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成贤街).孔庙紧邻国子监,座落在国子监街,也称成贤街.始建于元大德六年,是元.明.清三个历史朝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又名"先师庙".大门也称& ...
-
高中状元光宗耀祖,为何古时考生中探花,比中状元还要高兴?
有人曾说过:世界是为第一准备的,第二名与最后一名没有什么区别.乍一看觉得这句话简直是无稽之谈,第二名与最后一名怎么可能没有区别?可是仔细一想,生活中确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 比如我们记得中国第一个地登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十六)
唐宋八大家只有他能考上状元,却又被他弄丢了 在网上有人曾说:"状元算个毛啊,唐宋八大家没有一个是状元,照样把那些状元爆出渣来!" 说这话的人是没出息的,典型的酸葡萄心理.其实,唐宋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十五)
科举史上最牛的兄弟俩,同科双状元 在宋朝文坛上,有不少兄弟俩都很牛的例子,比如最有名的苏轼.苏辙,堪称文学成就最大的兄弟. 不过,还有一对兄弟,虽然在学问上比苏氏兄弟差了一点点,但在科举考试上却比他们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十九)
"错把冯京当马凉",原型是一位宋朝状元 在宋朝,文人的地位空前高涨,也形成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叫"榜下捉婿".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每次考完试放榜的时候,一些家里有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十八)
现在人提起宋朝,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憋屈,被大辽和大金轮番欺压,憋屈得不得了.不过,谁也不能否认的是,其实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鼎盛的时期, 民国大师陈寅恪就曾对宋朝有过一个很牛的评价:"华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十四)
今天的高考有地域歧视,其实古代考状元也有 今天的高考,有很多东西都广受诟病,其中地域差别化就是一个非常值得说的问题. 比如笔者所在的山东,历来都是高考大户,分数在全国稳居前列,但是,同样的分数,别的地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十二)
历史上唯一一位比武选出的文状元 大宋朝建立后,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身,可能觉得写文章也跟打仗一样,速度决定一切,于是就颁布了一个很雷人.很儿戏的规定--只要文章不是太离谱,谁先第一个交卷谁就是状元. 于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十)
历史上最能吃的状元,扛着36个馒头走进考场 在清朝科举史上,有一位大名鼎鼎的"饽饽状元".你要提起他的名字李蟠,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你要说"饽饽状元",就肯定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五十九)
清朝第二名状元,竟然是鳌拜亲点的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上吊自杀,大明朝结束,现代人最爱吐槽的大清朝开始登台. 满清人开始没什么文化,但很爱学习,在汉化的路子上走得很快.明朝结束后,科举也停掉了,顺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五十七)
最牛气的状元,硬逼着皇帝开考 现在的人都会说:"成功要靠自己来争取."在科举史上,最能体现这个精神的,当属唐朝的陆扆(音同"以"),不光状元是他自己争取来的,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