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谱》(八)
【原文】
虽篆、隶、草、章,工用〔1〕多变,济成〔2〕厥〔3〕美,各有攸宜〔4〕。篆尚〔5〕婉〔6〕而通〔7〕,隶欲〔8〕精〔9〕而密〔10〕,草贵〔11〕流〔12〕而畅〔13〕,章务〔14〕检〔15〕而便〔16〕。然后凛〔17〕之以风神〔18〕,温〔19〕之以妍润〔20〕,鼓〔21〕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22〕。故可达〔23〕其情性,形〔24〕其哀乐。验〔25〕燥湿〔26〕之殊节〔27〕,千古依然;体〔28〕老壮之异时,百龄俄顷〔29〕。嗟乎,不入其门,讵窥〔30〕其奥者也。

【注释】
〔1〕工用:技艺和使用。西汉王褒(bāo)《圣主得贤臣颂》:“及至巧冶铸干将,使离娄督绳,公输削墨,虽崇台五层、延袤(mào)百丈而不溷( hùn)者,工用相得也。”
〔2〕济成:相助促成。《后汉书·卢植传》:“及车骑将军皇甫嵩讨平黄巾,盛称植行师方略,嵩皆资用规谋,济成其功。”
〔3〕厥(jué):其,他的,那个。
〔4〕各有攸(yōu)宜:各有所宜。攸,所。宜,适当、适合。
〔5〕尚:尊崇,注重。
〔6〕婉:和顺,温和。
〔7〕通: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
〔8〕欲:需要。
〔9〕精:细密的。
〔10〕密:精致,细致。
〔11〕贵:值得珍视或重视。
〔12〕流:像水那样流动不定。
〔13〕畅:痛快,尽情地。
〔14〕务:务必,必须。
〔15〕检:通“俭”,约束,收敛。
〔16〕便:简便。
〔17〕凛:严肃,严正有威势。
〔18〕风神:指艺术作品的文采神韵。《南史·褚(chǔ)彦回传》:“彦回援琴奏《别鹄(hú)》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
〔19〕温:柔和。
〔20〕妍润:美丽润泽。
〔21〕鼓:发动,使振作起来。
〔22〕和之闲雅:使其娴静优雅。和,相安、谐调。闲雅,娴静文雅。
〔23〕达:实现,表达。
〔24〕形:表现。
〔25〕验:检查,察看。
〔26〕燥湿:指书法里用墨的浓淡枯湿。
〔27〕节:段落,事项。
〔28〕体:亲身经验、领悟。
〔29〕俄顷:片刻,一会儿。东晋郭璞(pú)《江赋》:“倏(shū)忽数百,千里俄顷。”
〔30〕窥: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译文】
由于篆书、楷书、今草和章草,技艺和使用多有变化,要想达到它们各自美妙的境界,也就各有适当的要求。篆书崇尚婉转而圆通,楷书须要精巧而茂密,草书贵在流利而畅快,章草务求简约而便捷。然后对它们以风采神韵使其清隽,以妍美润泽使其含蓄,以瘦硬劲健使其振作,以娴静优雅使其平和。这样的话,就可以借助它们表达个性与情感,抒发悲哀和快乐。验证枯涩与润泽表现方面的不同,千古以来依旧不变;感悟年迈和壮盛年龄阶段的差异,一生如同片刻倏忽。唉,没迈入书法大门,怎么可能了解其中的奥妙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