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学步(160):遍地高古都是宝 一睹工痕见分晓

(0)

相关推荐

  • 镇馆之宝

    镇馆之宝 这几个字真是如雷贯耳 很多博物馆都有所谓的镇馆之宝 有一些还成了脍炙人口的说法儿 而其实 其中大多数都是民间说辞 并非官方评选出来的 也不够权威 比如故宫 就没有官方的镇馆之宝 浙江省博物馆 ...

  • 古玉学步(88):形而下方辨迹痕 形而上处望神韵

    本来一玩而已的<古玉几个不可仿的特征>尝试以来,不经意间<古玉学步>已经陆陆续续凑集了87篇.<古玉识趣>辨到了25例.<古玉玩味>探赏到了15珍.自说 ...

  • 古玉学步(142):虽见神工非鬼斧 原为朴器刻良渚

    良渚文化玉作阴刻线曾经是迷一样的存在,通过对良渚文化工艺痕迹的正确辨识(参见<古玉学步(138):馆藏玉器微距成像分析--良渚刻线工艺>),难免让人产生疑惑:如此细密的阴刻线究竟是怎样刻成 ...

  • 古玉学步(206):高古沧桑蚀伴砂 仿古嫩皮无文化

    2021-04-14 11:44:03 古与仿古观一皮即可鉴真伪,所以有"瓷看底玉看皮"之说. 古与仿古制玉,皆离不开皮壳的打磨工艺,区别在于古工用解玉砂打磨,砂痕粗细.长短.带入 ...

  • 古玉学步(79):高清大图赏辨良渚真仿阴刻线

    一夫之 5000年多前的良渚玉器,1毫米内刻画了3到5条线. 用的什么工具?肉眼如何微雕?简直不可思议,至今仍然是谜.所以良渚阴刻线依然是神秘的(图1). 图1-1 图1-2 图1-3 都不知其所以然 ...

  • 古玉学步(107):高古玉阴刻线砣刀技法

    一夫之 高古玉阴刻线砣刀技法带有其明显的时代特征,对于高古玉的鉴赏者来说,把握这个砣刀技法的特征,对高古玉辨真识仿大有裨益. 高古玉的砣具阴刻线,在刀法的基础上形成技艺. (一)高古玉砣具阴刻线的刀法 ...

  • 古玉学步(191):高古浮雕看减地 再识浮雕老工艺

    原创一夫之2019-12-11 09:27:02 精美的浅浮雕.高浮雕古玉是古人流传的艺术瑰宝,凡到代浮雕多为古玉中的精品(图1). 图1-1:海昏侯墓出土玉剑首 图1-2:南越王墓出土玉剑首 任何一 ...

  • 古玉学步(133):多层镂空巧色雕 浑然天成意境高

    原创一夫之2018-11-26 08:51:41 在宋代发展的多层镂雕巨大艺术魅力的基础上,辽金元时期玉器的镂雕工艺又有了新的发展. 金代镂雕玉器多为以多层镂雕和立体镂雕工艺制作的带饰.炉顶(或帽顶) ...

  • 古玉学步(201):高古制玉工技多 细分阴线刻琢磨(上)

    原创一夫之2020-04-08 10:01:19 高古玉制工实在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又因时间跨度之长.地域跨度之广而有纷繁复杂的差别.必须全面掌握高古制玉的工法系统,才能辨工于细节,否则难免见仁见智.莫 ...

  • 古玉学步(204):美玉琢制技艺高 胸藏型纹打样稿

    原创一夫之2020-11-22 09:43:52 --古玉琢磨片饰器打稿工艺简述 古玉制作工艺因时代.区域以及饰品类型的不同而有着巨大的差异,这里仅就古玉片饰器的打稿工艺作简单举例介绍. 片饰器打稿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