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闽微信杂文系列之三十六:《明镜亦非台》
相关推荐
-
世间法
人生 就在出世与入世之间 一千多年前 神秀的佛偈说 身是菩提树 心是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而六祖慧能的佛偈 却针锋相对地说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普通人 或难以辨别 ...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一首诗如何掩盖了历史的真相?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上面这首充满禅宗佛理的诗的创作者是佛教南禅宗的创始人六祖慧能,相信很多人都在杂志或书籍中看过这首诗的背后的故事,相传达摩祖师圆寂以后,将佛教的顶级法 ...
-
【灵璧美文】冬日散记
冬日散记文/微辣猫咪 今日休假.晨起屋内已空,吃麦燕白米稀粥一碗,香菇小菜包一只,玉米窝窝头一个.来回走一遭,尘埃处处,决定今日素食,过午不食,好好干活.洗碗,洗锅,洗衣,晾衣.扫地,拖地.汗滴,间歇 ...
-
梧闽微信杂文系列之八十六:梦回古月港,徜徉小石码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梦游天姥吟留别>水墨画作欣赏 人可以作梦,古代有诗仙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想今天,神仙亦应有梦,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或许会<梦回古 ...
-
梧闽微信杂文系列之七十六:不要给我“羊瞪眼”吧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这普天下的人打架斗殴前,最先出现的并不是拳头踢腿,而是口水外加一双凶狠的"羊瞪眼"-这话得从<金刚经>说起'... <周易> ...
-
梧闽微信杂文系列之六十六:阿芬鲁面,不止是好料!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石码通华小区正宗阿芬鲁面 漳州府埕传统小吃手抓面 作家也是人,有时作为吃货,品尝小石码最好料的小吃一一漳州正宗阿芬卤面,很爽!卤面实际上应称为"鲁面" ...
-
梧闽微信杂文系列之五十六:想起冯牧老先生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庄子>认为知识,是无限的,而个体的精力和时间,亦即生命有涯,非常有限不必勉为其难去学习,不如顺其自然消遥游,庄子作为贵族后代,多次拒绝出仕当官,以至穷困潦 ...
-
梧闽微信杂文系列之三十八:悲剧的诞生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有一天晚上,一位老同事给我发来短信,点出了"男人为什么活得累"的十条原因:"太看重位子.总想着票子.倒腾着房子.假装着君子.思谋着裙子.策 ...
-
梧闽微信杂文系列之三十五:《菩提本无树》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释迦牟尼佛灭度后百余年间,通过"七百集结"和"万人集结"两大法会,形成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系统.就其共同点而言,就是"缘 ...
-
梧闽微信杂文系列之三十四:《“无相”与三无漏学》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在浩瀚如烟的佛教经典著作中,中国僧人把其简约地归纳为戒.定.慧三无漏学,这是佛教中国化的成就,犹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毛泽东思想. 佛教禅宗讲明心见性,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
-
梧闽微信杂文系列之八十四:紫泥,难忘的记忆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锦江道上看赛龙舟 这是我的第二故乡紫泥镇土仔社龙舟盛会,我曾于1983年9月6日~1988年7月5日在紫泥镇工作,进驻过南书村,城内村,溪乾村,紫泥村和巽玉村-曾和巽玉 ...
-
梧闽微信杂文系列之八十九:桃花依旧笑春风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桃子 因为我与<月泊龙江>--有诗与远方的生活群友许建鸿贤弟的结缘..使我对中国文脉的动脉与静脉有点新的认识,诗歌给人以动态的美,这不同于建筑.雕刻,字画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