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轻信中计、康茂才对朱元璋忠心不二,从中引发的一些思考
相关推荐
-
陈友谅•元朝末年群雄之一1
陈友谅·元朝末年群雄之一1 陈友谅(1320年-1363年10月3日),原名陈九四,湖北沔阳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 家族成员 祖父母 祖父:谢千一,后入赘陈家,改 ...
-
陈友谅势力强大,为什么会输给朱元璋?他有两个弱点很“致命”
朱元璋当时只能选择跟陈友谅或者张士诚一方开战,下属都劝朱元璋打张士诚.但是朱元璋选择攻打陈友谅.他说:张量小,量小无远见:陈志骄,志骄好生事.如果打仗,陈肯定会来惹事.但如果打陈,张肯定不会帮忙,结果 ...
-
兵力上弱小的朱元璋为什么能够战胜陈友谅?无非一个“义“字
原则上,天命应该归于那个能体现以"仁义"治国的人. 一. 1363年,朱元璋和陈友谅的最终决战即将到来.而此时张士诚却派了一支部队来攻打安徽西部的安丰,此地正是韩林儿的大本营. 韩 ...
-
康茂才:在朱元璋危难时忠心不二,诈降陈友谅,被追封蕲国公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陈友谅攻克天平路后,大举东下,与张士诚相约一起进兵应天府,朱元璋遭遇起兵以来的最大危机. 应天府人心惶惶,朱元璋的不少部将慌了神,有人建议退到钟山,另作打算,甚至有人建议 ...
-
康茂才:对朱元璋忠心耿耿,诈降陈友谅,组织军士屯田,兴修水利
元至正二十年闰五月,陈友谅大举进攻应天,约张士诚一起出兵,朱元璋定下计策,诱敌速来,让康茂才写信诈降. 此时,陈友谅的舟师数量是朱元璋的十倍,朱元璋胜负难料,应天城安危未定,康茂才坚定地支持朱元璋. ...
-
陈友谅大军压境,胜负难料,康茂才会对朱元璋忠心不二吗?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闰五月,陈友谅大举东下,派人约张士诚一起攻打应天府. 朱元璋和刘伯温商定出诱敌深入.设伏聚歼的应敌策略. 这个策略最大的变数是张士诚.如果张士诚和陈友谅一起发兵,那么朱元 ...
-
朱元璋让康茂才诈降于陈友谅,却为什么没派重兵驻守江东桥?
朱元璋让康茂才诈降陈友谅以诱敌速来,告诉陈友谅康茂才驻守在江东桥,可是陈友谅果然率兵来攻时,朱元璋却没有在江东桥部署兵力,这是为什么呢? 龙湾之战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康茂才的诈降,另一个是陈友谅没有料到 ...
-
地理 ‖ 大溪康茂才石碑来历初探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哟 ☀ 让你更懂巫山! 在巫山县大溪乡军营村长江北岸堰子崖南麓,一块石碑呈青黛色,高2米.宽1.55米.厚0.6米,碑刻有"皇明康茂才进兵处"8个楷书大字,碑缘有 ...
-
卷一百三十 列传第十八吴良 康茂才 丁德兴 耿炳文 郭英 华云龙 韩政 仇成 张龙 吴复周武 胡海 张赫 华高 张铨 何真
吴良 康茂才 丁德兴 耿炳文 郭英 华云龙 韩政 仇成 张龙 吴复周武 胡海 张赫 华高 张铨 何真 吴良,定远人.初名国兴,赐名良.雄伟刚直.与弟祯俱以勇略闻.从太祖起濠梁,并为帐前先锋.良能没水侦 ...
-
花云率三千兵力抵抗陈友谅十万舟师,坚守三日,朱元璋为何没救?
元至正二十年闰五月初一,陈友谅亲率十万舟师绕过池州,大举东下,猛攻太平府.太平府的守将是朱元璋的心腹爱将花云. 当时城内只有三千守军,敌我兵力对比悬殊,只能拼死坚守,花云与元帅朱文逊.知府许瑗.院判王 ...
-
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围攻洪都,朱元璋侄子朱文正为何能坚守孤城??
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四月二十三,陈友谅亲率六十万大军直抵洪都城下,洪都守将大都督朱文正沉着指挥,奋勇抵抗. 朱文正率军坚守洪都足足八十五天,为什么能坚守这么长时间呢?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 ...
-
攻下太平路后,陈友谅大军直逼应天府,且看朱元璋如何逆风翻盘
骁勇善战的赵普胜因疑见戮后,陈友谅便图谋夺回池州.朱元璋察觉后,派常遇春赴池州与徐达共同防御,并指示他们留五千人守城,派一万人在九华山下设伏,待陈友谅兵临城下,城上扬旗鸣鼓,伏兵出击,断其后路,然后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