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苏记】扬州石塔寺:禁花论饭(上)

(0)

相关推荐

  • 江湖夜雨十年灯:大宋时期的诗词能手

    黄庭坚的诗 诗分唐宋,与时代无关.对于后来的我们,可能更熟悉唐诗.不过宋诗在士大夫存在的时代里,影响倒是很深远的.黄庭坚(黄山谷)即是宋诗的代表人物,其诗以鲜明的风格自成一体,江湖上称之为" ...

  • 【诗生活】东坡和他的画

    做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 东坡  直言好学的苏轼  因他良言让开封城里的皇上  高官们的不悦  被安置谪授黄州  赵顼的一道圣旨  那时是元丰三年  废了苏轼多年的时光  他许多逸事从这里开始  又 ...

  • 郑熙亭文存之九十九篇: 苏轼传之宦海沉浮 (四) “为郡粗可致民”

       郑熙亭文存之九十九篇: 苏轼传 第八章 宦海沉浮 四 "为郡粗可致民" 东坡还朝,一路察访.由湖州入苏州,目睹积水未退,淫雨不止,又无薪炭,百姓食糟饮凉,多有胀死.去年请准赈 ...

  • 觅苏记·镇江金山寺:佛印留带(上)韦力撰

    ·宋元祐四年六月,苏轼出知杭州,他赴任途中过润州,润州即今之镇江.苏轼在镇江游览了著名的金山寺,于此见到长老佛印,为此他写了二首七绝<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二首>: 病骨难堪玉 ...

  • 【觅苏记】扬州石塔寺:禁花论饭(下)

    其实苏轼不仅仅是喜欢渊明的处事之道,他对陶诗还有着另外的需求,他在书渊明<羲农去我久>诗中写道:"余闻江州东林寺有陶渊明诗集,方欲遣人求之.而李江州忽送一部遗予,字大纸厚,甚可喜 ...

  • 【觅苏记】广东惠州:合江楼、嘉祐寺:三迁居所(下)

    在正常情况下,被贬之官在贬地尽量少说话,更不会去参与和干涉当地的一些政令,因为言多必失,很可能给自己招来更大的祸,然东坡却不顾自身安危,他利用程之才的关系,为惠州当地解决了不少问题.对此,宋费衮在&l ...

  • 觅苏记·广东惠州:合江楼、嘉祐寺:三迁居所(下)韦力撰

    在正常情况下,被贬之官在贬地尽量少说话,更不会去参与和干涉当地的一些政令,因为言多必失,很可能给自己招来更大的祸,然东坡却不顾自身安危,他利用程之才的关系,为惠州当地解决了不少问题.对此,宋费衮在&l ...

  • 【觅苏记】扬州谷林堂:踵师敬师(上)

    宋熙宁五年,欧阳修去世于颍州.七年后,苏轼前往扬州平山堂凭吊他的老师欧阳修,为此,他写了首<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 ...

  • 【地理视野】中国最著名的108座古塔|舍利塔|石塔|寺塔|花塔|古塔

    欢迎转载转发分享谭老师地理工作室每日每篇精品推文 塔是随佛教传入的一种建筑.相传释迦牟尼涅槃前,有弟子问:"您走后我们如何表达向您的尊重?"佛祖没有回答,只是把僧袍铺于地上,将钵扣 ...

  • 【觅苏记】眉山三苏祠:异禀多才(上)

    关于眉山苏氏的历史谱系,苏洵在<嘉祐集>卷十三<族谱后录>中说:"苏氏之先,出于高阳."而后他一路讲下来,之后谈到了唐代的苏味道:"其后至唐武后之 ...

  • 【觅苏记】眉山三苏祠:异禀多才(下)

    关于苏轼幼年读书时的情形,他在<众妙堂记>中称:"眉山道士张易简教小学,常百人,予幼时亦与焉.居天庆观北极院,予盖从之三年." 庆历三年,东坡8岁时,其父把他送到天庆观 ...

  • 【觅苏记】许昌小西湖:群贤汇聚

    三苏以及苏轼的儿子苏过都与许昌有一定关系,宋仁宗嘉祐二年四月,苏氏兄弟同中进士,突闻母亲病故的消息,苏氏父子三人返回四川奔丧.到嘉祐四年十一月服丧期满,又一同返京,他们乘船从岷江进入长江,到达湖北江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