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苏记】扬州石塔寺:禁花论饭(下)
相关推荐
-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闍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题木兰院二首 [ 唐 ] 王播 二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闍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饭后钟:谓寺钟鸣时斋饭已毕.后遂用作 ...
-
莫砺锋 | 每到平山忆醉翁 ——简论苏轼与扬州平山堂
文:莫砺锋 一 平山堂是扬州的名胜,苏东坡的"每到平山忆醉翁"(<次韵晁无咎学士相迎>)是传诵千古的名句.相传东坡曾经十到扬州①,事实上他曾十二次到扬,那么他一共几次到 ...
-
东坡故事65:三过秀州本觉寺,见证文及长老的老病死
赈灾的公务结束后,苏轼又沿着原路返回,经无锡.苏州,抵达秀州(今浙江嘉兴).刚到秀州,他就听闻一个不幸的消息--文及长老病逝. 文及长老是秀州永乐乡本觉寺方丈,苏轼与之结交于1072年,此番正欲与之一 ...
-
平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朝代:宋朝|作者:苏轼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平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古诗简介公元1071年(熙 ...
-
刘尚钞:吕相不记“饭后钟”,东坡为“屁”过江来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NO.2169] 吕相不记"饭后钟" 东坡为& ...
-
【随笔】胡晓斌‖笔记三篇
笔记三篇 文/胡晓斌 关于"饭后钟" "饭后钟"的故事有两个版本,加上苏东坡的点评,流传了很久. 其一是指唐朝宰相王播:其二是指唐朝段文昌,也是宰相. 流 ...
-
江苏扬州古木兰院石塔
古木兰院石塔,在文昌阁西,位于扬州市文昌路中绿化岛上. 石塔寺原在扬州西门外,本晋代遗刹,名蒙因显庆禅院.南朝宋元嘉十七年(440年),改为惠昭寺(一作慧昭寺).唐先天元年(712年)改名安国寺,乾元 ...
-
觅苏记·镇江金山寺:佛印留带(下)
元丰八年七月,东坡过润州,准备到金山寺拜访佛印,以答谢对方帮其买地之情.<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七中载:"<僧宝传>云:东坡元丰末年,得请归耕阳羡,舟次瓜步,以书抵金 ...
-
【觅苏记】扬州石塔寺:禁花论饭(上)
元祐七年二月.三月间,苏轼接到朝廷命令,调他以龙图阁学士充淮南东路兵马钤辖知扬州军州事.此时东坡仍在颍州太守任上,他到此任刚半年的时间,治理颍州西湖的工程还未完工. 在此前的一段时间,东坡一直想找机会 ...
-
【觅苏记】广东惠州:合江楼、嘉祐寺:三迁居所(下)
在正常情况下,被贬之官在贬地尽量少说话,更不会去参与和干涉当地的一些政令,因为言多必失,很可能给自己招来更大的祸,然东坡却不顾自身安危,他利用程之才的关系,为惠州当地解决了不少问题.对此,宋费衮在&l ...
-
觅苏记·广东惠州:合江楼、嘉祐寺:三迁居所(下)韦力撰
在正常情况下,被贬之官在贬地尽量少说话,更不会去参与和干涉当地的一些政令,因为言多必失,很可能给自己招来更大的祸,然东坡却不顾自身安危,他利用程之才的关系,为惠州当地解决了不少问题.对此,宋费衮在&l ...
-
【觅苏记】扬州谷林堂:踵师敬师(上)
宋熙宁五年,欧阳修去世于颍州.七年后,苏轼前往扬州平山堂凭吊他的老师欧阳修,为此,他写了首<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 ...
-
【地理视野】中国最著名的108座古塔|舍利塔|石塔|寺塔|花塔|古塔
欢迎转载转发分享谭老师地理工作室每日每篇精品推文 塔是随佛教传入的一种建筑.相传释迦牟尼涅槃前,有弟子问:"您走后我们如何表达向您的尊重?"佛祖没有回答,只是把僧袍铺于地上,将钵扣 ...
-
【觅苏记】眉山三苏祠:异禀多才(上)
关于眉山苏氏的历史谱系,苏洵在<嘉祐集>卷十三<族谱后录>中说:"苏氏之先,出于高阳."而后他一路讲下来,之后谈到了唐代的苏味道:"其后至唐武后之 ...
-
【觅苏记】眉山三苏祠:异禀多才(下)
关于苏轼幼年读书时的情形,他在<众妙堂记>中称:"眉山道士张易简教小学,常百人,予幼时亦与焉.居天庆观北极院,予盖从之三年." 庆历三年,东坡8岁时,其父把他送到天庆观 ...
-
【觅苏记】许昌小西湖:群贤汇聚
三苏以及苏轼的儿子苏过都与许昌有一定关系,宋仁宗嘉祐二年四月,苏氏兄弟同中进士,突闻母亲病故的消息,苏氏父子三人返回四川奔丧.到嘉祐四年十一月服丧期满,又一同返京,他们乘船从岷江进入长江,到达湖北江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