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故事65:三过秀州本觉寺,见证文及长老的老病死
相关推荐
-
高清经典|苏轼《东武帖》
苏轼<东武帖>纸本行书,28×37.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东武小邦,不烦牛刀.实无可以上助万一者,非不尽也.虽隔数政,犹望掩恶耳.真州房缗,已令子由面白,悚息.悚息.轼又上. ...
-
苏东坡与桃花茶
故乡读书会 ◆ ◆ ◆ ◆ ◆ ◆ 余梦楼 ◆ ◆ ◆ [寻幽访古] 苏东坡乞茶桃花嘴 --苏轼桃花茶诗考辨 在历代文人中,苏轼以其超卓的文化成就和人格魅力一直受到国人的喜爱和崇敬.他不仅 ...
-
诗苑键弹(38)曾祥科(空山新雨):《对联话》标记的湖北对联地图(之三)
<对联话> 标记的湖北对联地图 (三) ★ 曾祥科(空山新雨) 黄 州 篇 说到黄州,不得不提到苏轼.<黄州篇>对联之旅的关键词,是苏轼.定慧寺.赤壁.在黄州期间,苏轼创作了& ...
-
姑苏纪事:《归去来兮辞》碑背后有一段苏轼与定慧寺僧人的传奇佳话
苏轼行书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碑 苏州定慧寺中,原有苏轼行书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碑.清吴式芬<攈古录>卷十二记载:"东坡书<归去来辞>,行书, ...
-
【觅苏记】扬州石塔寺:禁花论饭(下)
其实苏轼不仅仅是喜欢渊明的处事之道,他对陶诗还有着另外的需求,他在书渊明<羲农去我久>诗中写道:"余闻江州东林寺有陶渊明诗集,方欲遣人求之.而李江州忽送一部遗予,字大纸厚,甚可喜 ...
-
月仪:读东坡诗词 讲东坡故事(三)
安国寺寻春 元丰三年春分时节,苏子静坐在安国寺的一间禅房里,修禅时间超过往日,酉戌相交之时,他虽然感到腹中有些饥饿,但却还是站起身来,怡然自得地磨着墨,准备提笔赋诗,吟咏当日修禅的心得.却见继连禅师托 ...
-
东坡故事43:离颍州,过扬州、苏州,深秋游江南,诗酒趁年华
公元1071年的九月底,苏轼在颍州已盘桓半月之久.颍州的深秋自是另一番美景,红叶满地,残阳如血,正是送别的季节. 站在颍州的码头上,欧阳修望着苏轼的背影,喃喃自语道:"子瞻此去,不知何日能与 ...
-
一个医生对于老病死的感悟三:当生活不能自理
这种生活方式也存在一个问题.人们对独立和自助的尊崇没有考虑到生活的现实,独立.自助的境遇早晚会变得不可能.严重的老年疾病或者衰老早晚会来袭,这就像日落一样无可避免.新的问题随之产生:当独立.自助 ...
-
完美皇帝柴荣,提出三个十年计划,可惜39岁因劳累过度病死
在中国历史上,凡杰出的将帅无不在社会舞台上以其高超的领导艺术和叱咤风云的统御才能,绘出千古流芳的生动画卷. 柴荣5岁时,因家境破落,被姑母柴氏带到邢州尧山,姑夫郭威爱其伶俐聪明,收为养子,又名郭荣.少 ...
-
古代志怪故事:秀州司录厅,叶若谷
秀州司录厅 秀州司录厅里怪异很多,经常有个戴着青色头巾,穿着布袍的鬼出现.这个鬼又矮又胖,脚步蹒跚.还有一个妇人鬼,每天夜晚都出现,蛊惑打更的小卒.我(作者是宋代洪迈)父亲在这做官时,大伯家的堂哥才九 ...
-
东坡故事69:告别旧友,北上密州,苏轼的人生从夏天迈入秋天
密州位于山东的东南部,即今天的诸城.从杭州到密州,相聚近1000公里,苏轼将再一次踏上陌生的土地,开始一次全新的仕宦生涯. 临别之际,苏轼的内心一定有许多不舍,他忘不了西湖的三秋桂子和十里荷花,更忘不 ...
-
东坡故事68:离任杭州,升任密州知州,王朝云初来苏家
1074年的九月,指导完各县的捕蝗事宜,苏轼回到了杭州.转眼间,他在杭州担任通判已近三年,按照朝廷规定,应该予以升迁或者调任. 作为当时保守派的一员干将,苏轼一直得到保守派大佬范镇.文彦博等人的关照, ...
-
东坡故事25:一张化金方,三个人的不同选择
转眼间,苏轼来到凤翔已将近三年.在这三年时间里,他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恪尽职守.锐意进取,为以后从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闲暇之余,苏轼就化身为一介文人,走遍了凤翔的名胜古迹,留下了许多诗文和传说,还扩建了 ...
-
东坡故事13:“我敢跟你打赌,三十年后没人记得我欧阳修”
宋朝的官制极其复杂,分为差遣.本官阶.散官阶.勋官.爵位和贴职.苏轼的第一个官职全称是将仕郎.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 将仕郎是散官阶,宋朝第二十七级文官,从九品,最低级别,以资历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