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旧事丨第十九回·知县带头吟咏西宁八景 训导组织纂修清代首志
相关推荐
-
一门十进士:枫桥陈氏的科举传奇
宅埠陈氏,也称枫溪陈氏,是越中的一大望族.原因是,这个大家族俊杰辈出,科第联翩,簪缨不绝.宗谱上如是说,外界也如是论. 这个家族确实不简单,她曾创下过"一门十进士"的科举传奇!这在 ...
-
老照片 | 《孝义县志》编纂委员会合影
从左到右: 前排:张宏炫.贺钰.王绍汾.曹金初. 石存有.李忠.任张官 后排:张志祥.倪力人.张培森.王绍芝. 郭世杰.张基昌.张建文.王清亮 上图是建国后第一部<孝义县志>的编委会成员合 ...
-
宣城市县方志考录(下)
宣城市县方志考录 (1949年以前) 刘道胜 03 今存方志 1. 黎晨修.李默纂:嘉靖<宁国府志>10卷 嘉靖十五年(1536)刻本:1962年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本: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
-
东莞地方志[东莞地方志]
东莞历代编修县志 <宝安志> (元)郭应木修 陈庚纂 元皇庆壬子(1312年)佚见<阮通志.艺文略> 郭应木,资州人,判官.庚,东莞人.咸淳甲子乡贡进士. 是志既佚,存皇庆癸丑 ...
-
泊头旧志知多少
我国地方志编修历史悠久,泊头地方志编修始于明代万历年间.因泊头市境原为交河县域,所以泊头历史上历次修志均由交河县政府组织编纂,成书为<交河县志>.至民国时期,境内共开展4次修志活动. 一 ...
-
康熙云南方志与地方文化互动探究
[摘要]清初云南几经政权更迭,统治者需要尽快采取措施恢复秩序,其中,方志文本编纂作为文化政策施行的表现,受到地方官员的重视.本文以康熙时期云南方志文本为基础,进行横纵向比较,依照方志修纂.刊刻.流传分 ...
-
黯然销魂《招魂》诗——南汇县志人物顾昺初考
如果没有仔细阅读过<分建南汇县志>,肯定不知道顾昺(曾名顾昌)其人. 一.曾任县志纂修 <分建南汇县志>系南汇县第一部县志,卷首<纂修南汇县志衔名>列有四位纂修姓氏 ...
-
西宁旧事丨第二十九回 · 大秀崔某细说僮狼旧事 诗僧光鹫拟耕西宁荒田
第二十九回 大秀崔某细说僮狼旧事 诗僧光鹫拟耕西宁荒田 话说崔大秀说到瑶人的小男孩才会走路,父母就用烧热的铁块烙他的脚后跟,使脚后跟麻木不仁,因此能踏荆棘,不伤皮肉筋骨.这时,一位刚刚咳嗽完的老人气喘 ...
-
西宁旧事丨第十六回 · 田地丢荒西宁招民耕种 顽甲抗税知县为文劝谕
第十六回 田地丢荒西宁招民耕种 顽甲抗税知县为文劝谕 话说曹钟浩调任京官后,顺治十六年(1659年),朝廷任命李翼鹏为西宁县知县.李翼鹏,号翥九,燕南人.他来到西宁后,看到城内外如此衰败,心如刀割,多 ...
-
西宁旧事丨二十五回·土匪陷城知县率官逃离 生员编史瑶事成篇流传
第二十五回 土匪陷城知县率官逃离 生员编史瑶事成篇流传 话说贼寇陈四率领人马侵犯西宁,让间谍拿着伪造的书信入城,了解到王钺已做好了充分准备,估计攻城也是无果,陈四于是率人马撤退到30里外,在月峒这个地 ...
-
西宁旧事‖第三十九回 ·屈大均论茶道登金菊顶丨张娄涿振科举开青云路
第三十九回 屈大均论茶道登金菊顶 张娄涿振科举开青云路 严景明摄 话说长春寺住持与屈大均一边喝着茶一边说着话,竟然说到了茶的话题.住持说:"我在西宁多年,本地茶树全部为野生,其中以嘉益.封门 ...
-
西宁旧事 ‖ 第四十九回 · 麓湖山寺金光绶访大师 丨诗集序言汪后来说功臣
第四十九回 麓湖山寺金光绶访大师 诗集序言汪后来说功臣 西宁文昌桥 话说农历六月下旬,朋友从香贩处收购到一批莞香,并支付了订金,吩咐香贩托运到广州某某商号,收货付款.即与金光绶先回广州.回到广州,金光 ...
-
西宁旧事丨第十四回·洗劫山邑兵匪先后施暴 丢下百姓官员各自逃命
第十四回 洗劫山邑兵匪先后施暴 丢下百姓官员各自逃命 话说西宁百姓又迎来了一个新年--顺治十年(1653年).这一年,西宁更为动荡.才过正月,从罗定州传来令人惊恐的消息:明朝哨官罗成基纠合土匪盘敬山等 ...
-
西宁旧事丨第十五回·坤仔狠砸贼兵上下二头 钟浩渐推西宁城乡百务
第十五回 坤仔狠砸贼兵上下二头 钟浩渐推西宁城乡百务 话说在宋国相.张益等人占据西宁的时间里,西宁如同地狱一般.贼兵离家日久,见色起心.那天早晨,天还没有大亮,阿容挑了一担水桶到离家只有几十尺的水井挑 ...
-
西宁旧事丨第二十四回·吟咏修志求雨尽施文治 写信析敌保邑更见武韬
第二十四回 吟咏修志求雨尽施文治 写信析敌保邑更见武韬 话说王钺爱女去世后,王钺纵情了一会山水,让西宁美丽的山川驱走内心的悲痛. 这时离赵震阳知县评选出"西宁八景"才几年时间,但王 ...
-
西宁旧事丨二十六回·明代西江瑶人疯狂作乱 清朝县学生员潜心编史
第二十六回 明代西江瑶人疯狂作乱 清朝县学生员潜心编史 话说这位整理王钺<西宁县志>中<兵防志·地方纪略>的生员,把他整理出来的有关内容作为<西宁瑶事>的第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