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篆非隶、字势雄伟神奇的《三段碑》
相关推荐
-
历代书法名家作品赏析(2)
历代书法名家作品赏析(2)
-
郑簠的“草法”入隶
康熙初年,郑簠曾尽倾家资,裸粮走千里,北上山东.河北一带,寻访古刻,在曲阜停留数月,"遍摹汉.唐碑碣".前人评说:"及至晚年,醇而后肆,其肆处是从困苦中来,非易得也.&q ...
-
非楷非行非篆非隶的8个大字,究竟有啥妙处?竟摘第五届兰亭奖
被称之为"书坛奥林匹克"的中国书法兰亭奖,是诸多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终极目标,为此,也辛勤耕耘在书法第一线,无论是取法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力争创新,以便能够斩获中国书法兰亭奖,不过 ...
-
独创非篆非隶亦篆亦隶之新体--现代 '螺扁'书法
陆维钊 原名子平,字微昭,晚署劭.书斋名庄徽室,亦称圆赏楼,新仓人,是我国现代教育家,著名的书画.篆刻家,同时也是著名的学者和诗人.他独创的"陆维钊体",在书法界独树一帜,蜚声海内 ...
-
非篆、非隶、非楷,这字少见
它是六朝墓志书法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书体介于隶楷之间,横画虽有波挑,但波挑收敛,体势明显具有一定楷书的特点:其中有的字隶意浓厚,与汉隶十分相近:又有个别字具有明显仿古的篆书遗意,极富有装饰性,实属罕见! ...
-
1600年前的此书法字体,非篆、非隶、非楷,却被奉为书法精品
2020-04-26 11:04 喜爱书法老白 1998年9-12月,南京市博物馆在该市北郊的象山发掘了3座东晋琅琊王氏家族墓葬,发掘简报刊载<文物>2002年第7期,并且披露了4方墓志的 ...
-
1400年前的刻经书法,非楷非隶“杂糅体”,却写出一片雍容之气
将佛经镌刻于摩崖之上,以视觉艺术形式参与宗教环境的建构,这是中国佛教环境艺术的特色.虽说佛教产生于印度,后遍及其他国家,但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其他国家的摩崖刻经. 散落山间的摩崖刻石 在北朝时期,佛教昌 ...
-
《淮南子》卷14诠言训诗解11无形因势非智非力
题文诗: 处尊位者,以有公道,而无私说,称尊非贤; 有大地者,以有常术,而无钤谋,称平非智. 内无暴事,离怨于民,外无贤行,见忌诸侯, 上下之礼,袭而不离,论者莫然,不见所观, 谓藏无形.非藏无形,孰 ...
-
商圣范蠡的仁商之道,非“智”非“德”,全在这个字……
文/马丽娜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主播/樊浩 "商圣"范蠡在中国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他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与西施的爱情佳话也流传至今.被后世敬奉为"文财神&qu ...
-
母校校长劝任正非捐100万,任正非反问10个字,校长哑口无言
任正非毕业于都匀一中,现在任正非功成名就了,于是乎他成为了都匀一中口口相传的大人物,也成为了学生们的榜样. 都匀一中建校历史很悠久,1905年成立时,当时清朝还没有灭亡.前几年,学校的校长为了学校的发 ...
-
郑板桥书法:非楷非隶,“六分半书”。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