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般说甘温除热时都是讲补中益气汤,其...
相关推荐
-
中医院长力荐:黄芪加一物,活血益气,对心脏也很好!
想看往期健康普及 老安谈健康 老安为您解疾病之惑,纠养生之误! 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十五)
伤寒论第二十一条辨: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伤寒论第二十二条辨: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伤寒论第21.22两个条辨日本的大塚敬节归纳成了一条.这个条辨的意思就是说太阳 ...
-
【邓铁涛教授论眩晕】
【邓铁涛教授论眩晕】
-
王彦权医案 --- 贫血伴有胃脘痛
贫血伴有胃脘痛 段某,女,51岁,面黄手黄,呈贫血相,身无力,腰困,无食欲,胃脘疼2月,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芤大. 处方:党参18g,白术18g,干姜12g,甘草12g,附子9g(久煎),桂枝15g, ...
-
『名医经验』万友生甘温除热治脓毒症经验
万友生认为应用甘温除热法治疗脓毒症的辨证应立足脾胃气虚,阴火内生.对于"阴火"的界定,他认为"火分阴阳,是以阳火病性属热而治法宜清忌温,阴火病性属寒而治法宜温忌清. 扩展 ...
-
马老师甘温除热法治疗午后低热验案 -- 马氏妇科
初诊:2013年8月23日.冯某某,32岁.因"午后低热10天"就诊. 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末次经期8月13日至8月22日,伴痛经,自经行起每日下午发热,体温37.5℃,伴恶心.出汗 ...
-
《脾胃论》中的一方,是李东垣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剂之一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简称升阳汤,出自<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是李东垣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剂之一,李东垣认为,脾胃为人体元气之本,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脾胃气虚,升降失常则变生诸病.脾主 ...
-
甘温除热法
作者:蒋洪耀 单位:蒋洪耀(山东省枣庄市肿瘤医院 277500) 关键词:甘温除热法:高热:大热:扶正祛邪 时珍国医国药000358 提要 对40例甘温除热法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甘温除热法的特 ...
-
甘温除热趣案
[出处] [清]李用粹<旧德堂医案>. [原文] 嘉定孝廉①陆佑公长子,童年发热,遍尝凉药,热势更炽,昼夜不减,复认阳明热证,投大剂白虎,禁绝谷食,致肌肉消瘦,渐致危困.迎予往治.见面色枯 ...
-
百岁老人发热不退,中医“甘温除热”,调治发热
原创刘根尚治慢病2021-03-14 20:34:00 有些人有这样的困扰,低热.烦热老是不好,去医院检查,也没查出什么问题,就只能吃点退热药,但长期低热.烦热等现象没有改善.中医调理,清热降火的药吃 ...
-
“甘温除热”之三方类比应用
当归补血汤 [组成]当归 黄芪 [功用]补气生血 [主治]血虚阳浮发热证 小建中汤 [组成]桂枝 芍药 生姜 炙甘草 大枣 饴糖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 补中益气汤 ...
-
甘温除热,能治疗身体亏虚、元气不足所导致的烦热症状
一般出现烦热症状,中医是采用清热的方法,但是有时候出现的一些烦热的症状,却是因为身体亏虚.元气不足所导致的,这时候要采用甘温除热的方法去治疗. 李东垣所讲的"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q ...
-
马老师应用“甘温除热法”治疗妊娠期反复发热验案一则 --马氏妇科
郑慧君 初诊:2019年2月22日.徐某某,28岁.因"孕7月余,反复发热2月"至我院门诊就诊. 患者近2月余来不明原因反复发热,至今已经发热4次,最高体温达40,伴有腰痛,曾在外 ...